(因為教育部核准我提前退休,今年 6 月之後,除了移除家中不必要的教材文件、和整理研究室準備歸還系上之外,終於有時間寫下父親去年進行安寧療護的過程。)
去年二月中旬,父親因為之前多次排尿問題安裝導尿管、但意識清醒的他頗感不耐,而有自行忍痛拔除尿管的舉動。W 醫院泌尿科醫師在審酌他的超音波影像以及用藥紀錄之後,建議以攝護腺手術改善排尿問題。不料二月下旬術後的病理檢查顯示,父親罹患了惡性的攝護腺癌,估計已發展至三或四期。
已經高齡 94 歲、因為筋骨問題於去年初不得已坐上輪椅的父親,當時即向母親和我們三姊妹表達他想要安寧善終的想法。但我們跟(癌症)個管師詢問後,得知囿於法令規定,除非是確定癌症末期導致遠端轉移,才有可能啟動安寧療護。不過,當時父親的身體已經頗為衰弱,很難配合各項檢查、、、例如三月上旬回院進行骨骼掃描,醫囑檢查前後均需喝水以利身體排出檢查時注射的放射性物質。當時我提醒母親要先讓父親喝水,但母親記不得/或是父親不願意,於是到了醫院後醫囑要補喝足量的水。或許當時父親的吞嚥功能已出問題但無法表達,等待父親在一小時半後喝下足量的水後,檢驗科發現已經來不及做骨骼掃描,於是另外排定三月中旬進行電腦斷層掃瞄。
(據我所知,因為電腦斷層僅掃瞄骨盆區域,因此原先醫囑進行全身骨骼掃描。)
然而計畫趕不上變化,父親在排定斷層掃瞄的前一天 (3/14) 即因染患急性肺炎送急診。當時急診室醫師見父親喘咳嚴重、血氧濃度又低,建議進行氣管內插管。第一時間陪同就診、相當瞭解父親意願的母親立刻堅定回絕;同時簽署了一份放棄插管的同意書、以及病危通知書。
當天晚上幸運地排到胸腔科病房,主治醫師再度建議讓父親進行氣管內插管。為了尊重父親的意願,母親與我們三姊妹均同聲拒絕。於是主治醫師使用最強效的抗生素點滴,並讓我們在 3/15 凌晨 2-3 點與昏睡的父親道別(同時簽署了第二次病危通知書)。不知道是藥物起了作用,還是我們播放如同天籟的詩歌喚醒了父親,天亮後父親的病情大有起色。於是胸腔科的醫師大感振奮,立刻會同幫父親進行攝護腺手術的泌尿科醫師,希望共同進行積極治療。
問題是、、、父親已經多次明確表示他筋骨極度不適多年、去年初開始還出現不明原因的劇烈頭痛更加難受,他跟本不想積極治療。從三月中旬至月底,由於父親在胸腔科住院期間均已無法正常吞嚥 ─ 他連喝水都會嗆到,只能用棉花棒濕潤口腔。由於父親無法自行進食,我們陪病時常面臨類似的狀況:住院醫師或護理師過來查房時,總會建議我們讓父親插鼻胃管灌食;我們當面詢問父親,他還是堅決不要,這時醫護就會淡淡地對陪病家屬說,可是如果不灌食的話,病人會沒有營養哦 ~~~
(鄰床的陪病家屬還會適時加上一句,唉阿妳們知道嗎,其實放置鼻胃管不算插管耶。因為父親無法自行進食,我們原本看著就很揪心,聽到這樣的評論更是難過,心中內疚倍增 )
能夠確定的一點是,父親極度排斥各式管線。父親住院時注射抗生素和生理食鹽水點滴,均是經由放置軟管在他小腿處、確定他無法觸及的地方;父親還多次又拉又敲、想要取下測量血壓/血氧和心跳的小型指夾,甚至用上牙齒啃咬都還無法如願、、、此外父親住院期間更是強力抗拒護理師例行的抽痰;經看護轉述,第一次父親被抽痰時,不但大聲吼叫還從病床上騰空躍起,因而護理師無法成功抽痰。後來大妹也眼見父親第二次抽痰時的可怕景象,因為父親不配合,看護後來代表我們告知護理師、她用棉花棒慢慢幫父親從口腔排痰即可,對方才不再堅持(當然我們瞭解護理師也只是在善盡她們的職責)。
當時姊妹們上網查找,討論後決定:不然我們讓父親自行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 (AD),讓醫院確切瞭解他「不想積極治療」的意向,以免醫護多次詢問家屬,導致我們迷惘徬徨。剛好 W 醫院的胸腔科主治醫師為 AD 合格簽署醫師,因此由他來協助父親進行簽署。沒想到主治醫師說,父親的意識分數(亦即格拉斯哥昏迷指數,GCS)為 13 分,法律規定要滿分 15 分才能夠簽署 (!) 當時父親已經臥床超過一個月,未進食十幾天,加上他原已有輕微失智現象,而且重聽達到聽障程度、、、以父親 94 歲的高齡加上新舊病況,客觀而言 13 分的意識分數已是相當不錯;不過既然規定如此,我們也只能無奈接受法律認定父親無法自行表達安寧意願的現實。
將近三月底時,我在學校接到小妹驚惶失措的來電。小妹說,當天稍早胸腔科的住院醫師告知,父親體內的電解質不平衡可能影響心臟運作,建議家屬讓他施打「營養針」。小妹一時找不到我商量,無心理準備的她只好同意住院醫師的要求。小妹聲音顫抖地問說,讓父親打營養針會不會違背他的意願?我雖深知如果詢問父親,他一定拒絕施打;但當時也只能安慰小妹,電解質不平衡可能會造成身體相當不適,她代替父親做的決策是正確的。
後來我下定決心,剛好 4/1 沒有課,我要到 W 醫院找到父親的「安寧共照師」和她當面討論,希望她能夠瞭解並尊重父親的意願,讓他開始進行安寧療護。當時我想,若是當天無法見到共照師,我隔天再去詢問,如果父親執意不願接受鼻胃管灌食,那家屬究竟還有什麼選項?
沒有想到 4/1 見到共照師,她即告知父親的病況已經可以啟動安寧療護程序。當天我連原因都未及詢問,立刻聯繫妹妹們開始安排居家安寧療護的準備。後來側面得知,在住院期間做過數項檢查顯示,父親的病況很可能是第四期、、、總之經過我們超過一個月的堅定請求,終能尊重父親的意願,開始進行居家療護。此一結果是全家人同心披荊斬棘才能達成;這段路程,一路走來並不容易。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4樓. 小彩的美加台生活2025/07/20 13:47恭喜您能順利從職場退下.可以將全部的心力放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家接受安寧治療是一個很艱難的決定.我們每個人遲早都需要面臨. 這段日子一定讓家中每個成員都不好過. 我們寄上深深的祝福.
謝謝您的祝福!
我申請退休時計算過財務沒有太大問題(至少名下有足夠的保單),但想先努力增進身體健康,才有可能進行自己想做的事。
至於安寧療護的部份,我們家成員各有不同想法,以能尊重將走之人的意願為主。所以母親常笑著跟我說,即使我簽署了 DNR 和 AD,還是要對先生好一點;將來萬一我病重,醫護人員問他意見時,他才會拒絕電擊或插管等等
Celine_銀行見聞:免費大頭照 於 2025/07/22 19:50回覆 - 3樓. 小小茉莉2025/07/14 16:35
Celine下午好
恭喜您可以退休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很棒也很羨慕
當年我公公癌末也是採取安寧照護 不插管 不侵入式治療
公公身上沒有一根管線 沒有急救 讓他很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這一段路
茉莉晚上好,謝謝您的祝福。
退休就是開啟人生新篇章,希望能夠先改善自己的健康。
還記得父親住院時,醫護常說不放鼻胃管病人沒有營養、鄰床(甚至小妹夫也是)私下說我們怎能讓父親餓肚子等等,當時壓力還蠻大的。
您們有安寧療護的觀念,公公走得尊嚴安詳;和我們家的觀念類似,是我聽到的少數例子之一。
Celine_銀行見聞:免費大頭照 於 2025/07/16 22:30回覆 - 2樓. 旭日初昇 暫 離2025/07/14 10:51
賞此大作,感受良多!!!
94高齡虛弱病痛老人最期盼的,就是平靜安詳地度過人生最後的歲月。
豈能忍受無止境的檢查、插管、放療、手術--等身心折磨!?
你們尊重、力爭完成父親心願,這一歷程,家屬既辛苦又心痛,很不容易啊!
恭喜妳,終於可以退休了!!!
感謝旭日兄賞文留言
去年二月下旬父親罹癌後並表達不希望積極治療之後,家人就開始 Google 相關的規定。三月中旬父親又罹患肺炎,我們認為父親符合「肺部其他疾病」和「末期衰弱老人」的部分定義;但當時 W 醫院秘尿科、胸腔科和安寧共照師對是否父親宜開始啟動安寧療護並沒有共識,加上父親意識分數沒有滿分不能自簽 AD,因此直到四月春假過後才開始進行療護。
五月送別完父親,母親、我、大妹以及妹夫,找了共同時間去 F 醫院簽 AD。當時母親正煩惱年紀愈大意識分數無法滿分不能簽 AD,恰好大妹妹查到兩人以上同行費用可以減免,我們就選擇了頗為遙遠的 F 醫院。醫師講解了半小時、我們(本人)進行 AD 簽署時,才發現還需要家人見證 ─ 因此最好是兩位以上的家人同行簽署 AD,才能彼此見證。後來回家後因為太累,我在週末發燒昏睡了兩天,印象深刻
Celine_銀行見聞:免費大頭照 於 2025/07/16 22:06回覆 - 1樓. 寧靜姐2025/07/14 10:30
非常可惡的醫院,把老老病人當動物實驗,只想賺治療費。我看了很生氣,明知是折磨病人....
應該早點接回家安寧療護至S
寧靜姐請您消氣,我想每家醫院的作法都不太一樣
W 醫院胸腔科主治醫師原本在父親肺炎好轉,我們拒絕放置鼻胃管灌食後,告知我們宜考慮辦理出院。但當時只能回到養護中心;父親自從被束縛後就不願續住,其他家人也對養護中心的照護方式不太習慣。
我回溯紀錄,去年父親在攝護腺手術前進住養護中心約超過三週,護理站在此期間就要求家人送他去急診四次。其中一次是我建議只需觀察不用急著送急診,因此實際就診三次。這家養護中心比較保守,老人家有狀況就輪番通知家人送醫、、、其中第三次就診,還是養護中心櫃臺人員到安養部找到母親、半夜拉著母親一定要陪同就診、、、導致母親那一次陪同、自己也險些病倒。
去年後續因 W 醫院胸腔科醫師允許父親繼續留院,等到小妹整理出國宅公寓的空間,父親才得以回家進行居家安寧;因此我們對醫院倒是沒有太多怨言。
Celine_銀行見聞:免費大頭照 於 2025/07/14 21:06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