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8/07 07:07
立,建始也;開始之意。秋,禾榖熟也。禾穀成熟,人間豐收,古人至為重視的節氣。 早在周代,立秋前兩天,周天子即開始齋戒準備迎秋儀式。是日,天子率公卿大夫至西郊迎秋,同時祭祀掌管秋天之神的蓐收。迎秋儀式中...
瀏覽:20迴響:0推薦:3 - 2025/08/05 08:18
叩叩叩,靜靜地!叩叩叩,寂寂地!一身青衣裝束的莊周立在茅草屋前,敲著一扇似掩非掩的柴門。隱居於此的友人顯然不在,甚且連個應門的僮僕也無。柴門左右兩邊各一小松窗,莊周挪到右邊窗牗,往屋內輕輕一瞧,不過一...
瀏覽:21迴響:0推薦:2 - 2025/07/23 06:41
荷花池上,蜻蜓輕輕飛過;蟬鳴樹梢,光陰悄悄溜走。小暑去,大暑來,萬瓦鱗鱗若火龍,烈日當空夏欲盡。 大暑,夏天的最後一個節氣。暑,炎熱;大者,炎熱之極也。大暑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天氣...
瀏覽:42迴響:0推薦:4 - 2025/07/07 06:00
六月節,一片蟬躁聲中,進入了「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炎炎之夏。暑,是一個形聲字,「熱也,從日者聲。」日、表示太陽當頭;者、是煮的本字。試想,頭上有太陽曬著,地面猶如火焰燒煮,不正契合今人戲稱暑天為桑拿...
瀏覽:98迴響:1推薦:4 - 2025/06/22 10:57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唐‧李白《夏日山中》 濃濃夏日,樹間亮麗的陽光,碧玉層層的綠葉。李白懶懶搖著一把白羽扇,搖著搖著,見山中無人跡,忽地靈機一動。何不仿魏晉之風,以...
瀏覽:54迴響:0推薦:4 - 2025/06/06 06:21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 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 南宋‧陸游《時雨》 仲夏,芒種這一天,淅瀝瀝下起了應時雨,農民樂呵呵地在田裡插秧。一眼望過去,田野一片鮮嫩翠綠。家家戶戶飄溢著美味的麥飯香,處處...
瀏覽:102迴響:0推薦:6 - 2025/05/22 05:50
立夏已去,小滿未滿,萬物競相生長。飄飄灑灑一場雨過後,路邊小草拔高了個兒,枝頭綠意愈深濃。俄而,清風徐來,陽光破雲層而出,柔柔燦燦。碧綠的樹蔭,青幽的草地,更勝群芳競艷季節。 小滿時節,中國南方降雨增...
瀏覽:110迴響:0推薦:5 - 2025/05/06 06:30
立,建始也;開始之意。「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這裡的「假」,即「大」之意,是說春天播種的植物,這時已經長大了! 立夏是節氣,也是傳統節日。古代有「迎時氣」習俗,每年的春、夏、秋、冬四立日,都要...
瀏覽:149迴響:1推薦:5 - 2025/04/20 08:25
才始迎春來,又送春歸去!花開花謝,迎來了春天最後一個節氣、穀雨。穀和雨的聯繫,蘊含著「雨生百穀」之意。萬物生長,秧苗初插,溫度回升,雨水充沛。柳絮飄飛中,紅了櫻桃,綠了芭蕉。一片花飛減卻春,牡丹吐蕊,...
瀏覽:96迴響:0推薦:3 - 2025/04/04 07:18
春分後第十五日,清明;時當萬物生長,皆清潔而明淨,因而得名。 清明是節氣,也是節慶。是陽春三月,桃紅柳綠,草木萌動;也是春光幾許,只餘三分之一;亦是慎終追遠、祭祀掃墓、春遊踏青的日子。為此,不少遊子千...
瀏覽:93迴響:0推薦:2 - 2025/03/20 09:30
賞過「立春」的迎春花,輕沾「雨水」的杏花雨,傾聽「驚蟄」一聲雷,桃紅李白菜花黃,節氣更迭「春分」至。 分者,半也,一分為二。晝夜平分,陰陽相半。這一日,白天與黑夜等長。過了這一天,東風吹柳日初長,白天...
瀏覽:68迴響:0推薦:2 - 2025/03/04 09:37
立了春,來了雨水。數聲驚蟄雷,仲春始。 「蟄」,指蟄伏於地下冬眠的蟲子,春雷一響,蟲兒被驚起,就從地底破土而出,是為「驚蟄」。大自然一幅生機勃勃,亙古不變的活潑與靈動。其實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大地回春...
瀏覽:70迴響:0推薦:1 - 2025/02/20 08:12
東風解凍,散而為雨。春雨細細復疏疏,伴著風,在夜間悄悄地下。輕輕滋潤著萬物,染綠了一溪新柳,紅溼了滿樹杏花。 立春後繼之雨水,二十四節氣第二個節氣,有三候。一候獺(ㄊㄚˋ ,tà)祭魚,水面冰塊融化,...
瀏覽:78迴響:0推薦:4 - 2025/02/16 12:08
王粲:為相貌所累之建安才子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繚糾兮,勞心悄兮。 (月光皎潔,美人娉娉裊裊,我愁思難解,不由得憂心悄悄。) 少年不識愁滋味,緩緩行吟間,踱到了自己親手打造的一口井,明月皎皎,井水澈...
瀏覽:106迴響:1推薦:3 - 2025/02/02 11:13
立,建始也,開始之意。春者,生出萬物。 立春、二十四節氣之首,意味著新的輪迴開始了!東風送暖,萬木發芽。蟄居洞中的昆蟲慢慢甦醒,準備振翅高飛。河面上結冰漸漸消融,魚兒開始在浮著碎冰的水裡游來游去。乍一...
瀏覽:130迴響:0推薦:6 - 2025/01/22 10:42
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獄神廟,環堵蕭然。 治河奇才陳天一,幽禁於此。這一晚,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迎來訪客,當年一同進京趕考的結拜兄弟徐乾學、高士奇。時隔十二年,物換星移,三人又坐下來一塊喝酒。...
瀏覽:382迴響:2推薦:5 - 2025/01/11 08:06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李白《將進酒》 黃河,華夏文明的搖籃與發祥地,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河水湯湯(ㄕㄤ ㄕㄤ,shāng shāng),...
瀏覽:106迴響:0推薦:4 - 2025/01/01 08:14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無條件投降,中國抗戰勝利。 天上白雲,緩緩飄過。 駐紮在河南韓家莊的日本軍隊,哭過駡過燒過後,下令日僑僅大人能撤離。隨軍護士大島和子為了能將襁褓中的兒子帶回國,把他裹得齊齊整...
瀏覽:253迴響:1推薦:5 - 2024/12/20 09:09
波光瀲灩,時光流逝。黃沙漠漠,歲月蒼桑。生老病死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放不下苦。 歐陽峰 大嫂:我一直以為是我贏了,直到有一天看著鏡子,我才知道自己輸了。在我最好的時候,我最喜歡的人都不在我身邊……...
瀏覽:155迴響:0推薦:4 - 2024/12/04 08:22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三千年前一個春日,告別了爹娘,踏上了征程。別時,楊柳碧如絲,我從樹下過。風一吹,楊柳絲絲拂面,離情依依。此番別去,山一程,水一程,戰事難料,我是個初次離家的美...
瀏覽:148迴響:0推薦:3 - 2024/11/20 08:02
嗚嗚嗚,火車要開了,我即將離去! 楊柳青青 四月,料峭春寒,遠山近樹,鬱鬱蒼蒼。萬紫千紅,一團團、一簇簇,無處躲。 鄉間路上,約翰提著行李,一邊走向火車站,一邊離情依依。他正要離去,離開這個青翠環繞的...
瀏覽:124迴響:2推薦:5 - 2024/11/05 08:34
飛上枝頭變鳳凰,是不少蓬門蓽戶女的夢想。殘酷的是,努力不一定成功,即使擁有天賦,也不一定能憑才華翻轉人生,特別是當你投錯了胎,這就是《老娘叫譚雅》劇中人的悲歌。 電影根據真人實事改編而成,藉由省視譚雅...
瀏覽:141迴響:1推薦:3 - 2024/10/20 08:30
夜幕低垂,故事上演。一個成熟嫵媚的女人,一個清冷俊美的少年,相遇於酒吧,相忘於江湖。 昏黃燈光下,磁性的歌聲緩緩流洩而出。沒有喧聲笑語,彷彿每個人都沉浸在夜色裡,徜徉在溫柔中。氣氛慵懶,坐在酒吧一隅的...
瀏覽:130迴響:1推薦:5 - 2024/10/08 06:09
初聞一葉落,知是九秋來。-- 司馬光《梧桐》 《夢梁錄》記載,宋代有報秋儀式。立秋日,宮中會將梧桐樹移植於殿內。等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穿禮服、執朝笏,高聲奏曰:「秋來!」梧桐葉應聲飛落一、兩片,以寓報...
瀏覽:205迴響:1推薦:4 - 2024/09/16 04:17
美好事物的消逝,總令人傷感。有些人、有些事,看似與你無干,卻曾伴你為賦新詞強說愁。大江東去,歲月如洗,那些人、那些事,依然縈繞不去。人至中年,有時不免想像數千年前屈原漫步於林間澤畔,緩緩吟詠著:惟草木...
瀏覽:171迴響:0推薦:7 - 2024/09/01 07:43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天寶三載(公元744年),冠蓋滿京華,李白賜金放還,拔劍四顧心茫然。歷史如一幅落落長的卷軸字畫,一邊緩緩舒展開來,一邊悠悠說著長相思...
瀏覽:1,160迴響:1推薦:7 - 2024/08/20 10:46
夏天是什麼做的? 剉冰、芋仔冰、枝仔冰 巴布、巴布,賣--豆--花--喔 滾燙燙的柏油路 熱烘烘的日頭 家裏沒冰箱 樓上二房東家有 房東家女兒用砂糖加開水 注入布丁型鋁容器 放入冷凍庫 結成一個個小小...
瀏覽:185迴響:0推薦:6 - 2024/08/05 07:07
裴家劍、高家槍 楓紅如火,荻花似雪。唰唰唰,招招迅捷,式式凌厲。劍光及處,落葉繽紛,偶或幾片紅葉落在了髮上、襟上,更襯得白衣劍客色如秋波、皓如江月。嗖嗖嗖,青衫男子一把丈餘長高家槍,勢如電疾如風,進退...
瀏覽:221迴響:0推薦:4 - 2024/07/09 07:25
京城六月,綠濃花瘦,蟬噪不已。叫聲清亮,可以撫人心,可以亂心曲。 勵精圖治了十年的萬曆首輔張居正,此時已油盡燈枯,欲去不去地躺在床上,只等著嚥下最後一口氣。病榻前,髮妻與兒孫齊聚。啜泣聲微微弱弱,掩不...
瀏覽:1,021迴響:1推薦:6 - 2024/06/15 07:39
十月,秋老虎流連不去,午後日頭依然毒。三重埔鄰近水流公市場的一座小公園,難得還有 幾處樹蔭,讓無處可消遣的阿公阿伯們,可以聚在一起開講、吹牛、撿紅點。吵雜喧囂聲中, 屬榕樹下最清涼,也最熱鬧。一群七、...
瀏覽:449迴響:1推薦: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