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守望長夜的利劍 哥金斯淬鍊最強心志
2025/07/31 22:41
瀏覽33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在史詩奇幻巨作《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有一支專職防禦維斯特洛領土的守夜人軍團,想像就是駐居萬里長城邊境、抵禦外侮的兵團,守夜人的誓言很令人動容,容我引述片段:

『長夜將至,我從今開始守望,至死方休。我將不娶妻,不封地,不生子。我將不戴寶冠,不爭榮寵。我將盡忠職守,生死於斯。我是黑暗中的利劍,長城上的守衛,抵禦寒冷的烈焰,破曉時分的光線,喚醒眠者的號角,守護王國的堅盾。我將生命與榮耀獻給守夜人,今夜如此,夜夜皆然。』

乍一聽到守夜人誓詞,第一時刻聯想到騎士精神、武士道精神,那是我所知注重內在價值的非宗教力量 (雖然跟宗教很有淵源),這些古老的精神是人們修練內在的方式,而往往伴隨的是『折磨肉體』的樣貌,人們必須經過大量的肉體運動、甚至是超越極限的自我挑戰,方得淬鍊出強大的精神內在。

此般作風無論是宗教或非宗教都有相似的文化。在早期的基督教就有自我鞭笞作為精神訓練的文化,佛教中也有苦行的傳統等等,而在非宗教的行動裡,跑馬拉松或是挑戰超級馬拉松就很有這樣的意涵──透過承受痛苦去感召精神的力量,身體能承受得更多,精神也能有更具張力的彈性。現代人會用馬拉松『恰到好處』的運動進行修練,僅極少數有人會以折損身心的行動逼迫自己跨越極限,除了大衛・哥金斯之外。

大衛・哥金斯是哪種,如果你今天往他嘴裡塞一顆雞蛋大的鉛塊,他會用時間跟意志去嚼爛鉛塊吞下肚的人 (不考慮牙齒的話啦)

今年 7 月由方智出版了大衛‧哥金斯《我,沒有極限:解除心智枷鎖,戰勝內在自我》,如果你讀過《我,刀槍不入》,那就把這本當作續集無妨。如果沒讀過前作,單是《我,沒有極限》讀起來也並不阻礙 (我建議你兩本都買)。他是唯一一位完成美國海豹訓練、陸軍遊騎兵學校和空軍戰術管制組訓練的成員,完成多場超級馬拉松、超級鐵人賽的運動員,也曾於 17 小時完成 4,030 個引體向上,創下《金氏世界紀錄》紀錄 (後來被打破了)。最嚴苛的軍隊訓練以及最長時間的超耐力運動,儘管過程痛苦充滿艱辛,但哥金斯仍一一完成了這些超乎常人想像的挑戰。

哥金斯不仰賴宗教,也不是武士或騎士,而是透過自我內心砥礪達到這些壯舉。若說《我,刀槍不入》是他個人成就傳奇的故事,那麼《我,沒有極限》就是他掏出家底,送給讀者們的大禮。他投給自己的考驗與挑戰,最終淬鍊了一種態度,一種心法──在書中也有一段文字特別觸動:『平坦的成功之路,對我這種野蠻人來說毫無用處。那種路聽起來或許理想,但無法考驗我們,它不需要你抱持信心,所以永遠無法讓我們變得偉大....要記住,你的偉大並不是和任何成果掛勾,而是你有勇氣去嘗試。』

《我,沒有極限》的重點不是宣揚『苦難出超人』的道理,哥金斯也不認為一般人必須透過艱鉅挑戰自我砥礪。重點並非走向極端,而是要我們探索潛能與心志彈性;有趣的是,我採訪過許多極限挑戰的運動員,包含今年才完成 6633 北極圈不休息長征賽 (平均零下30度,歷經 7 23 小時 19 分鐘完賽) 陳彥博、越野跑運動員鏑木毅、屢獲超馬 24 小時世錦賽優勝選手關家良一,他們都曾表示,透過與痛苦、超過所能負擔的身心俱疲相處,讓人生彷若蛻變,對應現實生活中的瓶頸與困難遭遇,總能以暸望的視野與心態去面對。彷若環遊世界的旅者,以更寬闊的心胸看待文化衝擊與文化差異。

如同指著月亮的禪師,哥金斯為我們指出了道路:專注於前進、拿負面能量作為燃料...,你會說「道理我都懂」,但唯有透過在生活中體現、實踐心理技巧的人才能脫穎而出。我相信,曾經承受巨大壓力的運動員及冒險家,以及在生活、事業中的冒險家,都會對書中相當同感,也會有所獲得。

循著哥金斯《我,沒有極限》道路,成為理想中最強大的自己。那不是迷戀痛苦的執著,而是堅定意志、不輕易放棄的信仰——如同守夜人守望長夜,在每一次寒冷與孤寂中,不忘自己是那道黑暗中的利劍。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