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進步黨在臺灣十幾年的統治,至今極常被人以在德國曾經興盛,但對該國當今人民來說卻不堪回首的一種恐怖思想相比擬。
這思想,便是納粹主義,經查詢納粹主義相關的歷史及概念資料,納粹主義(Nationalsozialismus,意即國家社會主義或民族社會主義),在1930年代的歐洲常稱為「希特勒法西斯主義」(Hitlerfaschismus),是法西斯主義的一種形式,指1933年至1945年間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和納粹黨在納粹德國的相關實踐和意識形態。
納粹主義的源起可追溯至1919年,當時在德國國防軍特別班中,經濟學講師戈特弗里德·費德爾(Gottfried Feder)啟迪了希特勒,希特勒在與費德討論並深入研讀馬克思的著作後,認為國際資本集團不僅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首要煽動者,而且還不斷製造戰爭以獲利。猶太人一方面利用資本主義的手段不遺餘力地剝削人類,另一方面則用馬克思社會主義的學說去籠絡在他們權勢下的犧牲者,讓這些廉價奴工們陷入互相爭鬥的悲慘命運。
這引發了希特勒創立納粹主義的動機,當時的歐洲社會被各種猶太團體把控。
希特勒認為,納粹主義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使資本為民族使用,而不是讓國際猶太集團的資本操縱著民族。唯有民族的偉大,自由與發展,才能使資本對國家,也就是整個民族作出貢獻。而這可以說是納粹主義的誕生。
然而,希特勒從政後與私人企業積極往來,許多武器生產也委託包含美國企業在內的私人企業負責並未收歸國有。
納粹主義並非一嚴格定義的意識形態,而是納粹黨所奉行的國家統治政策和理念,包括一些政治觀點和具有宗教色彩的極端思想:種族主義、反共產主義、極權主義、神學主義、反猶太主義、反同性戀以及限制與其意識形態相反的宗教自由。
納粹主義強調一切領域的「領袖」原則,宣稱「領袖」是民族整體意志的代表,國家權利應由其一人掌握。由一個龐大的官僚系統自上至下按領袖原則來管理的政府,提倡種族主義和反猶太主義作為德國的民族社會主義運動意識思想,重集體尚權威武力。
納粹主義主張以民族為人類群體生活之「基本單位」,宣揚種族優越論,認為雅利安人種為最優秀的、對人類進步唯一有貢獻的民族。認為「優等種族」有權奴役甚至消滅「劣等種族」,以作為形塑特定文化與政治主張之理念基礎。
在意識形態方面,納粹主義以明確的準則為基礎界定民族,以自其他民族區別,鼓吹社會達爾文主義,歧視與之不同的民族。宣稱雅利安—北歐日耳曼人是上蒼賦予了「主宰權力」的種族,主張世界是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的叢林,各民族必須在激烈的生存競爭中求勝,實行對外侵略擴張,力主以戰爭為手段奪取生存空間,建立民族世界霸權。
納粹主義主要表現為一種激進的反猶主義、種族主義、民族主義(沙文主義)、民粹主義、反基督教、社會達爾文主義、反共產主義、反自由和民主主義、極端愛國主義、優生學、極權主義、反同性戀、反猶太。
至於民主進步黨的意識形態,就我所查的資料,包含進步主義、自由主義、綠色政治、反共主義、臺灣本土主義、臺灣民族主義。
可是,民主進步黨統治臺灣十幾年來,進步主義強調的維護勞動人權、保障社會正義,還有自由主義強調的免除政權對個人的控制、追求保護個人思想自由的社會、以法律限制政府對權力的運用,以及綠色政治強調的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從該黨中央政府的施政看來,上述所標榜的意識形態,似乎通通都沒有實踐。
民主進步黨統治臺灣十幾年來,其中央政府施政看不到對勞動人權或社會正義的保障,反而還是倒向財團、資本家或資產階級,在公共行政的決策上仍以這些人的利益為依歸,現在並讓屬於資本家的聯華電子創辦人曹興誠主導其意識形態國家機器的運作。
另外,民主進步黨中央政府先是想搞數位中介法、通訊監控來限制民眾,以大法官釋憲來阻擋他們不喜歡、對他們政治利益有損的法案,現在又想透過大罷免來清洗監督他們施政的在野黨立法委員,而對臉書、脆等社群網站也都有管制的企圖,這違背了該黨標榜的自由主義。
更恐怖的,就是民主進步黨中央政府內的司法人員,顯然放任激進人士對黃國昌、江啟臣等在野黨人士傳遞死亡威脅訊息,而只保護自家人、只法辦威脅到自家人的民眾。
綠色政治上,民主進步黨在臺灣執政的十幾年來,對於臺灣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也沒少過,為了達成自家非核家園、發展綠能的春秋大夢,而放任國營或民營企業、個別民眾砍樹、剷山坡地來種電,也修法放寬會汙染水及土壤的違章工廠、會破壞山林的露營場、會造成環境汙染及溫室效應的太陽能發電設施。
至於反共主義、臺灣本土主義、臺灣民族主義,民主進步黨看起來表現得很鮮明,但以反共主義來說,該黨部分極端激進的政治人物、支持者、側翼網軍,目前會將一切他們視為外團體的人們,都形容為不愛臺灣、賣臺、中國共產黨同路人,以支那賤畜、支那人、雜質、外省豬等侮辱性修辭來形容,也積極呼籲民眾要防範所謂的境外勢力,可是對於日本網紅呈現中國相關人事物、自家共諜或自家人跟中國籍人士做生意,就予以寬容對待。
而民主進步黨標榜的臺灣本土主義、臺灣民族主義,實質上也就只針對其政治選舉競爭對手(目前主要就針對中國國民黨、臺灣民眾黨),還有這些對手的支持群眾來表現,政治背景及立場正確、被民主進步黨人視為內團體的人們,跟中國或中國共產黨人士往來、呈現中國相關人事物,或者日本、歐美國家人士干預臺灣內政時,則都不表現這兩種主義了。
總地來看,民主進步黨目前確實有表現出來的政治意識形態,與納粹主義中的民族主義(沙文主義)、民粹主義、反共產主義、反自由和民主主義、極端愛國主義是有雷同之處,但除了也會壓制自家人的不同意見外,其餘意識形態對黨內自家人或其他內團體人士就都不適用,而是專門用來攻擊政敵的。
- 3樓. 安歐門2025/07/09 11:51
人性本惡,尤其掌權者哪個不惡?
法西斯主義存在於每個國家,台灣當然不例外,
當台獨無法成功時,你以為這些人會做什麼事?承認失敗嗎?
往往是私心加上認知偏誤,造成了許多的社會問題。 天蠍浪子 於 2025/07/09 20:52回覆 - 2樓. ABCDEF(翠雲)2025/07/08 07:12台灣必須擺脫再度被外來國家統治和殖民
對於七十歲以上的台灣人都被專制極權的國民黨統治過,也聽父母談起被日人殖民的經過,日人戰敗時,在台灣還沒回日本的人被台灣人打死後~~那家打死日人的人家,後來全家男人都出意外死亡(被抓)。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國民黨雖然欺負台灣本地人達數十年,要負起因果的是被中共打敗逃來台灣當頭的蔣中正,不是一般老百姓。
蔣經國都知道(終有一天,台灣要交給台灣本地老住民,只有交給台灣五百年老住民,才不會被中共侵佔),他實在有遠見,他知道中國人的基因比台灣人壞(陰險狡詐) 如現在那些統治階級遺孽在立院耀武揚威。
台灣能不能躲過數百年的魔咒(被清朝割讓,被各朝代當蠻荒之地,需要台灣時就來管一管,不需要時就割讓~~真是它媽的祖國),就看這一個世紀,能不能找到一個擺脫可惡的中國共產黨侵吞。
- 1樓. 安心2025/07/07 17:38可以說從共黨在蘇聯建國興起,到希特勒納粹黨在德國執政,及墨索里尼法西斯政權掌控意大利,到中共篡奪大陸建立專制中國,以及民進黨奪下執政權,可以說一脈相承,其鼓惑人心的手法如出一轍,甚至近年在歐洲興起的極右黨派,及在美國鼓吹的白人至上,也都很相似,可悲的是川普這個痞子總統,也是一伙的。
《惡魔教室》(德語:Die Welle)是一部2008年的德國劇情片,由丹尼斯·甘塞爾執導,約根·沃格爾、弗雷德里克·拉烏、詹妮弗·烏爾里希和馬克思·雷邁特主演。電影改編自1967年羅恩·瓊斯在美國加州一所學校進行與法西斯主義有關的社會實驗第三浪潮。作家托德·斯特拉瑟曾根據這個實驗寫了一本同名為《浪潮》(1981年)的書籍(原名 The Wave 或 The Third Wave)。為了讓觀眾感受到這種實驗的引誘力,導演丹尼斯·甘塞爾採用了讓約根·沃格爾扮演發起這場運動的老師(「領導人」),採用一步一步指導學生的實驗方式拍攝。
.........
第三浪潮(The Third Wave)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高中歷史教師羅恩·瓊斯於1967年發起的一項實驗性社會運動,旨在解釋為什麼納粹德國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德國民眾會服從納粹政權。
雖然瓊斯在歷史課上向他的學生介紹納粹德國,但瓊斯發現很難解釋德國人民為何會服從納粹政權。他決定進行一項社會實驗來展示法西斯主義的吸引力。這項實驗一共進行了5天。
不過這一運動的規模出乎羅恩·瓊斯所料,課堂之外的人也被課堂上的學生吸引進來,實驗人數開始發展到數百人,瓊斯開始覺得這個實驗已經失控了。他最終告訴他的學生這場實驗的真實性質是有關法西斯主義的教育實驗,同時他還當著學生的面播放了一部關於納粹德國的短片。
該教育實驗於1981年被改編成美國電影The Wave,並於2008年被改編成德國電影惡魔教室 。感謝分享。 天蠍浪子 於 2025/07/07 19:49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