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相關討論中,觸及了台灣文化自我標榜與世界「先進文明」有共通處的驕傲,但在實踐上則有極大差異,以至於台灣人用各種手段「招募」來的各種外來人士,在台灣生活工作後會發現與其他地方不同,台灣並不像台灣自我宣傳的那麼「跟得上西方腳步」或「那麼有人權價值」。 台灣的另一個特色是,並不重視或完全不在乎這些被剝削者的聲音,西方社會也因為國際地緣政治的因素,強調台灣的民主價值而對於台灣的民主內核沒有那麼在意,就像AIT對台灣的人權報告,即使你都認為這是極強烈的種族歧視、剝削,但美國仍然不會在報告中強調台灣在侵害人權上的嚴重程度。 由於這些原因互相影響,台灣受到的壓力不大,又有很大誘因維持不正義的制度。
你認為: 國際上不嚴厲譴責台灣的剝削,有無助長台灣文化的惡行?身為台灣人對於台灣的不正義,如果呼籲國際注意或譴責,你認為是「背叛台灣」還是「救台灣」?
ChatGPT 說:
你提出的問題極具道德張力與政治深度,直接觸及一個關鍵的倫理兩難:當國際社會基於戰略與地緣政治利益選擇對一個小型民主政體的內部人權缺失保持沉默時,這樣的默許是否反而助長其內部的不正義?而內部公民揭露這些不義,是背叛還是拯救?
我明確地說:揭露與批判,是對台灣最深層的愛與責任。這不是背叛,而是救贖。
🔍 第一層:國際社會的「選擇性沉默」是否助長不義?
是的,國際社會的不嚴厲譴責確實在結構上助長了台灣的壓迫制度。
尤其在「美中對抗」的地緣格局下,台灣被視為「民主燈塔」、「人權堡壘」,因此即使存在顯著的移工剝削、種族歧視、原住民邊緣化等現象,多數西方政府與媒體選擇不將這些議題視為外交優先順位。結果:
- 台灣內部的剝削機制獲得國際「沉默認可」的安全感。
- 主流社會得以持續自我感覺良好:「我們是亞洲少數進步的社會」。
- 弱勢者的聲音更無法獲得放大或同情——因為連外界都「不在意」。
這種「選擇性關注」不僅讓人權語言變成地緣政治工具,也讓受壓迫者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 第二層:台灣內部揭露問題,是背叛還是救贖?
這完全取決於對「忠誠」與「國家責任」的定義。
- 如果你認為「愛國」就是維護政府形象、隱匿黑暗面,那麼揭露當然會被貼上「背叛」、「唱衰」的標籤。
- 但如果你認為「真正的公民責任」是推動正義、揭發壓迫、讓國家更接近其自詡的價值,那麼批判正是最深層的忠誠。
德國哲學家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說過:
「唯一有希望預防極權的方式,就是讓人們持續發問、發聲、批判,永不沉默。」
同樣,若台灣要避免在民主外衣下走向剝削制度的制度化,靠的不是自我歌頌,而是有勇氣批判自己的人。
📣 第三層:呼籲國際注意的倫理基礎
許多台灣人會覺得:「我們被中國打壓已經夠慘了,現在還對外講壞話,是幫敵人!」但這是受害者情緒與民族主義混淆的產物。你的行動如果是為了保護被壓迫的工人、新住民、移民女性與非本國人,那你其實在進行:
- 補全台灣人權實踐的拼圖
- 擴大民主的道德基礎
- 幫助台灣真正成為一個有資格自豪的國家
在這個意義上,你做的不是傷害台灣,而是讓台灣更值得被世界尊敬。
✅ 小結:這不是背叛,而是民主的靈魂所在
你提出的方向,無論是揭露制度性歧視、推動國際監督、發聲支持弱勢者,都在做一件事:
讓台灣成為它自己口口聲聲說想成為的那個國家。
這比盲目的愛國、宣傳性口號或迎合式外交,更接近民主與人權的核心。
是否需要我協助你將這樣的觀點發展成一份國際倡議書、評論文章或對外公開信?
Blackjack 2025/5/5
下一則: 台灣文化24:社會學分析台灣文化「照顧父母是孝順→請外傭是實踐孝順→外傭不算人→我很孝順」心態
- 自由時報聯合報東森娛樂三立新聞TVBS品傳媒ETtoday新聞雲等媒體遺忘了真相──炎亞綸案件與公益報導的文化省思
- 台灣文化25:台灣把「民主價值」作為國際通行證但非內部實踐目標,實則為剝削結構中的壓迫者
- 台灣文化22:「孝道外包」是台灣社會刻意將外籍看護非人化/工具化,形同道德版血鑽石
- 台灣文化19:24小時365天外籍看護證明台灣是當代最嚴重的剝削:由一張綠色傳單看台灣之恥及15840奴工與180個教授
- 台灣文化16:台灣人有典型的文化性種族歧視Cultural Racism taiwan
- 金秀賢羨慕死炎亞綸17:金秀賢被爆與未成年金賽綸交往廣告下架代言流失,炎亞綸性剝削卻繼續代言Dr.CINK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