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經一 《佛說無常經》
研經二 《佛說四十二章經》1 ~ 12章
研經三 《佛說四十二章經》12 ~ 28章
研經四 《佛說四十二章經》28 ~ 42章
第13週
示生死相三 臨命終時 3. 明眼
明眼無過慧,黑闇不過癡,
病不越怨家,大怖無過死。
有生皆必死,造罪苦切生,
當勤策三業,恆修於福智。
眷屬皆捨去,財貨任他將,
但持自善根,險道充糧食。
1. 臨命終時 – 3. 明眼
描述生死是必然,但恐怖、危險的苦果卻不是;
只要「勤策三業、恆修福智」,就能安然自在。
學佛修行者 –
做主能力的養成,所以不懼怕死知來臨。
2. 經文
明眼無過慧,黑闇不過癡,
病不越怨家,大怖無過死。
世間最讓人心明眼亮的,莫過於讓人覺悟的智慧;
世間最大的黑暗,不會超過無明愚癡;
世間重病的根源,就是怨恨深廣的仇家;
最讓人恐怖驚惶的,莫過於死亡。
病由業生,業由心生
明眼–心明眼亮
了達因緣果報、緣起性空與心性本具的道理,
就能讓人看清世間真實的相貌。(三大真理)
慧燈朗照–能安住在看清實相的這念心上。
《佛遺教經》
若有智慧之照,雖是肉眼,而是明見人也。
澄明福至–心清明,福報就來
黑暗–沒有錢、生重病、家庭不順利、夜路無燈光。
無明愚癡–黑暗的根本。
若沒癡心,就不會有貪心與瞋心。
不順眼、鬥爭、攻擊、落入地獄
《佛說未曾有因緣經》
前心作惡,如雲覆月。
後心起善,如炬消暗。 (覺察覺照覺悟)
怨家–冤家,對頭、仇家、讎敵
病–業感所生
冤家路窄,在劫難逃
治病–治標:醫藥治療
治本:慚愧懺悔、修善斷惡
怖–恐懼、害怕
眾生有許多恐懼、害怕,
最大的莫過於失去生命。
有生皆必死,造罪苦切生,
當勤策三業,恆修於福智。
臨終相貌
切身–近身、時刻跟著
如影隨形
有生必有死:在生死之間,造作的種種業報,
就會如影隨形跟著。
勤–精勤
四正勤:已生善念令增長,未生善念令速生
以生惡念令滅除,未生惡念令不生
善念 → 善行
策–鞭策、警策
清淨三業–
1. 身業清淨: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
2. 口業清淨:不惡口、不兩舌、不妄言、不綺語
3. 意業清淨:不貪、不瞋、不癡
恆修於福智:持之以恆,修福修慧;
時時刻刻福慧雙修。
《楞嚴經》 理則頓悟,乘悟併銷; ㄔㄥˋ
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福智–福得與智慧
福就是善法,智就是智慧。
福慧雙修、福慧圓滿,就能圓成佛道。
修德有功,性德方顯
眷屬皆捨去,財貨任他將,
但持自善根,險道充糧食。
臨終時,親眷家屬都捨離而去,
累積的財富也只能任他人處置。
此時唯有自己修行的善根,
才能在險惡的生死輪迴道上,
作為賴以為生的資量。
眷屬–眷:眷愛、親愛,屬:隸屬。
指親戚,或親近、順從、隨從者。
生死不相代(替) → 一場空
《楞嚴經》 汝愛我心,我憐汝色,
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
善根–所修的善法,身口意三業的清靜功德,
三善根(無貪、無瞋、無癡)
險道–險惡之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
乃至六道輪迴。
3. 結語
福禍無門,唯人自招;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精進行道,慈悲修慧;
乘法身船,至涅槃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