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於有為法中,得無垢自在
2014/10/21 08:55
瀏覽1,080
迴響1
推薦9
引用0

摘錄自<金剛經宗通>(二十七)斷入寂如何說法疑   (引用文章斷入寂如何說法疑)

彌勒菩薩偈曰:「非有為非離,諸如來涅槃;九種有為法,妙智正觀故。見相及於識,器身受用事,過去現在法,亦觀未來世。觀相及受用,觀於三世事;於有為法中,得無垢自在
  此明諸佛涅槃,非有為法,亦不離有為法。以不住涅槃,不住世間故。特示現世間行,為利益眾生故,所以不住於有為法者,以有妙智觀察九種法故。九者謂何?
  觀見如星能見心法,非不炯炯,正智日明,即隱不現
  觀相如翳,所緣外境,皆是妄現,如毛輪等,原非實有。
  觀識如燈依止貪愛,非不照了,念念遷謝,相續不已。
  觀器界如幻,世間種種,從妄緣生,幻力變起,無一體實
  觀身如露,暫時住故,見日即晞,一遇無常,便從衰謝
  觀所受用如泡,由根境識,三事和合,苦樂受用,各成各散
  觀過去如夢,所有集造,同如夢境,因憶乃生,原無實事
  觀現在如電生時即滅,剎那不住,雖暫時有,倏忽便亡。
  觀未來如雲識含種子,若雲含雨能與一切為其根本。
  若能以金剛般若妙智,觀於此九種法:
  (一)觀見境識,即是觀察集造有為之相;
  (二)觀器界身受用,以何處住,以何等身,受用何等,即是觀其目前受用之法;
  (三)觀三世差別,是何有為行,即是觀其遷流不住之法。
  由此觀故,便能於諸有為法中,獲無障礙,隨意自在。為此縱居生死塵勞,不染其智;設證圓寂灰燼,寧昧其悲。故得無垢常自在者,即是如如不動,本無入寂之相也。若能作如是觀者,既不住於有為而取於相,亦不住於無為而離於相,以此自度,即以此度人,所以護念付囑諸菩薩者,唯此一偈,最為喫緊,豈可以麤淺之見妄窺測乎!
  昔梁武帝請傅大士講金剛經。士纔陞座,以尺揮案一下,便下座。帝愕然。誌公曰:「陛下還會麼?」帝曰:「不會。」誌公曰:「大士講經竟。」雪竇頌云:「不向雙林寄此身,卻於唐土惹埃塵。當時不得誌公老,也是栖栖去國人。」此揮尺一下,如電如幻,將金剛大意,彈指道破。非誌公妙智,幾乎虛發矣!
  又長沙岑禪師因僧亡,以手摩之曰:「大眾!此僧即真實為諸人提綱商量,會麼?」乃有偈曰:「目前無一法,當處亦無人;蕩蕩金剛體,非妄亦非真。」又僧問:「亡僧遷化後,向甚麼處去也?」沙曰:「不識金剛體,卻喚作緣生;十方真寂滅,誰在復誰行。」雪峰亦因見亡僧,作偈曰:「低頭不見地,仰面不見天;欲識金剛體,但看髑髏前。」又僧問法眼:「亡僧遷化,向甚麼處去?」眼云:「亡僧幾曾遷化?」僧云:「爭奈即今何?」眼云:「汝不識亡僧。」此諸尊宿發明金剛之體原無生滅去來。故知如如不動,是古今說法式也。

    已上(二十七)斷入寂如何說法疑竟
    二十七疑圓滿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心情日記
自訂分類:不分類
上一則: 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下一則: 斷入寂如何說法疑
迴響(1) :
1樓. 生生
2015/05/26 22:43
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諸和合所為,如星翳燈幻;露泡夢電雲,應作如是觀。」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