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摩知識+〉請問:「體筋松」與「體筋鬆」的分别之處…?
https://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14062504257
【原題】
|
發問者: | |
|
發問時間: |
2014-06-25 14:10:16 |
請問:「體筋松」與「體筋鬆」的分别之處…?
【24式簡化太極拳】
太極卄四式,起勢抱球出。
左右分鬃步,心静體筋松。
圓活連成貫,轉身搬攔捶。
穿梭海底針,虚實探分明。
呼吸盡自然,收封養絡丹。
太極卄四式,起勢抱球出。
左右分鬃步,心静體筋鬆。
圓活連成貫,轉身搬攔捶。
穿梭海底針,虚實探分明。
呼吸盡自然,收封養絡丹。
這裡「體筋松」與「體筋鬆」一字之差,意達甚廣;年輕者要學的是「體筋松」,即锻煉體筋如松柏盤挺立;而老年者刦要學的是「體筋鬆」,即锻煉體筋鬆動圓活成貫。
【附注】:上述「太極24式簡化歌訣」属個人領會所得,恐有錯漏。敬請能者前辈網友賜教修改!盡善盡美,造福大家!
賜敎、贊助點數能者、前辈、網友,謹至致謝!
............................................................................................
【自在老師解答】
〔審題〕
審視本題,題目問的是:「『體筋松』與『體筋鬆』的分别之處…?」
而非「『體筋松』與『體筋鬆』何者正確?」
意即,發問者認為「體筋松」與「體筋鬆」有不同含意:
「這裡『體筋松』與『體筋鬆』一字之差,意達甚廣;年輕者要學的是『體筋松』,即鍛煉體筋如松柏般挺立;而老年者卻要學的是『體筋鬆』,即鍛煉體筋鬆動圓活成貫。」
此為其「個人領會」,欲問「一字之差」,如此見解合理與否。
在此,謹以本人修學太極拳二三十年之心得,來為此題申論之。
〔語文問題〕
太極拳處處強調「鬆柔」、「鬆沉」。故「鬆」字是太極拳的核心原理。
「體筋松」與「體筋鬆」,此「松」應該是大陸簡體字,正體字為「鬆」。觀網路很多簡體字資料「鬆」作「松」即知。而電腦繁簡轉換程式,也會有些疏失。
故「體筋松」,正確當作「體筋鬆」。
〔鬆之於太極拳〕
前面說過,太極拳處處強調「鬆柔」、「鬆沉」。故「鬆」字是太極拳的核心原理。如基本姿勢要訣即有「鬆肩垂肘」、「鬆腰圓襠」的要求。
太極拳的「鬆」,如何鬆?必先求心靜、專注、姿勢正確,配合呼吸等,然後可以放鬆。
太極拳的要領「鬆」,無修習者年輕年長之別,乃因非「鬆柔沈靜」即非太極拳也。
故「鬆」字之於太極拳,應無疑義。
〔松之於太極拳〕
發問者以「年輕者要學的是『體筋松』,即鍛煉體筋如松柏般挺立」來詮解「松」字。
基本上,太極拳強調「鬆」,故站姿注意不僵直、不鬆垮,頭部要「虛靈頂勁」,上身要「含胸拔背」,雙手要「鬆肩垂肘」,雙腿要「鬆腰圓襠」,膝蓋微屈,不可打直,如此肢體才能虛實靈活轉換。
若是「如松柏般挺立」,則如軍事操練,有如雄赳赳、氣昂昂之軍人,姿勢注重抬頭挺胸,充滿陽剛之美,則與「鬆柔沈靜、剛柔並濟」的太極拳迥然不同。
故「松」字與太極拳的風格是大相逕庭的。這是以簡體字附會的說法。
修習者若欲「鍛煉體筋如松柏般挺立」,應該去學外家拳,如少林拳、螳螂拳之類。
另外,佛門四威儀有「立如松、坐如鐘、行如風、臥如弓」的說法,可知一個人要如松柏般挺立,亦不見得需要學武,自己注意儀態即可。
〔兼答其他問題〕
(一)招式名的附會說法
發問者「浩」君於意見007言:
「『動靜諸美、剛柔互濟』同樣適應於太極『穿梭海底針』;
這體筋如『海底針』,不也有『鍛煉體筋如松柏般挺立』之實效…!」
~~~~~~
答曰:
這個口訣裡面,嵌了很多太極拳的招式名稱,沒學過的,不懂的人,往往容易「望文生義」而附會其意,以致誤謬而貽笑大方。
「穿梭海底針」為招式名:「玉女穿梭」與「海底撈針」(或簡稱海底針)。故不可依字面文義解讀之。(「玉女穿梭」為傳統套路之招式名,打四個方向;在24式簡易太極拳中,稱為「左右穿梭」,僅打左右兩個方向。)
(二)「放鬆」有要領,並非「無理論」
012意見者「黛玉開顏」:
「有意識地讓全身關節、肌肉以及內臟等達到最大限度的放鬆狀態
放鬆就放鬆吧
哪有那麼多理論?」
~~~~~~
答曰:
這是沒學過太極拳(無術),也沒查閱過相關資料(不學)的說法。
太極武術奧妙精深,歷代練家都有不少修習心得撰述,出版著作與網路資料汗牛充棟,何謂「放鬆就放鬆吧,哪有那麼多理論?」
「放鬆」說來簡單,但能領悟訣竅並且達到放鬆境界者卻很稀少。大多將「慢動作」以為是「放鬆」,結果練久筋緊氣滯,非傷即病。
故而,「放鬆」有其要領,亦即是「學理」也。
此外,人體肌肉,有「隨意肌」和「不隨意肌」。
「隨意肌」受運動神經支配,可隨人的自由意識來操控,四肢、顏面等肌肉屬之。
「不隨意肌」受自主神經操控,無法透過人的意識來支配。內臟、血管等屬之。
這是中小學健康教育常識。
故「隨意肌」可以「有意識」的放鬆,
內臟屬「不隨意肌」,無法「有意識」的放鬆。
(三)「放鬆」不等於「不動手」
回答者:小竹 ( 初學者 1 級 )
「放鬆就放鬆吧
哪有那麼多理論?」
的確
只要記住
「太極拳不動手,動手非太極拳」
~~~~~~
答曰:
「放鬆」與「不動手」是兩個層面的學理原則,雖有本末之關連,卻不相等。
「練太極拳者不動手,動手便非太極拳。」指的是手「不主動」攻擊。太極拳的動作是:「其根在腳,發乎腿,主宰于腰,行乎手指。謂手必要相隨,不可自動。」
所以,「放鬆」不等於「不動手」。
本題解說如上。
自在老師解答
2014/6/26
~~~~~~~~~
◎自在老師習拳資歷:
.民國71年進入成大太極拳社開始習拳至今。
.主修陳氏老架太極拳、鄭曼青三十七式太極拳,兼習太極劍、八段錦等功法。
.習拳歷程詳見:
http://blog.yam.com/masterrest/article/35725297
.曾任社區大學太極拳老師。
(2014/6/30補充整理)
- 5樓. 金大俠2014/07/11 08:39近來在看「鬆」https://m.youtube.com/watch?v=PCvjtAw-Y3w
漢普頓路海軍博物館 艦比館還大(世界日報週刊旅遊版)
泡泡隧道探訪(世界日報家園版)
為老太太開車(世界日報世界副刋)
比白宮還要白宮(世界日報家園版)
小品「老師,我要請假」 - 4樓. 金大俠2014/07/11 08:37自在老師的太極拳歌訣實在棒,感謝、感謝,趕緊抄錄默背之!
漢普頓路海軍博物館 艦比館還大(世界日報週刊旅遊版)
泡泡隧道探訪(世界日報家園版)
為老太太開車(世界日報世界副刋)
比白宮還要白宮(世界日報家園版)
小品「老師,我要請假」感謝捧場!
自在老師 於 2014/07/13 21:19回覆 - 3樓. 金大俠2014/07/02 06:41我將這故事講給我的太極拳老師朱老師聽,他說,不用改亦可,鬆乃太極拳中最難達到的境界啊,我同意朱老師所說。
漢普頓路海軍博物館 艦比館還大(世界日報週刊旅遊版)
泡泡隧道探訪(世界日報家園版)
為老太太開車(世界日報世界副刋)
比白宮還要白宮(世界日報家園版)
小品「老師,我要請假」「鬆」被認為是太極拳「最高境界」,
其實這是「根本原理」。
太極拳的「鬆」,是通於「道」的,只有達到修道境界的「自然無為」、「虛靜專一」,身體才能夠呈現「鬆」的狀態。
所以「太極」與「道家」在形而上的理念是相同的。
這是我修道與練拳二十幾年的體會。
「鬆」與「松」若要在太極拳境界中同時存在,我倒可以作一歌訣也:
太極虛靜體自鬆,
無思無念氣貫通,
以氣御形周身動,
恆心久練壽如松。
自在老師題句
自在老師 於 2014/07/02 22:28回覆 - 2樓. 金大俠2014/07/02 06:33松、鬆、繁、簡•••我想到我自己的故事(寫在以下文章中)
http://blog.udn.com/chin8673/4519582
2009年夏天,筆者第一次旅遊大陸,•••。有一繁簡互碰的小插曲,值得一提:在登長城前,響應導遊的號召,我也入城隨俗買了個好漢簡,簡上可刻名字,我寫下長子與我的名字遞上並特別聲明:「名字要刻正(繁)體字唷,」老闆回:「沒問題。」登畢長城,取件時定睛一看,驚道:「老闆,你怎麼將我的名字刻為〝金慶鬆〞?」老闆回:「您不是要刻繁體字嗎?」我倆就在松、鬆、繁、簡中來來回回,最後,經濟才是硬道理,顧客才是真正的老闆,重刻唄!
漢普頓路海軍博物館 艦比館還大(世界日報週刊旅遊版)
泡泡隧道探訪(世界日報家園版)
為老太太開車(世界日報世界副刋)
比白宮還要白宮(世界日報家園版)
小品「老師,我要請假」 - 1樓. 金大俠2014/07/01 11:36嗯,這篇我得仔細硏究、硏究!
漢普頓路海軍博物館 艦比館還大(世界日報週刊旅遊版)
泡泡隧道探訪(世界日報家園版)
為老太太開車(世界日報世界副刋)
比白宮還要白宮(世界日報家園版)
小品「老師,我要請假」金大俠研究好了,歡迎來分享喔! 自在老師 於 2014/07/01 15:56回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