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一名「文藝女青年」也許只需要手拿玫瑰,但作為文字侍奉的作者,就需要拿起「寶劍」。以筆當劍的過程,需要怎樣的操練?請看作者的分享。
本文為W300《文字侍奉培靈與創作進深課》學生迴響,歡迎查看文末海報,了解本課程。
自從領受了「文字侍奉」的呼召,我太渴慕「下筆如有神」了!沒想到,W300《文字事奉培靈與創作進深課》就將我帶向「水深之處」。
放下玫瑰
打小就喜歡文學,成長時代正是瓊瑤小說風靡大陸的時候。大學學的是中文專業,讀了一些名著,不知不覺長成一名「文藝女青年」。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活在風花雪月裡,寫一些自娛自樂的文字,過著所謂的小資生活。
隨著年齡增長,「文青」變成了「文中」,也厭倦了那些看上去很美卻沒有什麼養分的文字。莫非老師一針見血:「有了文字侍奉的呼召,文學就不再是為藝術而藝術,不能玩技巧,要有傳遞的目的,有作者的思想,埋進屬靈的價值觀及信息......」
這就是第一課《創作,是一種屬靈的經歷》。「創作,不能只停留在興趣,而是呼召、使命,內心有催促,不得不寫。」大學畢業後,雖然我一直從事與文字有關的工作,但裡面沒有渴望,沒有動力,只讀喜歡的書,寫悅目的文,但也常常筆放南山。
進入「屬靈經歷」的創作就不再一樣,我不只活在當下,「我的故事,我的歌」將過去與現在連成一條河,需要帶著成長的眼光去看:回顧過去的經歷,是否有新的洞察?我的故事是否對他人有正面影響? 在別人的故事中,我能找到自己嗎? 當我走進自己的回憶,把那些經驗再活一遍,是否能帶出信仰的價值觀?我想,這才是文字侍奉的使命之所在。
路易士·厄德里克(Louise Erdrich,美國作家)說:「成為作者的一部分是有股慾望,想要每件事都有一個意義。」進入創文之後,我才開始重新詮釋生命的故事,洞察過去經歷中上帝奇妙的帶領。我的故事屬於我所在的時代,個人的掙扎與全人類共同的掙扎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若新的洞察可以改變我,那我的文字也可以改變人。
文字工作者大都想「躲進小樓成一統」,但當文字成為侍奉就不同了,書桌是祭壇,文字就是祭物,我還能拿那些風花雪月、小資情調來獻祭嗎?看到巴比·克林頓「神塑造工人的時程表」,想到創文的精神「工人先於工作」,文字聖殿的建立,需要裝備有素、生命成熟的工人,帶著玫瑰花的小資文人怎麼上戰場?而我還處於「內心成長期」在性格塑造、順服及對神話語的熟悉上尚需不斷操練,這個祭壇要真槍實彈地去演習,那進入服侍就是最好的操練。
在去年秋的散文坊服侍,讓我獲得了從未有過的喜樂,看到「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的壯觀;體會到寫作不再是單打獨鬥,而是與文字夥伴彼此守望、互相扶持;使命不是為贏得一席之地,而是要打贏整場戰役,走上戰場,就要放下玫瑰,拿起寶劍。
拿起寶劍
在第二課的自由書寫中,「5分鐘寫作」很有意思。雖然現代人異常忙碌,但再忙,也不好意思說抽不出5分鐘吧?廢話少說,寫!起初,我很茫然,不經大腦地在紙上飛速劃字。「叮咚!」時間到,竟然也劃出一段,但不知所云。老師說要連續寫5天,懷著疑惑,繼續操練,每天像在空中抓羽毛。神奇的是,到第五天我就發現了這些片段之間的端倪。「這是一個很好的練眼力的機會,出手在空中抓的動作變得更準確、迅速。」小恩助教的這句話,讓我想到那些武功高人,那筆上功夫不也如此嗎?
創作是語言的創造,老師說,要認識你的刀,「鐵器鈍了,若不將刃磨快,就必多費氣力;但得智慧指教,便有益處。」(傳10:10)
這次課程不但學了5分鐘自由書寫、畫泡泡圖等技巧,更給我開啟的是第三課《說故事,說書》中的「如何說道成肉身的故事」。這門課著重於要拿起聖靈的寶劍——「就是神的道」,因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
「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來4:12)
現代社會,生活、工作和學習都離不開網路,網路也使各種媒體增加,成為一個筆槍紙彈的世界,若不拿起聖靈的寶劍,如何爭戰?
課一開始,老師就提出,我們要做文化中的顛覆者。這是一個墮落、敗壞的世界,但有更真實、美好的另一個世界存在,「顛覆不能用武力,要用道成肉身的故事」。最好的道成肉身的故事就是耶穌基督的故事,就在聖經中。文字工人可以從不同角度、各樣文體中尋找自己最喜歡或最擅長的那一種。
沒想到,在第四課的靈修文學寫作上,我遇到了「紅海」。整整兩個星期寫不出來,最後還是把以前的心得改了一下才交上作業。本以為自己每天都有靈修,可以輕鬆完成,但真正形成一篇在靈裡產生神聖觸動的文章確實不易,讓我看見自己還沒有把神的話栽種在生命中,對生活不慣於作屬靈詮釋,靈裡不夠敏銳、警覺。就在我說我寫不了時,「Never say never!」老師擲地有聲的這一句擊中我。
是的,永遠不要說不,「要對神敞開,求祂帶領,我們就是一個管道,讓祂流通......」
踏上征程
曾經我有一個作家夢,祈望有生之年寫出一部驚世駭俗的作品,但如今我知道這支筆不是我的,是上帝借給我的,我靠著祂的恩典踏上征程。
這是「身在後方、心在前線」的征程,進入的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所以,需要精良的裝備,需要勇氣和耐力,更需要信心和忠心。
感謝主早有預備,讓我在創文受裝備、被餵養,在一次次的課程中磨槍練筆,在老師一聲聲的禱告中被託起、堅立......
在《學習攀爬信心的瀑布》中,我發現自己也是個一步三回頭的人,會疑惑、會手軟:「我寫得出嗎?能寫到哪兒?」老師諄諄教導:「不能每一步問結果擺在面前的,就忠心去爬;仰望神,不問未來,專心裝備」;「學習用生命寫故事」,瞭解神的心意,不斷謙卑,重複學習奉獻、信靠和順服。原來,我的文字侍奉不是寫了多少書,而是不斷地對神順服。
最讓我感動的是,在《學習放下玫瑰》時老師講到彼得,「你年少的時候,自己束上帶子,隨意往來;但年老的時候,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把你束上,帶你到不願意去的地方。」這就是奉獻的文字作者與普通作者的差別。奉獻的文字作者,不論喜不喜歡,不是想寫才寫,而是願意為之生、為之死,在槍林彈雨中,放下嬌豔的玫瑰,讓花的顏色和香味開在心底。「也許,日後神會賜下一朵玫瑰在我們陣亡以後的墓前。」走上文字侍奉的作者,你做好這樣的準備了嗎?
文字之路很長,路徑會有很多分叉,途中也可能經歷暴風驟雨。但感恩的是,每一支筆後面都有創文老師、同學堅定的代禱和守望,更有創始成終的主耶穌看顧和保守。我們只管磨利自己的筆,在各種文字叢生的世代,披荊斬棘,將讀者指向那一條正路!
-END-
作者簡介
若晨
中文系畢業,喜愛閱讀、寫作。感念漢語言之美,感恩可以參與到一個大故事裡,用文字紀念造我的主。
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