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化」其實原來是一個生物、地理範疇的詞彙。進化學中有一個理論:與生活在大陸上的近親相比,島嶼上的動物物種有成為「巨人或侏儒」的傾向。島嶼侏儒化多數在哺乳動物身上得到體現,出現原因是小體型只需要較少空間與食物,較小的尺寸從生殖的角度來看也有利,因為它只需要更短的懷孕期和代次。而島嶼巨型化是指孤島上動物變得巨大化的生態現象。通常出現島嶼巨型化的地方沒有大型肉食性哺乳動物,出現的地方多數是飄移的孤島。比如恐鳥、象鳥,都是島嶼巨型化的體現,雖然失去了飛行能力,但是可以稱霸島嶼。
在西方殖民者到來之前,新大陸的生物圈都運行得很美好。在劇烈變革到來之前(比如氣候突變、物種入侵),如果個體認為這個演進中的體系有問題或者說不適應,那麼其實這個個體是屬於在被淘汰的過程中,而不會是這個演進中的體系被淘汰,最後整個體系趨於穩定。
其實「島嶼化」也可用在社會學範疇。人類本質上也是生物的一種,天文學引導出了物理學,物理學又衍生出化學,化學的知識支撐了生物學,最後便是由生物學知識支撐產生的社會學。而台灣島正是由於地理上的原因導致社會「島嶼化」之後,進一步產生了政治生態的「島嶼化」。
從近代史到現代史,如今正在進行中的或許是台灣歷史上第一次的政治生態的島嶼化。在過去,無論是清朝還是日本殖民時期,雖然地理上是島嶼,台灣和大陸在政治生態上還是有聯繫的,比如有台灣籍的官員在清朝當官。還有雖然說現在日本也只是群島,但是在二十世紀初到抗日戰爭期間,日本占領了朝鮮半島、中國東北、東南亞,算是已經踏入了大陸的範圍。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蔣介石退守台灣帶來的那批人,或者說是其精神、影響力逐漸凋零,使得台灣政治生態正式踏入「島嶼化」。就像是某一批大陸物種進入封閉的小島,由於缺乏後繼,物種也逐漸被島嶼同化一樣,開始適應島嶼。
台灣政治生態現在不是面臨「島嶼化」的問題,而是幾乎已經完成了「島嶼化」。就拿總統來說,可以說是一屆不如一屆,無論是國際觀還是執政能力都在快速衰退,尤其是從大陸來的人才凋零之後開始加速。其實按照「島嶼化」的標準,也不難理解出現這樣情況的原因了。台灣政治上缺少廣泛競爭,培養出的下一代愈來愈差。原因有多方面的,雖說有內在也有外在的,但是很多外在原因歸根結底也是內在原因。
首先就是人口因素,台灣2300萬人和大陸14億人選出不到百人的執政隊伍競爭壓力是完全不一樣的,我認識某人同樣在LSE畢業,在大陸就當個小小的公務員而已,因為他沒有在基層鍛鍊過,而像他這種層次的人才實在太多了。如果兩岸統一,開放競爭,台灣這邊官員的壓力就會大的多。2300萬人就要提升到14億人的競爭水平。
其次是國際因素,台灣不在聯合國內,又和絕大部分國家沒有外交關係,這就完全喪失了在國際舞台的鍛鍊機會。所以不用和大陸14億人口比,即使相比於不到百萬人口的太平洋小國,台灣官員的能力也是不足的。對比一下兩蔣時期和現在的外交團隊水平,就知道差距有多大了。
最後就是兩岸因素,台灣所有對外關係都脫離不了兩岸關係這個大框架,WTO只能以特別關稅區名義,WHO現在完全進不去,就連APEC也只能派代表而不是領導人參會。而大陸對兩岸框架的冷處理也助長了台灣政治生態的島嶼化,換句話說已經完成了對台灣政治上的圍困。
放在世界範圍來看,由於上述的這些原因,台灣的「島嶼化」其實是一個孤例。雖然每個國家其實多少有一點「島嶼化」的基礎,比如美國從地理位置來看就是一個大型島嶼,但是他依靠全世界範圍吸收移民,以及為了維持霸權和其他強國進行博弈,積極干預全世界的事務,從而阻止了自身的「島嶼化」。這些台灣是根本做不到的。而英國,由於喪失了大部分的殖民地,使得其「島嶼化」的色彩比二戰之前重了很多。但是台灣的「島嶼化」就很極端,因為這些促成島嶼化的因素都滿足,而阻止島嶼化的因素基本都沒有,所以才會感覺到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台灣的政治生態在「島嶼化」的路上一路狂奔。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5樓. 魔師帆正東2023/12/31 13:54新聞:五月天傳遭中共「施壓」趙少康氣炸!
「有消息傳出中國要求搖滾樂團五月天
在總統大選前發表親中言論,國民黨副
總統候選人趙少康表示,這訊息還沒被
證實,如果是真的,他要嚴正敬告中國
大陸立刻撤回施壓,不能、不可、不應
該逼五月天表態,真是愚蠢至極;五月
天有創作自由、演出自由,和兩岸的主
權之爭毫無關聯。」
壹蘋新聞網:國民黨拚勝選!冀望3%「西瓜派」棄保柯文哲
黨務人士向《壹蘋》表示,國民黨在選舉
策略上,不會主動發起棄保,因依過往選
舉經驗,民眾會自動棄保,成為看誰會贏
的「西瓜派」,因此國民黨不會明確喊「
棄柯保侯」。就他評估,西瓜派至少影響
3%選票,而在 1/2號民調封關前後,將是
選戰關鍵,藍綠民調若能拉到最近,可能
就可以過關。
小笠原欣幸:「 4年前,民進黨的基礎選民
中還有中間派的選民,而這部分選民,在這
次選舉中可能流向柯文哲,或是選擇『無支
持者』、『不投票』,這是一個需要關注的
問題。」
曾與吸金詐騙犯徐少東同框 吳敦義:在韓國瑜助選餐會上見到
吳主席 是 馬、王 都能接受的人選,是 國民黨內的
最大公約數。
吳敦義主席 應該參選 黨主席 、參選總統 才是 啊!
要相信老母娘是唯一正法 - 4樓. 魔師帆正東2023/12/04 13:48日本熱門影集《First Love 初戀》的主角 滿島光
,受金馬影展的邀約來到台灣。
柯文哲:台灣政治還是藍綠 藍綠當年合作修憲就是要擋掉第三黨
「第 7次修憲,做成這樣的選舉制度,小黨很難
出頭,當時為何兩黨合作修憲,就是把第三黨出
現擋掉。這一次是20幾年來,第一次有機會國會
三黨過半,現在台灣政治非藍即綠,要打破,不
然永遠在兩極對抗。」
葉元之請繪畫師畫趙少康的肖相,趙少康本人看
到後笑說,像是年輕的白先勇,不是很像自己。
民調第二種不準,是民進黨的不準,很多票要
到選前夜才逼得出來。根據歷史,史上最低票
數是謝長廷對馬英九,一對一,馬英九極強,
又是扁案後,民進黨票投不出來,都有41.5趴
。以這為地板,侯趙想操作棄保,得把柯P壓
到13趴以下,還要確定柯P流出的票都是流向
藍。
1998年造假錄音帶 害吳敦義連任失利
吳主席 是 馬、王 都能接受的人選,是 國民黨內的
最大公約數。
吳敦義主席 應該參選 黨主席 、參選總統 才是 啊!
要相信老母娘是唯一正法 - 3樓. huh?2023/11/29 21:55島嶼化不應該指的是地域限制而是思想限制。蕭萬長也是台灣長大的,他也做的很好。新加坡很小,但是也是跟得上時代潮流。
台灣的商人更是厲害,有賺錢的地方就有他們。非常有世界觀。
問題是從李登輝開始搞本土化,出國唸書人少了,不了解外面的變化,台灣人的治國能力就開始退化了。台灣人被教育成世界是繞著台灣走,台灣是世界的中心。夜郎自大。眼睛只看到本島。出了海洋,與台灣無關。所以一般人平庸化。 這個是政客誤國把台灣人的思維限制在本島的結果。但是台灣的經濟卻是出口導向,無法靠內需。所以越本土化,越走不出去。自己搞的。你去桃園機場看,進出的幾乎都是台灣自己人。很少歐美觀光客。你說的不錯,其實我文中所說的島嶼化只是借形,本質上說的就是思想限制,但是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思想限制呢?地域限制算是原因之一,還有就是你說的人為限製,比如李登輝搞本土化。 冽風 於 2023/12/06 23:26回覆 - 2樓. 貓靈子2023/11/21 23:44冽風兄,由於台灣人在政治上的民粹化與教育上的反智化,台灣實際上已經缺乏自我進化的動力了,形諸於外的就是所謂的島嶼化,沒有外來的文化刺激以及自身在環境上缺乏大山大河,島民就始終是眼界有限的井底蛙,所謂雲從龍風從虎,井底蛙就只有坐以待斃一條路可選,以待對手的烹宰,悲哉!
- 1樓. blackjack2023/11/21 19:14
補充一點我閱讀冽風兄文章的讀後感:
1.澳洲也像是個大型島,生態獨樹一格,有袋動物很多,後來英國人殖民引進兔子、狗、老鼠,這些動物野化之後,造成當地生態浩劫
2.英國作為島嶼,有世界的眼光,坐落歐洲大陸門戶,金融中心自由度冠世界,結果腦殘的首相卡麥隆發動脫歐公投,其實他不是脫歐派,然後弄假成真
從此,連英國人開個車渡海到法國都過海關,隨便帶點東西都要被檢查,來自歐洲的廉價勞動力完蛋...於是英國就每況愈下,民間呼籲回到歐洲聲音大增,但歐洲也對英國很厭煩了
3.一個城市深圳人口一千多萬,大企業集中,生活水準高,小鄉鎮那就不能比,有次我看到個網友回應,他不能理解為何台灣人從台北到桃園讀書就哭得死去回來,大陸人的離鄉背井那沒有一年以上不回去一趟,距離的遙遠就差更多了
在這個網路世界或許無弗界,但日常生活的經驗會深深影響個人看法的
對,你寫的這些也是我的想法。美國有研究指出,網路出現之後,人與人之間的隔閡變得更深而不是變少,因為沒有網路的時候,人與人之間需要真實接觸打交道,而網路出現之後,大部分人只關心自己喜歡的話題,更容易形成意識形態方面的群聚效應。而到如今大數據分析和定向推廣出現之後,這個效應就更甚了。
地理上島嶼型的國家不少,很多島嶼型國家沒有鄰國,民族單一,缺乏外來的競爭。如果沒有當初美國的黑船,日本可能就會一直封閉下去。
冽風 於 2023/11/21 23:02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