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總統大選
一、民進黨執政無法突破台灣困境
台灣目前有三大困境影響台灣人民的未來:第一,經濟上無法加入國際經貿組織,第二,外交上無國際地位,在「一中政策」下處處被打壓,而被民進黨視為靠山的美國與日本都未與台灣建交。第三,軍事上面臨中國大陸解放軍壓倒性的軍力威脅,毫無招架之力,武統戰爭是否會發生已非台灣所能左右。除此之外,民進黨政府在內政上千瘡百孔,充斥無能卻貪財色的官員,錯誤的能源及「新南向」政策都留下許多問題,因此許多望治心切的民眾都希望此次總統大選能將民進黨拉下台來。一方面,民進黨政府仇中抗中,另一方面,中國大陸卻是台灣最重要的貿易對象和最大貿易順差來源。根據中國大陸海關統計,2022年台灣自兩岸貿易獲取順差超過1500億美元,2023年1月至10月,台灣仍獲得超過100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但兩岸社會來往與人員互動卻遭諸多障礙及箝制。由於台灣是「淺碟型」經濟體,積極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是維持出口競爭力的關鍵,但台灣至今無法參加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甚至IPEF(印太經濟架構)等國際經貿組織。台灣高水準的經濟合作協議覆蓋率僅8.19%,而韓國為77.3%。由於民進黨政府不承認九二共識,惡化兩岸關係,拋棄過去“從大陸走向世界”策略,試圖脫離大陸倒向歐美, 這種不切實際的對外經濟路線也已經被證明失敗,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表示在中國大陸和台灣之間,東盟國家當然會選擇前者中國大陸 ,而兩岸關係越好,東協國家就會越歡迎台灣,越容易建立更深厚的經貿關係。
事實上,台灣經濟無法與中國大陸「脫鉤斷鍊」,對台灣而言,中國市場遠比美國市場重要。無法加入國際經貿組織產生的關稅將降低台灣外銷貨品競爭力,經濟學家認為傳統產業衰退幾乎成為趨勢。這種在區域經濟整合中被邊緣化的風險正觸發連鎖反應:將進一步加劇台灣產業集中化向電子資訊產業等極少數產業集中,而這種產業過於單一化的負面效果較大,承載龐大就業人口的傳統產業薪資只能在低谷徘徊。若電子資訊產業發展不順利或遭遇重大風險,島內整個經濟體系運作將面臨極大風險。更重要的是,民進黨政府一面倒向美國的政策也使台經濟面臨被美國掠奪的風險。美國遞出的「21世紀貿易倡議」隻字不談市場開放與關稅減免,相反卻埋下要台灣對美開放公營事業單位的伏筆,台積電在美國施壓下連設備帶人才一起打包赴美投資設廠根本不符合市場規律時,讓台灣高科技產業失根。故此次台灣選舉關係重大。
二、台灣總統選舉之爭只是茶壺裡的風暴
台灣目前浮出檯面競選總統的可能候選人包括賴清德、侯友宜、柯文哲及郭台銘等四人,無論誰當選總統都無法改變台灣政治的外部大環境,中國大陸的綜合國力已可與美國平起平坐,中國國家主席多次宣示統一台灣是不變政策,只是武統或和平統一的選擇。美國白宮一方面強調「美國的一中政策沒有改變,美國也不支持台灣獨立。」,但另一方面又將台灣當作抗中的棋子。這次在美國舊金山的拜習會仍然維持此基調。民進黨外交部長吳釗燮曾宣稱台灣只圖維持現狀不追求獨立,這說明民進黨只是想獲得掌控台灣政權之實利,想續做大官卻無心考慮台灣甚至國家民族前途的大事,一言以蔽之,就是想苟安。賴清德、侯友宜、柯文哲及郭台銘任何一人當選都無法改變中國大陸要統一台灣及美國要台灣充當抗中砲灰的現實,所以說台灣總統選舉之爭只是茶壺裡的風暴,對世界甚至亞洲毫無影響。
但不同的人當選總統對台灣內政、經濟及國安還是有一些影響,民進黨的賴清德若當選,由於承繼蔡英文的一面倒向美國政策,又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無法改善,中共發動武統戰爭的機率較高,而民進黨的施政,如進口萊豬、核食等影響人民健康的做法需理性檢討,反核的民進黨無視日本排放核廢水及重啟核電的矛盾,堅持廢核等不當能源政策造成缺電、電價上漲、空污及無法達成碳中和改善氣候變遷影響台灣整體經濟等行政缺失未見有改善之意。對於水果及農漁產品逐漸失去大陸市場及缺蛋等民生問題亦未見民進黨政府檢討改善,所以賴清德若不大幅改變民進黨政策無法對台灣內政缺失抱持希望。柯文哲及其民眾黨無中心思想,亦無中華民國歷史認知,其八年台北市長政績乏善可陳,將大巨蛋拖延八年影響北市發展至鉅,而台北市市容已輸給中國大陸二線城市又無重大建設,若當總統台灣很難希望台灣變好。而國民黨推出氣勢不強的侯友宜參選,侯一開始不提九二共識,從反核變成支持核能轉身僵硬,以前不支持韓國瑜選總統處處掣肘,顯示心胸狹隘必須改善,但與執政黨相比仍是需兩害取其輕。國民黨政見應要以人民幸福為依歸,向民眾尤其是年輕選民說明九二共識是避戰維持兩岸和平的定海神針,抗中保台不是口頭說說而是要打戰死人的。
三、台灣未來何去何從
不管你喜不喜歡,台灣可能的前途只有三種(1)被大陸統一:從歷史上看,清朝派施琅攻占台灣就是大陸統一台灣的例子,當時鄭經的軍力尚可與清軍一戰仍被統一,目前兩岸軍力懸殊,武統台灣很容易,只是現在中共對美國尚有忌憚,但美國國力漸趨下坡,時間對中國有利(2)實質性獨立:陳水扁及蔡英文任內即使掌握立法院完全執政也不敢宣布獨立,因為怕解放軍真打過來,而經評估台灣最多只能固守一星期等美軍援救,美國已宣稱反對台獨,所以要實質獨立不可能(3)表面上的假獨立:目前台灣現狀就是假獨立,在國際上走不出去,台灣有當兵意願的年輕人很少,嘴巴叫囂的人才不願打戰,所以送大批軍費孝敬美國只想藉美國庇護。但這種假獨立只是暫時性的苟安,能維持多久也無人知道。綠營說九二共識是一國兩制,是賣台,其實若不增強國力,無抵禦中國解放軍的實力,要擔心的是美國把台灣賣掉。
郭台銘的參選給台灣未來帶來一些改變,但遺憾的是郭台銘勝選機率不大,但郭台銘與其他總統參選人不同之處在於它是一個成功的商人,有豐富的國際視野及現代科技知識,商人最喜歡賺錢,台灣經濟最需要如郭台銘懂得經商管理的人才來改善。商人最討厭戰爭,郭台銘在中國大陸經商多年,與美國高層亦有往來,對於兩岸溝通及改善關係英駕輕就熟,對於避免台海發生戰爭及維持台灣長久和平應屬最佳人選。郭台銘對於核電有較深入的了解,其提出的多蓋小型核電站的說法正符合世界發展SMR(小型模組化反應器)的潮流。郭台銘雖然不易勝選但可能帶給台灣不一樣的命運。前衛生署長楊志良稱台灣社會家暴、輕生等負面新聞頻傳,是因為民眾無法修理總統蔡英文成為媒體焦點新聞,認為楊志良失言。其實楊不是失言,是對民進黨執政造成諸多缺失,但卻屢屢在選戰中獲勝,所謂民主台灣已無法選賢與能,我們分析一下幾位總統參選人對選舉結果的影響。首先,柯文哲缺乏中心思想,一會兒反核一會兒擁核,連台北市長都做不好根本無法改變台灣未來。賴清德代表民進黨參選,當然要承擔民進黨執政的失政包袱,民進黨仇視中國大陸不改善兩岸關係,武統戰爭風險日益增高,賴清德沿襲媚日親美政策又不承認九二共識,無法帶給台灣長久和平。九二共識的本質是溝通與交流,避免戰爭且互相尊重,台灣面對一個強大的鄰居,又每年賺他上千億美元,若斷絕一切溝通管道是不務實且很危險的。兩岸國力懸殊,目前大陸的GDP及軍事力量超過台灣20倍,根本不在同一量級,若大陸發動武統戰爭,據專家估計台灣最多能抵抗一週,所以民進黨執政必須依靠美國保護,但是外媒報導,台灣受中共攻擊時,美軍馳援台灣的機率越來越小,將台灣的安全寄託於美國是很危險的。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樓. thy感恩偉大的節日 母親節2023/12/26 13:24ㄏㄏ!茶壺裡的風暴
呵呵!搏君一笑! 何偉 於 2023/12/26 23:51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