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07 20:01
買回來的蛤蜊, 除了做絲瓜蛤蜊、蛤蜊湯之外, 其實還可以做很多沒嘗試過的美味料理。 有時我們難以接受新的菜色, 只因想像不出它的味道。 不妨大膽嘗試換換從未吃過的口味, 給味蕾新的刺激, 說不定就有驚...
瀏覽:771迴響:0推薦:28 - 2021/03/31 21:52
雞胸肉是不錯的蛋白質來源, 這幾年成為健身者、減重者的新寵, 尤其真空低溫的舒肥料理好夯。 受歡迎的原因, 主要是雞胸肉油脂少, 且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是運動後所需補充的營養成分。 日常,以蔬菜水果為...
瀏覽:884迴響:0推薦:21 - 2021/03/24 20:31
朋友推薦這家餐廳說,去過永和馮記上海小館,不妨再到客家小館嘗嘗。假日訂位,店家告知中午分兩個時段,11點15分及1點。為了美食,不在乎早吃或晚食,能有位就不錯。 住宅區狹窄巷子中有一座圓形花圃,不規則...
瀏覽:1,681迴響:0推薦:24 - 2021/03/17 21:07
常見的魚香料理有魚香茄子、魚香肉絲、魚香烘蛋。 魚香料理中真的沒有魚, 味似魚香而得名。 魚香醬汁基本調味有醬油、豆瓣醬、 糖、醋,色澤紅亮、味重香辣、不燥微酸。 將魚香醬運用在白蘿蔔也是一絕, 白蘿...
瀏覽:818迴響:0推薦:24 - 2021/03/08 21:21
餐廳或自助餐店最常用的高麗菜, 是國人食用量最大的葉菜。 新聞報導因為高麗菜種植面積及產量不斷增加, 導致菜價大跌。 去傳統市場採買一顆高山高麗菜, 如今價錢不到原先的一半。 對家庭主婦來說, 既省了...
瀏覽:3,054迴響:1推薦:32 - 2021/03/02 20:44
心想平日到永和地區餐廳用餐應該不用訂位,沒想到進了A餐廳竟然客滿。轉身出了餐廳,到附近逛逛覓食。看見紅咚咚招牌「紅堂新川菜」,不僅吸睛且令人吞口水想到「辣」。川菜脫離不了麻、辣,愛吃川菜的我們毫不猶豫...
瀏覽:2,086迴響:0推薦:33 - 2021/02/24 10:51
番茄炒蛋是一道輕易上手的家常菜, 簡單調味就非常好吃。 這道菜不僅菜色漂亮, 而且番茄與雞蛋皆是具有營養價值的食材, 對健康有所助益。 雖是普普通通的番茄炒蛋, 廚房新手可能還是會炒出稀稀糊糊的番茄,...
瀏覽:1,125迴響:0推薦:33 - 2021/02/17 22:07
年前大肆採買魚肉青菜塞滿冰箱, 常常超過實際需要的量, 尤其是青菜蔬果不耐久放, 不處理即變成廚餘。 在不另外增加採買的情況下, 如何將剩下的食材變化出美味菜色, 考驗廚娘的創意。 年前高麗菜盛產, ...
瀏覽:1,018迴響:0推薦:31 - 2021/02/07 20:39
青菜肉片統統丟進去, 用洋蔥、香菇提味,黃澄澄清湯鮮甜味美。 因為菜肉一層一層疊放, 煮熟後菜肉相連,難分難捨, 青菜裹著肉沾上微酸微甜醬汁食用, 非常清爽且無油膩感。 玫瑰花壽喜鍋, 花形悅目色彩繽...
瀏覽:1,034迴響:0推薦:29 - 2021/02/02 20:33
來到新店碧潭,除了走走碧潭吊橋欣賞風景,爬爬和美山強健筋骨外,少不了來一頓美食犒賞五臟廟,並給這趟旅程來個完美ending。這家餐廳在新店小有名氣,好多年前來過,印象中的店名不是「大廚上菜」。白底黑字...
瀏覽:1,724迴響:0推薦:21 - 2021/01/27 21:05
往年準備年夜飯的葷素比例約在8:2, 覺得桌上擺滿大魚大肉才算過年。 現在觀念改變強調健康吃, 反而擔心營養過剩, 所以年夜飯葷素比例調整為6:4。 增加蔬菜份量,清淡調味, 就算吃多也不容易發胖。 ...
瀏覽:2,008迴響:1推薦:43 - 2021/01/23 21:38
第一次吃老鄧担担麵是在三十幾年前同事介紹,那時店面開在鼎泰豐對面的連雲街。當時小小簡樸一間店,有著老外省人麵店氛圍,雖然沒有什麼裝潢,但是經常客滿。後來下一代接手經營,經過幾次搬遷仍不出永康商圈。最近...
瀏覽:1,503迴響:0推薦:30 - 2021/01/17 21:00
去菜場採買, 事先會寫一張備忘紙條, 但是經常該買的食材買了, 不在清單上的,買的更多。 逛市場常會失心瘋, 看到新鮮蔬菜會買,不買可惜; 常光顧的菜販推銷的菜會買, 礙於情面; 不常見的食物會買, ...
瀏覽:4,797迴響:2推薦:36 - 2021/01/08 10:57
[老兩口鬥嘴鼓] 一段老夫妻的對話: 老公:妳覺得我有缺點嗎? 老婆:多如天上繁星,數也數不清。 老公:那我的優點多嗎? 老婆:很少,少得就像天上的太陽。 老公:那妳為什麼要嫁進門,還生活在一起數十年...
瀏覽:1,052迴響:1推薦:30 - 2021/01/01 20:42
進入冬天, 從一鍋元氣牛肉湯開始。 山藥溫潤滋補, 牛肉富含蛋白質, 添加數種蔬菜燉煮, 牛肉湯清甜鮮美, 適合冬季食用, 以滋養身體。 美味小撇步: 1.削皮後的山藥會有黏液, 滑溜難處理, 在手上...
瀏覽:918迴響:0推薦:31 - 2020/12/23 21:25
印象中,大部分眷村媽媽都會做蔥油餅, 作法大同小異, 差異在有厚有薄、有大有小。 小時候想吃蔥油餅, 跟媽媽撒嬌就有得吃, 因為食材隨手可得, 做法不複雜。 但和麵醒麵的時間, 讓我等得飢腸轆轆。 老...
瀏覽:1,552迴響:1推薦:34 - 2020/12/18 20:40
資深地球人超愛吃麵食, 不論是大滷麵、炸醬麵、牛肉麵、酸辣麵…, 統統來者不拒。 隔夜剩菜稍微變化, 加些青菜變身一碗有味有料的湯麵。 既能消化掉剩菜不造成浪費, 又有不同的口味變化,經濟實惠。 如果...
瀏覽:1,207迴響:0推薦:29 - 2020/12/13 20:40
隱身在永和文化路巷弄的上海小館, 若不是有人指引, 座落住宅區巷子裡確實不好找。 餐館門面仍像早期鐵捲門的商店, 裝潢簡樸, 來此的食客可能純粹為了享受美食, 不是來吃裝潢。 雖然店名是上海小館, 看...
瀏覽:9,527迴響:0推薦:28 - 2020/12/07 15:23
十二月天寒季節,無理由地想吃,吃的慾望強烈如燒滾的開水。假日得閒,做一些芝麻脆餅,嘴饞時喀茲喀茲吃起來,安撫口腔咀嚼的慾望。少油少糖,添加地瓜、芝麻的餅乾,讓偶而吃零食的我沒有罪惡感。 食材: 中筋麵...
瀏覽:711迴響:0推薦:15 - 2020/12/01 21:05
吃南瓜好處多多, 可以保護眼睛、潤腸通便、提升免疫力。 另外,從南瓜的深黃顏色來看, 其主要的營養成分有胡蘿蔔素及維生素A, 常吃南瓜可預防某些眼疾的發生。 南瓜也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 可促進腸胃蠕動...
瀏覽:1,197迴響:1推薦:35 - 2020/11/26 20:58
橙汁蜜蘿蔔是在餐廳吃到的配菜, 酸酸甜甜的紅蘿蔔帶有水果香, 完全吃不出紅蘿蔔的氣味, 相當開胃。 這味道讓我念念不忘, 回家複製,像不像三分樣。 把實驗精神發揮的淋漓盡致, 食材作法記錄下來, 想念...
瀏覽:1,092迴響:2推薦:31 - 2020/11/21 15:01
客家小炒是客家菜裡最為人熟知的家常菜。 據說早期生活困苦, 客家人節儉樸實, 婚喪祭祀活動結束, 利用留下的肉食搭配一些蔬菜, 做出重口味的家常菜。 鹹香味重非常下飯, 又能長時間保存。 客家小炒基本...
瀏覽:1,115迴響:0推薦:30 - 2020/11/16 21:14
「老兩口鬥嘴鼓」 做完餐點有點累,請資深地球人幫忙收拾並清洗碗盤,他面有難色卻沒拒絕。接著,他馬上變臉轉向小王子。 「兒子,這是機會教育,現在你去洗碗清理一下流理台,以後可以幫老婆的忙。」資深地球人輕...
瀏覽:1,004迴響:1推薦:33 - 2020/11/09 20:55
平常飲食習慣多以蔬果及白肉為主食, 很少吃豬肉。 如果某道菜主食材有豬肉, 就以其他食材替代豬肉。 比如非常下飯的泰式打拋豬, 就用雞胸肉取代豬肉, 有時改用板豆腐或豆皮來變化。 這道無豬肉的泰式打拋...
瀏覽:2,462迴響:2推薦:32 - 2020/11/06 08:33
[老兩口鬥嘴鼓] 最近朋友在line傳了幾次中樂透或刮刮樂的訊息,大部分是中幾百元的獎項。 「那個趙兄是不是失心瘋,經常傳送中獎的照片。」我百思不解。 「中了多少錢?」資深地球人面無表情地說。 「幾百...
瀏覽:782迴響:0推薦:30 - 2020/11/01 18:13
新鮮的筊白筍脆嫩味美, 吃起來的口感與筍相近, 水嫩且纖維含量豐富。 夏秋季節的筊白筍外表光亮, 飽滿清甜好吃。 挑選時,以筍白飽滿, 底部如少女皮膚光滑無細孔的較佳。 太大個的筊白筍、筍殼帶橘色或底...
瀏覽:2,517迴響:0推薦:32 - 2020/10/25 21:19
[老兩口鬥嘴鼓] 資深地球人看到一則冷笑話,覺得挺有意思: 一群男人在喝酒,突發奇想,各自發訊息給老婆寫到「我愛妳」,看看反應: 20歲女人回覆:我也愛你! 30歲女人回覆:你喝多了吧? 40歲女人回...
瀏覽:1,574迴響:0推薦:45 - 2020/10/19 10:51
自己用天然食材做濃湯, 比市面上賣的速成包, 喝起來既開心又安心。 南瓜、地瓜、馬鈴薯、紅蘿蔔這類食材, 加熱後壓成泥狀, 軟糯綿滑,再搭配牛奶或優格, 即是基本濃湯的組合。 有些食譜是加入麵粉來增加...
瀏覽:2,564迴響:1推薦:39 - 2020/10/13 20:38
提到萬聖節,會想到什麼? 南瓜、鬼怪、骷髏…, 記得我家小朋友上幼稚園時, 到了萬聖節, 會租借衣服做各種鬼怪裝扮 及南瓜造型的燈具, 大人則幫忙在南瓜上做一些美勞圖案。 轉眼間,小朋友已成家立業, ...
瀏覽:2,550迴響:1推薦:38 - 2020/10/05 20:27
廚房是我的料理實驗室,玩弄魚肉蔬果,算計酸甜苦辣,不是每次結局都含笑收場。失敗的時候只有含淚吞下,成功的食譜就開心分享。 鮭魚多以煎、烤的西式方式料理,嫌少紅燒,更別說麻婆調味。靈機一動,想試試麻婆豆...
瀏覽:2,590迴響:0推薦: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