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生活簡單,交友也單純,身邊的同學、友人少有(甚至可說沒有)吸菸喝酒者,直到在印尼工作時,同事聚會偶而會喝些小酒(但大部分仍以喝茶為主),但大家都是淺嘗即止,再加上當地是回教國家,完全沒有喝酒的習慣與文化,即便是華僑的喜宴也是以汽水或果汁當飲料。
當我派駐到G國(Grenada)工作期間,晚上到首府St.Georges時,總會碰到不少人跟我熱情打招呼,甚至來個大擁抱,請我吃東西喝酒的更大有人在,雖然婉拒但也逐漸跟他們熟絡。後來某白天碰到一個非常熟絡的人,他當時看到我只是淡淡打個招呼,讓我很疑惑他是跟那個與我熱情打招呼是同一個人嗎?後來在一些晚上碰到他時,他又恢復那種稱兄道弟的熱情勁兒,那時一直百思不解這些人怎麼白天晚上會有這麼大的態度差異。
離開職場,回到台灣。下午運動時都會習慣經過安康社區的小公園。某天路過該公園時,忽然有個很熱情友善的聲音說道---大哥,出來運動啊!循聲望去有個年約40歲的男子坐在樹叢下的休閒椅,我答說--是啊!出來納涼嗎?此後因常在下午時分碰到他,也就熟了。他每次都會很熱情友善的跟我打招呼問後,有時也會偶而閒聊一下。
某天,在不同的場合碰到他(小王),他有些害羞不自在的跟我打招呼後就離開,完全少了以往那種的熱情友善,心裡雖納悶但也沒多想,下意識認為他可能有甚麼心事罷了。後來同樣的情況發生多了,就開始想了解原因何在。最後總算讓我恍然大悟,也因而一悟百悟!!!
原來小王工作後習慣喝酒而且要喝到有些醉茫茫的狀態,(曾因此酒駕被罰被關好幾次,關於小王的故事,而後另文介紹),然後就在公園小憩後再回家。原來在酒精的作用下,本身有些害羞的個性就變得非常活潑愛講話,所以我一直以為他是一個活潑開朗的人。又回想到在G國碰到那些當地朋友,因傍晚時分他們都已在酒吧喝得酒酣耳熱,有些原本拘謹的個性也變得熱情奔放,當地人已見怪不怪,只有我這個外行人還在那邊百思不解。也逐漸了解到因人而異,酒後會有各式各樣的反應,有大吵大鬧、有安靜異常、有蒙頭大睡者---,最糟糕、最不幸的是女士們大醉後有被檢屍甚而人財兩失的可能。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也覺得自己太單純,生活圈子太狹隘,不夠了解人生百態,但身為市井小民的個人,這種生活方式與態度,對社會並不會有甚麼影響。但若掌管國家大事的人做決策時,可能因對社會某些層面生態不了解而訂定許多不合時宜的政策與法律。同時我也發覺社會歷練較豐富完整的人,大抵也會比較圓熟有同理心,更能貼近社會的脈絡與民心向背。當然這些話題太複雜也扯太遠了,更不是三言兩語說得清。
- 12樓. 60年前後,天上人間,中華民國魂回來了2019/02/10 17:41多喝2、30年...
老友、老同學、老客人一起聚會時,
我必告知,我是以美食佳餚相聚,
你們小酌,不用一次乾完,就多喝個2、30年吧...
I Color 色 計 - 11樓. 新天新地2018/06/07 22:13已戒酒戒毒成功的人, 都不能獨自行動, 獨自行動就容易落入再次酗酒吸毒~癮, 就是魔鬼利用的工具!
有關戒酒的資訊,相信愛心俠女接觸到很多的實務經驗也累積到不少心得。
文中小王是真人實事,曾跟妳表示過想參加更生人志工,也是因為他而開始有這個想法。
雖曾鼓勵他參加團體戒酒治療或宗教活動,都被他拒絕,也不認為他有酗酒的問題。
約有半年沒見過他了,他的一位鄰居表示,他現在都有去工作,狀況看來還不錯。
旭日初昇 於 2018/06/08 09:48回覆 - 10樓. 天涯孤鴻···花窗2018/05/31 00:00。
喝酒和吸毒一樣讓人放鬆興奮又自由
許多人做了什麼渾然不知
一時的放縱往往伴隨慘痛的代價
- 9樓. 幸福☆Anita2018/05/30 20:45
台灣人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喝酒傷肝,不喝酒傷心。
雖然這句話帶了點玩笑意味,但也說明了台灣人真的很喜歡喝酒,
台灣人喝酒的文化也讓人無法茍同,舉杯就是要乾,不乾就是不給面子,
談生意也要喝酒,做什麼事都離不開酒,酒後駕車肇事無數,爛醉如泥失態又難看,
真不知道這樣的喝酒文化到底是從何而來……
我個人不碰酒,只有在冬天寒冷的時候,睡前喝幾口紅葡萄酒,
據說這樣喝可以讓手腳不會冰冷,而且對身體很好好呢!
喝酒還是小酌怡情最好!
早期喝酒文化可說是面子、社交文化的化身,無論是乾杯、敬酒---,酒量好也是某種名譽,有酒國英雄、酒神---之稱。
台灣人不喜歡獨飲,不是被稱孤僻沒有朋友、就被說是喝悶酒。
其實盛夏來杯冰啤酒是享受,
冬天睡前飯後小杯葡萄酒、高粱、威士忌、XO甚或藥酒--,也是享受兼養生。
因此,小酌怡情又養生(身),當然是最好了!
旭日初昇 於 2018/05/31 10:39回覆 - 8樓. 王國良(阿國)2018/05/29 12:30關於喝酒,小酌無妨,過量則傷身。每次在媒體看到爛醉如泥的人,猜不透他們為何要喝成那樣。如果酒後開車,更是害己害人的行為。
阿國兄是個律己甚嚴的模範老師,為人做事自有分寸。
現今社會各種酒取得容易,又加上廣告推銷,導致喝酒年齡逐年下降。
飲酒作樂解千愁,無論喜怒哀樂都有喝酒的理由,
這些都不是我們不喝酒的人所能理解的。
旭日初昇 於 2018/05/31 09:55回覆 - 7樓. 梅琪仁2018/05/28 17:01
正所謂酒後吐真言,還有人藉(借?)酒壯膽,可見酒真能催情呢。
凡事適可而止,喝酒過量變成酗酒,上癮了還會酒精中毒,可能誤人誤事,不得不慎。
- 6樓. 多硯坊 (休)2018/05/28 13:49
小酌怡情
狂飲傷身載舟覆舟之間
就看人的自律了不同地區民族、行業、年代、年齡---,也就有不同的飲酒文化。
早期台灣喜宴上,常見划酒拳邊喊邊比手勢,現在已無此盛況。
年輕人在一起喜歡歡暢的氣氛,中年人可能要拚面子氣勢,最好能被封為千杯不醉的酒神----,
到了老年則喜歡靜靜獨飲了。
旭日初昇 於 2018/05/28 14:04回覆 - 5樓. 賈爸2018/05/28 13:00呵呵
怎麼最近對飲料這麼有興趣
談完茶、咖啡,現在又談起喝酒
不過,結論看起來 ... 也是意不在酒
台灣,除了兩蔣是經過大風大浪
其他都是只會唸書的乖乖牌
賈媽聰慧,是有那種味道,但也想想為爾後寫篇有關酒癮的文章鋪路。
台灣偏好高學歷,連選舉也如此,選出來都不夠貼近民意,離社會普羅大眾的生活太遙遠。
選舉為造勢下鄉走走也是作秀居多,即便阿扁自稱三級貧戶出身,那也早是久遠年代的封塵往事,用來博取同情騙票用的。
侯友宜相對來說就貼近民意多了,聽他說話的勢頭,乾脆俐落不打高空又實實在在的,應很符合現在選民的胃口。
又扯遠了!!!
旭日初昇 於 2018/05/28 13:46回覆 - 4樓. 驀然回首 (川普苦等中國來電 )2018/05/28 07:18前年遊加勒比海時,在Grenade 停留過一天
帶我環島旅遊的計程車司機,也曾帶我到酒廠參觀,可惜郵輪規定,不准帶酒上船,所以只能抱歉的 沒讓他賺到傭金
在山頂上,運將指著山下 一片整齊的新屋說:「 那是中國替我們建造的,而美國只會侵略攻打我們」
Grenada所產RUM(原料是甘蔗)非常有名,當地以喝RUM為主,也常加可樂,稱Rum-Coke。
1983年美國時期曾假借保護保護St.George's University美國大學生入侵該國,目的是掃蕩反美勢力。
2005年初與台灣斷交,我也因此離開G國的。
所建新屋應是2004年9月IVAN颶風摧毀9成以上G國房舍後所建。請參閱拙作http://classic-blog.udn.com/hwangrs/4197583
當初跟中共復交的條件之一,就是協助災後重建,看來大陸是做到了,而且似乎也很贏得當地民心。
我還有跟該國一些民間朋友聯絡,至今仍然很懷念那段相處的時光。
旭日初昇 於 2018/05/28 09:48回覆 - 3樓. 日月光明 LKK2018/05/28 00:56
酗酒是遺傳病,除了微醺飄然的酒精效果,酒對某些人而言的確是香美可口。
嗜酒的人絕大部分都有這種遺傳特徵。造成社會互動行為的干擾,對不嗜酒的人而言,也只能別當真地笑納了。
因認識文中的小王,也逐漸對酗酒有些概念。
喝酒誤事甚至可將整個人生毀掉,社會新聞很多事件都跟喝酒有關。
其實我並不排除喝酒,我也常喝甚至獨飲,(但都是小酌)也覺得喝酒可助談興活絡氣氛。
只要酒品不太差藉機發酒瘋甚或上癮,其實喝酒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
旭日初昇 於 2018/05/28 09:18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