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藝之門
薩摩斯島的春日空氣溫柔得近乎液態。
從山腰平台遠望,海面在晨光下如一面傾斜的鏡,折射著金與青的漸層。
Mnesarchus 收起測繩,拍拍小畢的肩膀:
「今日我們要去拜訪塔羅斯(Theodorus of Samos),薩摩斯最聰明的人。
他既懂幾何,也會鑄金屬。傳說他能用青銅製出會站立的神像,甚至讓它不倒。」
小畢睜大眼睛:「不倒?像鳥一樣?」
「像思考一樣。」Pythais笑著,替兒子披上麻布小斗篷,「能平衡的東西,也能思考。因為它知道該向哪裡傾斜才不墜落。」
這句話讓Mnesarchus也笑了起來。
他對妻子說:「妳說的比我還像哲學家。」
他們沿著通往城南的石道下山。
一路可見奴隸運著大理石塊,駱駝拖著青銅條,皆為赫拉神廟的新翼而勞作。
遠處,巨柱林立,尚未封頂的屋脊在陽光裡泛白。那是塔羅斯的傑作。
塔羅斯的工坊就在神廟旁,半隱於一片橄欖林間。
當三人靠近時,便聽到鐵錘與風箱的節奏,一種奇異的音樂,節拍規整如數學。
Mnesarchus在門外高聲呼喚:
「塔羅斯大人,我是Mnesarchus,帶著家人前來請教幾何之事!」
沒多久,門內傳出低沉的嗓音:
「數學?這裡的火光只懂溫度,不懂幾何。不過進來吧,讓火爐也聽聽你的問題。」
門開了。塔羅斯比想像中年輕,肌膚黝黑,手臂上覆著銅粉與汗漬。
他的眼睛閃著亮光,像鏡面映出火焰。
工坊裡堆滿奇形金屬器:有似鳥翼的銅片、有曲折成螺的管、有被刻成幾何紋樣的圓盤。
屋角放著幾件未完成的神像,線條剛勾出骨架的輪廓。
塔羅斯放下鐵錘,指著桌上一個半球形器皿:
「這是我昨夜鑄的『水平碗』。若放水於內,不論置於哪種地面,它都會自己調整平衡。
因為形狀正確,質心便會說話。」
小畢忍不住湊近,輕輕搖動那碗,果然水面始終保持水平。
塔羅斯見狀微笑:「孩子,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小畢搖頭。
「因為這裡的每一個點都在尋找同樣的中心。幾何的靈魂,就在那個中心點裡。」
這句話讓Pythais屏息。
Mnesarchus則低聲說:「這比占星的原理還單純,也更深遠。」
塔羅斯聽見,點點頭:
「星辰在天,形在地。天有軌道,地有比例。
若人能從地之形悟天之序,便無所不知。」
他領他們走到屋外,指向神廟的巨柱:
「那柱腳直徑與高的比例,是我與幾位工匠討論多日才定下的。
若太細,會顯得輕佻;太粗,則顯得愚鈍。適當之間,眼看之便生和諧。和諧,就是數在說話。」
小畢問:「那你怎麼知道『適當之間』在哪裡?」
塔羅斯微笑,蹲下與他平視:
「這是好問題。大人靠眼睛,小孩靠心。你若看著柱子心裡覺得舒服,那比例就是對的。
只是眼與心都要被訓練。幾何學,就是訓練看見真實的藝術。」
小畢凝視那柱子,半晌才說:
「它像母親在看父親。」
Pythais怔了一下,隨即微紅。
塔羅斯哈哈大笑:
「那你已經懂了!因為和諧就是愛。愛也是數,因為它讓不同的東西相加。」
中午,塔羅斯留他們在工坊用餐。
桌上擺著新烤的魚、橄欖與一壺甜酒。
談話漸漸從建築轉到度量,火與水、風與土,在萬物之中彼此制衡,正如音樂中弦的張與鬆。
和諧之理,即在其中。
Mnesarchus問:
「塔羅斯,你可曾想過,為何人能用繩與尺描繪出星之形?難道天地真照比例而生?」
塔羅斯答:
「也許天地不懂比例,而是比例使我們能理解天地。就像火焰不懂音樂,但鍛造的節奏使我聽見了它的心跳。」
他停頓一下,望向小畢:
「我聽說你父親商行遍及愛奧尼亞與埃及。你見過尼羅河嗎?」
「沒有,但我夢見過。」小畢回答。
「那你比我幸運。夢能帶你去任何地方。
記著,數與夢是同一回事。因為它們都通向看不見的秩序。」
Pythais默默聽著,心中泛起一種奇異的寂靜。
她忽然明白,這趟旅程是孩子命運的開端。
午後,塔羅斯帶小畢進入內室。
那裡擺著一具新造的銅環裝置,似天球,又似渾儀。
「這是我模仿米利都人的天環,能標出日影與時辰。
我試著讓銅球的影能在夏至正午落於中心。」
他遞給小畢一根細針:
「來,把這針插在環上,看它的影子是否筆直。這樣你便學會測時間。」
小畢照做,影子微微斜了一點。
塔羅斯說:
「好極了。當影子偏斜,說明我們的島並非宇宙的中心。懂得偏斜,才懂得真理。」
那一刻,Mnesarchus與Pythais對望,他們感覺到兒子未來的方向正在被這句話悄然點燃。
臨別時,塔羅斯送給小畢一塊銅製小板,其上刻著三角形與圓:
「你們去米利都拜訪阿那克西曼德,他會告訴你為何天空也像這樣轉動。
若有緣,再去Syros島,問費瑞西德,靈魂在何處旋回。
那三人,你、他、與我,將在看不見的地方完成同一件事。」
小畢雙手接過銅板。
陽光照在上面,紋路閃動,彷彿有微弱的聲音在耳邊吟唱。
「老師,這叫什麼?」他問。
「這叫形之歌。」
下山的路上,夕光從海上灑來,橄欖葉反射出淡銀色的波紋。
小畢一邊走,一邊用手指描摹那塊銅板上的三角形。
Pythais牽著他,輕聲說:
「你喜歡那位塔羅斯嗎?」
「嗯,他讓火說話。」
Mnesarchus在一旁微笑:
「下回我們要讓星星說話,那是阿那克西曼德的領地。」
「再之後呢?」
「之後去Syros島,聽費瑞西德講靈魂的故事。」
小畢抬頭望向漸暗的天空,星子初現。
他覺得這一切都像某種計數遊戲:三位老師、三次航行、三種光。
海風吹過,他聽見遠方工坊的鐵錘聲尚在回響,叮、叮、叮,那節奏在他心中形成第一個無形的比率。
後記:
- 左圖稱Gomboc)
- 塔羅斯(Theodorus of samos) 工藝師、建築師、發明家、哲學家。
發明螺栓、鎖、鑄銅術,建造赫拉神廟。
小畢在這裡初步認識了音律、數之形、天環。 - 所謂「天環(heliakos kyklos)」或「天球儀(armillary sphere)」的前身,是一種環形的觀測與測影儀,用來測量太陽與星辰的位置。
在古希臘最早期,它還只是由一個或數個同心銅環構成的「簡陋日晷—天象儀」。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