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於唐朝、唐德宗李适(李適)即位時擔任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職)的楊炎(字公南),在他還未當官時,曾夢見自己登上了高山的山巔(註),向下俯瞰人間景象,已是渺渺茫茫的無法分辨;抬頭仰望天空,就見那一輪象徵吉祥的太陽就近在咫尺,周圍紅光明亮閃耀,照亮了萬里廣大的天地。楊炎就不自覺的舉起雙手捧著太陽,便覺一股炎熱的氣息迎面而來,心中都感到火熱滾燙。如此這般過了許久,楊炎才醒了過來,看了看自己的雙手,還正熱得直冒汗呢。楊炎覺得很奇怪,就將這個夢對朋友說了。友人為他解夢,說:
「那太陽象徵的是人間的君王。今日你夢見登山捧日,難道你日後將會當上宰相而輔佐皇帝嗎?」
後來楊炎金榜題名成為進士,又通過了「釋褐試」正式獲得官職,歷任河西節度書記、中書舍人、吏部侍郎。唐代宗李豫、大曆十二年,宰相元載失勢被殺,楊炎因與元載關係密切而遭連坐,被貶道州司馬(註)。二年後,大曆十四年,唐代宗過世,唐德宗即位,宰相崔祐甫向唐德宗推薦楊炎,於是楊炎被召回擔任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為宰相。果然符合那「捧日」的祥瑞徵兆(註)。
----- 偶素分隔線 之 備註 -----
註:「陟」,音「治」,登高。
註:網路版原文此句「周應清貫」中的「周應」應為「周歷」,遍歷,遍遊。在此則有歷任中央、地方官職經歷之意。「清貫」指清貴的官職,多指侍從或文翰之官。
註:網路版原文此句「果『葉』捧日之祥也」中的「葉」字應為「旪」,「旪」字同「叶」,亦為古「協」字,有「符合」之意。之所以會成了「葉」字,應該是簡體中文的「叶」轉換成繁體中文就成了「葉」所致。
改編自 《宣室志》
原文:
《宣室志》.《補遺》.楊炎
故相國楊炎未仕時,嘗夢陟高山之巔,下瞰人境,杳不可辨;仰而視之,見瑞日在咫尺,紅光赫然,洞照萬里。公因舉左右手以捧之,炎燠之氣,如熱心目。久而方寤。視其手,尚瀝然而汗。公異之,因語於人。有解者曰:
「夫日者,人君像也。今夢登山以捧日,將非登相位而輔人君乎?」
其後楊公周應(周歷)清貫,遂登相位。果葉(叶、旪)捧日之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