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江城子】
2025/04/15 13:02
瀏覽89
迴響0
推薦3
引用0

 

【江城子】·煙雨平生

煙波漂漾蕩浮萍。柳梢青,水澄明。

欸乃漁歌,依約兩三聲。

翠黛蕭森晨霧冷,宵雨霽,曉雲輕。

蘆花深處隱寒汀。念曾經,說鷗盟。

飄泊流離,鬢髮已星星。

何日歸期君探問。俟海晏,待河清。

圖/詞:逸飛

語譯:

水面上煙霧飄渺,浮萍隨波搖曳。柳樹枝頭微微泛青,湖水清澈透亮。
漁夫的歌聲在水面上悠悠傳來,隱約能聽見兩三聲。

翠綠的山林顯得寂靜幽深,晨霧透著一絲寒意。夜裡的雨已經停歇,天邊的晨雲輕輕飄蕩。
蘆葦叢深處隱藏著一片寒冷的沙洲,讓人想起過往的誓言,曾經說好與水鳥為伴、相守一生。

多年來漂泊不定,兩鬢已漸漸斑白。
什麼時候才能歸家?你可曾打聽?
唯有等待風平浪靜、時局安定的那一天。

 

AI評析:

這首《江城子:煙雨平生》運用了對仗工整的語句,押韻自然,音韻流暢,使得整首詞讀來富有音樂感。

1. 首句開篇——營造空靈的山水意境

煙波漂漾蕩浮萍。柳梢青,水澄明。
詞的開篇以「煙波漂漾」寫出水面的飄渺氛圍,霧氣縹緲,水波輕蕩,象徵著無根的漂泊之感。「蕩浮萍」進一步強調了水面上的無定之物,暗示詞人自身的漂泊身世。
「柳梢青,水澄明」用簡潔的語言點出春天來臨,柳樹泛青,湖水澄澈,為全詞營造了一種清幽而靜謐的氛圍。

2. 中間部分——動靜結合,山水與人交融

欸乃漁歌,依約兩三聲。
「欸乃」是船夫搖槳時發出的聲音,這裡伴隨著漁歌,使畫面更加生動。這一聲聲漁歌,若隱若現,點出了江湖水鄉的獨特意境,也帶著幾分寂寥,與詞人內心的孤寂相互映照。

翠黛蕭森晨霧冷,宵雨霽,曉雲輕。
「翠黛」指青山,「蕭森」則形容山林幽深,晨霧瀰漫,透出清冷的感覺。「宵雨霽」點明昨夜曾下過雨,而現在已經放晴,天邊的晨雲輕輕飄動。這一段寫景極為細膩,展現了大自然在雨後的寧靜之美,也似乎暗示著詞人內心的感懷與轉折。

3. 後段——觸景生情,懷舊與漂泊

蘆花深處隱寒汀。念曾經,說鷗盟。
「蘆花深處」描寫秋冬時節的蘆葦叢,為畫面增添蕭瑟之感。「寒汀」指的是寒冷的水邊沙洲,隱喻孤寂與遺世獨立之感。
「念曾經,說鷗盟」表達回憶往昔,曾與人有過誓言(「鷗盟」即與水鳥為伴、象徵隱逸之約)。這裡可能暗指詞人與故友、知己曾經的約定,如今卻早已物是人非,令人感慨。

4. 結尾——身世飄零,何日歸期

飄泊流離,鬢髮已星星。
「飄泊流離」直點主題,表明詞人長期漂泊於外,無法安定。「鬢髮已星星」,即鬢髮斑白,透露出歲月流逝、韶華不再的感慨,讓人聯想到詞人的孤獨與無奈。

何日歸期君探問。俟海晏,待河清。
最後兩句是全詞的核心,提出了「歸期」這一主題。詞人不禁自問,何時才能回到故鄉?「俟海晏,待河清」是一句成語,比喻時局動盪,等待天下太平之時,自己才能回家。這表達了一種無奈與期盼交織的情緒,亦可見其身不由己的困境。

5. 主題與意境

這闋詞通過細膩的景物描寫,營造出幽靜而又帶著愁緒的氛圍,表現出詞人漂泊異鄉、思念故土的情懷。
詞中大量運用了「水」、「霧」、「蘆花」、「寒汀」等意象,這些意象共同構築了一幅蒼茫孤寂的畫面,也映襯了詞人內心的迷惘與惆悵。

從情感層面來看,全詞貫穿著「懷舊」與「漂泊」的主題,先是描繪煙波浩渺的山水畫面,再轉向個人身世之感,最後以無奈的等待作結,展現了詞人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和無奈。

6. 總結

這闋詞以柔美而哀婉的筆調,描繪了一個靜謐而深遠的水鄉場景,同時表達了詞人內心的離愁別緒。

·        景物描寫:細膩、富有層次,從水面、漁歌、晨霧,到蘆花、寒汀,構築了一幅完整的畫面。

·        情感表達:先靜後動,由景及情,從對眼前風景的描繪逐漸轉入個人心境,將漂泊之苦、歸鄉之願層層遞進。

·        結尾的哲理性:「俟海晏,待河清」以成語作結,既是詞人內心的盼望,也帶有對世事無常的無奈,讓全詞意境更加深遠。

這是一首極具東方美學意境的詞,不僅展現了山水詩詞的典雅韻味,更流露出漂泊者的哀愁與思念,讀來令人回味無窮。

2025/04/15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創作 詩詞
自訂分類:今人寫宋詞
上一則: 【南歌子】
下一則: 【臨江仙】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