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12月中旬,受到南下大陸冷氣團影響,全臺天氣普遍濕冷。遠離陰雨綿綿的臺北,北回歸線以南的高雄同樣也被濃厚的濕霧所籠罩著;縱使如此,有時浮現的陽光,仍舊為攝氏22度的街道遞來些微暖意。順著七賢三路漫步,藉著弟弟應邀參與大學同學婚禮的機會,尋訪享有高雄「金融第一街」的哈瑪星,探索有些熟悉而有些陌生的事物。
哈瑪星坐落於高雄市鼓山區,早期不過是一片壽山與哨船頭之間的海域,日據時期興建高雄港,利用疏浚航道產生的泥沙填海造陸而成;至於「哈瑪星」地名的由來,源自於當地聯絡商港、漁港及漁市的濱海鐵路,日語稱之為「濱線」(はません,Hamasen),並且被翻譯成「哈瑪星」。隨著高雄都會區擴張,哈瑪星陷入沉寂,「興濱計畫:哈瑪星港濱街町再生」於民國104年(2015)提出,期望重新發掘哈瑪星昔日榮景。
1.
哈瑪星的探索,起始自「高雄港」牌樓附近的高雄婆婆冰旗艦店;飄香近一世紀,「高雄婆婆冰」是高雄港記憶的一部份。創立於昭和九年(1934),蔡淇昆與蔡趙固夫婦兩人首先在鹽埕埔創立「新生冰店」,以李鹹冰、紅豆牛乳冰、楊桃湯,以及紅茶作為招牌,次子蔡雄數接手之後將冰店取名為「高雄婆婆冰」;隔著七賢三路對望,「創始店」和「旗艦店」各自具有擁護者,只記得升上大學時,阿姨帶著我一嚐「旗艦店」的八寶冰,於是一盤料豐味美、外觀晶瑩剔透的刨冰,也成為我人生中甜蜜的記憶。
重新裝潢之後的「高雄婆婆冰旗艦店」窗明几淨,菜單也增加英文、日文、韓文,以及產品圖片,而所有菜單上的冰品,都有「刨冰」和「雪花冰」兩種冰體可以選擇。雖然是濕冷的冬日,對於饕客而言,只要店內暖氣源源不絕,仍然願意裹著外套前來嘗鮮;紅豆、綠豆、花豆,以及珍珠顆粒飽滿,地瓜圓、芋圓、粉粿,以及仙草口感豐富,又有生津止渴的烏梅湯當作基底,雖然大學時品嘗八寶冰的位置變成櫃檯,這份屬於我對鹽埕的味覺記憶,時隔多年風味依舊。
2.
臨海二路通向西子灣隧道,高雄武德殿則矗立在壽山山腳下。創始於明治28年(1895)日本京都的「大日本武德會」,武德殿是日本警察練習劍道和柔道的場所;至於高雄武德殿則落成於大正13年(1924),戰後一度由鼓山國小代管,充作教職員宿舍,民國88年(1999)被列為市定古蹟。外觀為日式磚造建築。高雄武德殿目前並沒有開放,只能從臺階上俯瞰鼓山國小校園。
創校於明治40年(1907),鼓山國小最初被命名為「打狗尋常高等小學校」,校舍尚未興建之前,一度借用鹽埕埔的民房當作上課地點,專供在臺日人子弟就學,直到大正二年(1913)遷校至現址,大正12年(1923)日本皇太子裕仁甚至蒞臨觀摩教學。戰後,鼓山國小依然是哈瑪星一帶最重要的學校,並且見證1950至1960年代臺灣近海及遠洋漁業的榮景;國小校園東側的鼓波街,通向曾經是高雄市役所位置的哈瑪星代天宮。
3.
隨著現今為「哈瑪星鐵道園區」的打狗驛於明治33年(1900)設置,車站周邊商家匯集,後來更進駐金融機構,矗立在臨海一路和臨海三路交會處的「舊三和銀行高雄支店」,是唯一完整保留的日據時期銀行建築。昭和八年(1933)八月,三十四銀行、山口銀行,以及鴻池銀行整併成三和銀行,高雄支店也在同一年12月更名,並且持續作為高雄州與高雄市的金庫。戰後,三和銀行高雄支店先後當作臺灣銀行高雄分行和警察局,民國92年(2003)登錄為歷史建築。
民國108年(2019)修復以後,「舊三和銀行高雄支店」轉作「新濱.駅前」餐飲空間。整體而言,建築風格由三和銀行所奠定,二層洋樓磚造建築,建築南側附設倉庫。一樓原有迴廊外推成室內空間,以櫃檯區分廚房和咖啡雅座,一如昔日辦公室與營業廳的區別;順著樓梯登上二樓,四周迴廊排列仿托次坎柱式(Tuscan Order)的列柱,或許因為樓梯位置隱密,樓上不見人跡,中央的會議室可以俯瞰櫃檯,外部迴廊則能望見周遭街景。
「新濱.駅前」繚繞著咖啡香與輕快的音樂,同樣坐落在臨海一路和臨海三路交會處,壹貳樓前身為「山形屋」,是日據時期高雄第一家現代化書局,除了書籍和文具,也出版風景明信片,如今經營餐館:聳立在舊三和銀行高雄支店東側,哈瑪星貿易商大樓原本是日人菅藤德太經營的高級旅館「春田館」,民國40年(1951)拆除新建四層樓高大廈,民國52年(1963)高雄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將大廈轉型為「貿易商大樓」,民國82年(1993)至民國103年(2014)之間充作倉庫使用。
3.
熱絡的人潮,原來都聚集在哈瑪星鐵道園區。民國113年(2024)重新開幕,不僅維持「舊打狗驛故事館」的營運,重新整修的月臺更啟動「哈瑪星號」,往返於全長540公尺的軌道,成為目前全臺唯一以貨車車廂改造的觀光列車;如同傘骨般放射狀的軌道上,戶外展示31列火車,有些與高雄港的歷史相關,有些與貨物運輸相關,有些則是產業鐵道車輛。
距離輕軌哈瑪星站不遠,「SNOW 雪諾義式冰淇淋 - 雪諾號」曾經是民國92年(2003)至民國95年(2006)之間,行駛在高雄臨港線鐵路的自強號柴聯車。寒風凜冽,高雄輕軌電聯車乘載一批又一批的遊人,兩列深黑色的臺糖篷車中間的縫隙,隱約看見矗立高雄港濱、冷霧當中的高雄85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