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門神
2014/07/30 09:32
瀏覽886
迴響2
推薦14
引用0

讀了中國時報前華府特派員傅建中兄最近所寫兩篇有關台灣新、舊貴族的宏文後,不知怎的,突然想到了門神,也想起了 "昔為唐朝將,今作鎮宅神" 這個對聯。

禁不住好奇,上網查了一下,這才曉得門神源自遠古時代的庶物崇拜,也就是自然物崇拜;殷朝天子祭五祀,門為其一,周代祭五祀於宮門,皆因門為每日每時必經之處,也是外來勢力侵入之途逕,自然受到重視,久而久之,門神就被形象化、人格化了。

形象化的門神為神荼、鬱壘,加以人格化就變成了唐朝的秦叔寶、尉遲恭;還有專司捉鬼除妖的鍾馗,不過因為他生前官場失意,無罪受屈,死後被封為驅魔神,民間多半將他供在後門。

相傳唐時俓河龍王因誤了行雨時辰和雨量,犯了天條,玉皇大帝命唐太宗的宰相魏徵負責行刑,龍王向唐太宗求救,唐太宗認為,他若找魏徵下棋,拖過午時三刻,就保住了龍王的性命,誰知魏徵下棋下了一半,竟倒頭睡著了,唐太宗以為不妨,那曉得魏徵在夢中斬了龍王,龍王認為唐太宗不守信,天天向他索命,吵得唐太宗夜夜無法安眠,他的愛將秦叔寶表示,願與尉遲恭著戎裝、執兵器,替唐太宗守夜,唐太宗憐惜愛將,不肯讓他們太辛勞,命畫匠把他們兩人畫在宮門上,以鎮壓鬼魅。

宋元之後,門神有了許多變化,一些忠臣名將諸如溫礄、岳飛、趙雲、孫臏、龎涓等,也都被當作了門神,他們形態威武、正氣凛然,足以鎮鬼驅邪。

再後來,門神更多了納福、招財進寶、添福添子、福壽綿長與守護平安的「重責大任」,於是他們的形象就變得更祥和、富泰、喜氣,服飾更華麗,手中的兵器也換上了如意、珊瑚、元寶等。

從那以後,門神守護的不再只是官家、豪門,門神要鎮壓、驅逐的不再只是妖魔鬼怪,經商致富之家可能更加需要門神的庇護,替他們擋阻一些登門打抽豐、勒索、敲詐、騙吃騙喝的牛鬼蛇神;台灣經濟剛起飛的年代,登堂入室有所需索的牛鬼蛇神也都還只是一些小角色,胃口不大,一般商家找的門神大致都是一些管區警員、小報記者或地方上的黑道角頭之類,這些門神通常掛名公關主任、經理、祕書,按月支薪或論件計酬,得人錢財,替人消災,排難解紛,如此而已。

時至台灣經濟發展日趨活絡繁複,民智已開,商家需要的不光是看家護院的門神而已,他們除了需要門神排除上門來的干擾、麻煩之外,有時也需要門神替他們打通關節、關說司法、取得內幕情資,在這種情形下,他們可能從退休的高官中務色人選,或則自己花錢弄出幾個立法委員、監察委員、地方民意代表,養在門前;這些人也就是前監察院長王建煊日前爆料透露的所謂 "家奴"型監委,他們常以質詢、調查、彈劾、巡察等特權,替他們的商界家主獲得一些法外特例、拿到標案、逃過司法追訴,他們所幹都是一些見不得陽光的事情。

這一類家奴型的門神有時也須為家主的政治意識服務。如王建煊所言,有一位 "家奴"監委曾提案要彈劾一位市長,只不過因為馬英九總統對他的家主不夠禮貌與尊重,他就要藉事彈劾那位市長,讓馬英九難看。 王建煊也提到,有一家公司申請股票上市,未獲金融業務主管機關核准,於是向 "畜有家奴"監委的有力人士求助,透過這名監委 "主動調查",拿到監院的"糾正" 公文後,這家公司竟當作"聖旨",堂而皇之要求金管機關照他們的意思,核准它的股票上市。

卸任或退休高官應邀擔任某企業集團所設慈善、文教等基金會的董事長,其實也是扮演門神的角色,只不過他們的層次較高,通常都有點讀書人的頭巾氣,講究身段和令譽,企業集團老闆也很尊重他們,一般不會讓他們做些雞毛蒜皮的雜事,但凡必須請他們出面擺平的幾乎都是大事情,也都是需要以政治藝術去化解的問題。

這一類門神主要是憑著他們的社會關係與地位,扮演橋樑的角色,負責協調企業主與達官顯貴之間的交際、溝通,乃至利益交換,以及維護與提升企業的形象;"昔為官家身,今成商家卿" ,對他們說來,也還怡然自得。

可憐的是一些像鍾馗似的門神,譬如以前替總統夫人在官邸後門收取賣官鬻爵賄款或商家打點現金的那位醫生,下場多半比較悽慘些,不是鋃鐺入獄,就是流亡海外。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雜記
自訂分類:陋室雜文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2) :
2樓. gray-area
2014/08/02 15:15
是的

是一位想做全民總統的總統.

2008年, 那位辱罵總統, 拿不回教職的綠x, 

全民總統還幫祂說項, 回復教職. 天理!

1樓. Reed
2014/08/02 06:37
所謂 "家奴"型監委,不是要經由總統提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