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大位爭奪戰開打至今,三位參選人都提出了他們的公共住宅政見,儘管很多人都以為,參選人柯文哲所推出的公營住宅政見是不可兌現的選舉支票,但對醫界出身、沒有包袱、沒有顧慮的柯文哲來說,他的住宅計畫卻可能打動無殼蝸牛族與年輕選民,其他參選人理當也敢提出有氣魄的政見。
柯文哲 7月 9日說,他若當選台北市長,將向銀行貸款新台幣1000億元,撥出台北市公有土地100公頃,興建五萬戶公營住宅,以只租不賣的方式和每月約一萬元的租金,出租給買不起房子的人;他並表示,將以租金補貼加碼方式,請屋主交由台北市政府當二房東,出租台北市的空屋,以低房租增加住房供應。
前民進黨籍立法委員沈富雄因曾揚言,如果只有連勝文和柯文哲競選首都市長,他難以釋懷,一定要做義無反顧的事,所以也跳出來參選。一向被稱為沈大老的沈富雄在宣布參選之日,要求大家改稱他「台灣雄哥」;他以「幸福國都,快活城市」為競選政見主軸,要從事一場素民大眾的柔性革命。 他因此主張依實價課徵豪宅稅,以補貼市民房租;如果當選,他表示,他將要求中央,在釋出國有土地時,起碼以其中四分之一面積撥給市府,興建 3 至 5萬戶社會住宅,以只租不賣的方式,實現住者有其屋的理想。
對於柯文哲的房屋政見,雄哥表示,公共住宅是所有參選人的共同議題,大家看法大同小異,重點是建地在那裡? 錢從那裡來 ? 要怎麼蓋 ?
另一位參選人連勝文出身財經界,在台北市有悠遊卡的政績。他的競選政見以財經政策為主軸,今年2月宣布參選時,強調將打造台北雙核心,在振興西區的同時,提升東區。不過,連勝文的構想是讓市政府和市議會遷至他處,利用那兩棟辦公大樓招商,取得300 億元至 500億元的資金,用以推動公辦都更、老舊校舍翻新、青年創業基金、青年留學獎助學金、照顧弱勢補助、傳統市場現代化,以及興建社會住宅與青年住宅等計畫,換句話說,公共住宅這一環在他的競選政見中,只有這麼多的比重。
他聽到柯文哲的房宅政見後,馬上質疑對手「錢從那裡來」? 在他想來,1000億元不是一筆小錢,要弄到那麼一筆錢不是一件很輕鬆的事。
大凡有過從政經驗、出身政治世家、人際關係較為良好的公職參選人可能比較保守,囿於做任何事都必須多方協調、充分溝通、講求四平八穩、皆大歡喜、不可擋人財路、為政不得罪巨室等觀念,這些人可能認為,柯文哲所提公共住宅政見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一個主張,無非是一張根本不能兌現的競選支票而已。
問題是不管幸福國都、快活城市、台北雙核心、推動第三方支付、行動支付或網路支付,這些政見看在大部分選民聽起來,尤其是年輕的選民,即使很理想,卻似乎遙不可及,無助於解決他們的急迫問題,反過來看,這些政見對一些達官顯貴、豪商巨賈的意義,或許遠大於那些被房貸、房租和生活費用壓得喘不過氣來的青年庶民。
一位以台北市長為己任的參選人可能有必要想一想,目前高漲的民怨是那些問題肇致的,台北市民需要未來的市長幫助他們解決那些急迫的困難,不能瞻前顧後、畏首畏尾,唱唱高調,自以為是地打這場選戰。
任何選舉畢竟都是很現實的,誰能告訴老百姓,只要是合法的、能解決人民艱困的事,他都願意不顧毀譽、排除萬難去做,誰就能拿到選票。
柯文哲是一位沒有包袱的參選人,他當上台北市長後,極有可能不理會一切阻撓,向銀行借錢,逼政府主管機關釋出公有土地,大量興建公共住宅,而這個社會也是非常勢利的,對有權有勢的人,大概都願迎合他的意旨。
這不是長柯文哲意氣,滅沈富雄、連勝文的威風,李登輝、陳水扁登上大位後,不也做到了像解散萬年國會、改善戶政服務效率、把色情趕出住宅區等符合庶民願望或要求的事嗎,就這個角度來看,柯文哲的公共住宅政策應該沒有大家想像得那麼難做到。
台北的選民普遍水準比較高,不會輕率相信參選人所提那些聽來美美的,卻不能解決當前市政問題的競選政見,他們看得出來,誰真能替他們做事,實現他們的願望,就心甘情願地把票投給他。那麼就請三位參選人加油罷。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