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22 【林碧榕/高雄市(金融業)】
據報,我國的貧富差距已擴大到六十六倍,富者買豪宅一擲千金,貧者無立錐之地。另主計處上修第三季的GDP成長,可能超過一○%,為廿一年最高,這樣的經濟復甦,被稱為無感或不均衡,都不足以形容全民感受不到成長的果實,那種不解及迷惑。
國民年金保費將於十月調漲,社會最底層、堪憐的失業者,須每月多繳五十二元約一個便當的錢,這同時,台灣瘋跑車,德國進口二千多萬元的名貴跑車供不應求;這情況顯現馬團隊的經濟政策,造福了財團及富有者,其他的人依舊苦哈哈?
從台北往南,愈是汙染及有礙居民生存環境的生產基地或工廠,皆在中南部,下港人犧牲,造就北部繁榮。政府擘畫經濟決策很積極,但不要忘了提供經濟動力中南部居民的處境,否則貧富差距、南北差異,勢將平添更多對立。
◎脫貧,不只是個人責任----中國時報
2010-08-22 【曾翔/青年勞動九五聯盟執委】
小時候,聽過很多擺脫貧困的故事,長大後,才知多數是神話。昨天閱讀莊教授〈脫貧,是個人的責任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0,5252,11051401x112010082100417,00.html
〉一文便越感到困惑,此文先說貧富差距擴大是莫可奈何的必然,結尾卻又說個人要靠努力來擺脫貧困,其中的矛盾不言而喻。
筆者必須強調的是,反對、對抗貧窮的個人與社會團體並非是反對「努力」,而是反對整體社會給予貧者的機會不公平。貧富差距擴大乃是巨大的社會變遷,用社會學的術語來說就是「結構性」的問題,面對結構性的問題個人又怎能能逾越這個鴻溝?不靠政治力量又豈能扭轉這不公不義的對待?
筆者再次強調,脫貧不只是個人的責任,社會若未給予貧者足夠的脫貧工具,將責任推給個人,也只是不負責任的說辭罷。
相關閱讀:
1.我要工作 不要口號
http://blog.udn.com/teddy5422/3863586
2.高學歷失業潮
http://blog.udn.com/teddy5422/3511122
3.博士夫妻很哀怨
http://blog.udn.com/teddy5422/3564503
4.高學歷高失業 蔓延到碩博士
http://blog.udn.com/teddy5422/4148331
5.工商社論-不患寡而患不均
http://blog.udn.com/teddy5422/3955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