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俠杜心五:聯合幫派反清抗日 民國時的江湖偶像(下)----《湘聲報》
2025/06/20 08:54
瀏覽31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2016-09-09
解放后,年逾八十的杜心五再一次被請出山,擔任湖南省軍政委員會顧問等職。 據杜心五的徒孫傅壽嵩回憶,“當時程潛主席親自接來杜心五,安排他住在西園北里程潛副官的一所房子里。 ”
見過師祖兩次的傅壽嵩說,第一次是1952年拜師彭玉麟(杜心五關門弟子),師父領徒弟見師祖。 “當時他身穿青長袍,手拿水煙袋,顯得非常和藹,見了我還誇這小子不錯。 第二次見面是去西園北裡給他送木馬桶,他深居簡出,只簡單寒暄了下,是師娭毑出來熱情招待的。 ”
杜心五一生以「不敢自傲,不敢妄為,不敢輕生,卻敢奮勇」自律,並且曾書「明明白白往前去,糊糊塗塗度光陰」。摯友梁漱溟認為,這是杜心五的自身寫照,他有自己的武學追求、救國理想,但對龐雜的身外事卻不願涉及,所以多次退隱,歸去來兮。
後代寄望光大自然門
“如果你認為杜心五僅是一介武夫、草莽英雄的話,那就錯了。”杜芳笑著說,「祖父幼年就讀於慈利溪口漁浦書院,13歲時參加澧州趕考中了文秀才,開榜為第十名他卻拂袖而去。 ”
在杜芳的講述里,杜心五儒俠的一面漸漸顯露。 杜心五曾入常德高等學堂,又赴日本進修於西京帝國大學農科。 回國后的杜心五有一段時間曾擔任農業部門官員、農業講習所氣象學教授,並從事大學教育,他還精通自然醫學,熱愛京劇、書法、詩詞楹聯等。 “按如今的說法,他可是一名貨真價實的海歸。”
“我爺爺照合影時總是站在最後,平時戴頂黑禮帽。 解放後住在長沙市西園北裡,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居於此地。 “杜芳聽長輩說,杜心五1953年過世時,西園北里停滿了小汽車,周圍的鄰居都納悶:”這裡住的是個什麼人咯? 從來都沒見過面。 ”
當年杜心五逝世的消息震動全國。 林伯渠、徐特立獲悉均發來唁電,湖南省政協、湖南省委統戰部均向杜心五先生敬獻花圈。 梁漱溟在唁函中表示,“悲痛哀悼34年友誼的知心朋友、武學泰鬥、禪門哲人、武功第一,人品第一的杜心五。 ”
杜心五育有二子二女,其中兩子一武一文:長子杜修嗣曾在軍隊任職,次子杜修平則任教山西大學。杜修嗣從小就學習自然門功夫,得父親醫學衣缽,在1960年代開辦了長沙第一家私人診所,醫技精湛,一時盛名。 在杜芳記憶里,父親幾乎每天淩晨四五時就起來練功。 而讓她最難忘的,卻是父親的堅毅與不屈不撓。 杜心五去世后,杜修嗣經有關部門批准成立了“杜心五自然門研究會”。 “父親在彌留之際,還抓筆歪歪斜斜寫下遺囑,叮囑我要將自然門發揚光大。” 杜芳哽咽道。
杜心五生前走南闖北、遊歷世界,其武術門派自然門的支系也自此遍佈全球。 江湖逐漸消退,自然門作為一種武術派系,一直存在。 據馬來西亞自然門武術聯盟負責人潘數穩介紹,自然門武校遍及海內外,據粗略統計,登記在冊的學生超過2500萬人。
在讀書會現場,兩位自然門傳承人現場表演自然門武術,他們在講解杜心五和自然門時,言語間透出自豪感。從長沙第二飲食公司退休后,杜芳將時間都投入到“杜心五自然門研究會”會務管理中。 杜芳說,近些年已有杜心五傳、杜心五長篇歷史小說、海內外報刊文章及網上文字等陸續面世,但對於傳奇歷史名人杜心五與中華武術奇葩——自然門之研究,多年以來一直處於民間狀態,缺乏有計劃、有組織、高層次的學術性綜合研究。
如今,杜芳正在與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合作籌拍一部影視作品,讓一個最真實的杜心五呈現人前。 同時,她也在牽頭籌劃成立杜心五自然門基金會,以期光大自然門武學。
忙碌中,身為母親、祖母的杜芳,享受著天倫之樂。 對她而言,祖父曾以“自然而然”來概括自然門功法精髓,而生活中的自然而然同樣讓人甘之如飴。
解放后,年逾八十的杜心五再一次被請出山,擔任湖南省軍政委員會顧問等職。 據杜心五的徒孫傅壽嵩回憶,“當時程潛主席親自接來杜心五,安排他住在西園北里程潛副官的一所房子里。 ”
見過師祖兩次的傅壽嵩說,第一次是1952年拜師彭玉麟(杜心五關門弟子),師父領徒弟見師祖。 “當時他身穿青長袍,手拿水煙袋,顯得非常和藹,見了我還誇這小子不錯。 第二次見面是去西園北裡給他送木馬桶,他深居簡出,只簡單寒暄了下,是師娭毑出來熱情招待的。 ”
杜心五一生以「不敢自傲,不敢妄為,不敢輕生,卻敢奮勇」自律,並且曾書「明明白白往前去,糊糊塗塗度光陰」。摯友梁漱溟認為,這是杜心五的自身寫照,他有自己的武學追求、救國理想,但對龐雜的身外事卻不願涉及,所以多次退隱,歸去來兮。
後代寄望光大自然門
“如果你認為杜心五僅是一介武夫、草莽英雄的話,那就錯了。”杜芳笑著說,「祖父幼年就讀於慈利溪口漁浦書院,13歲時參加澧州趕考中了文秀才,開榜為第十名他卻拂袖而去。 ”
在杜芳的講述里,杜心五儒俠的一面漸漸顯露。 杜心五曾入常德高等學堂,又赴日本進修於西京帝國大學農科。 回國后的杜心五有一段時間曾擔任農業部門官員、農業講習所氣象學教授,並從事大學教育,他還精通自然醫學,熱愛京劇、書法、詩詞楹聯等。 “按如今的說法,他可是一名貨真價實的海歸。”
“我爺爺照合影時總是站在最後,平時戴頂黑禮帽。 解放後住在長沙市西園北裡,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居於此地。 “杜芳聽長輩說,杜心五1953年過世時,西園北里停滿了小汽車,周圍的鄰居都納悶:”這裡住的是個什麼人咯? 從來都沒見過面。 ”
當年杜心五逝世的消息震動全國。 林伯渠、徐特立獲悉均發來唁電,湖南省政協、湖南省委統戰部均向杜心五先生敬獻花圈。 梁漱溟在唁函中表示,“悲痛哀悼34年友誼的知心朋友、武學泰鬥、禪門哲人、武功第一,人品第一的杜心五。 ”
杜心五育有二子二女,其中兩子一武一文:長子杜修嗣曾在軍隊任職,次子杜修平則任教山西大學。杜修嗣從小就學習自然門功夫,得父親醫學衣缽,在1960年代開辦了長沙第一家私人診所,醫技精湛,一時盛名。 在杜芳記憶里,父親幾乎每天淩晨四五時就起來練功。 而讓她最難忘的,卻是父親的堅毅與不屈不撓。 杜心五去世后,杜修嗣經有關部門批准成立了“杜心五自然門研究會”。 “父親在彌留之際,還抓筆歪歪斜斜寫下遺囑,叮囑我要將自然門發揚光大。” 杜芳哽咽道。
杜心五生前走南闖北、遊歷世界,其武術門派自然門的支系也自此遍佈全球。 江湖逐漸消退,自然門作為一種武術派系,一直存在。 據馬來西亞自然門武術聯盟負責人潘數穩介紹,自然門武校遍及海內外,據粗略統計,登記在冊的學生超過2500萬人。
在讀書會現場,兩位自然門傳承人現場表演自然門武術,他們在講解杜心五和自然門時,言語間透出自豪感。從長沙第二飲食公司退休后,杜芳將時間都投入到“杜心五自然門研究會”會務管理中。 杜芳說,近些年已有杜心五傳、杜心五長篇歷史小說、海內外報刊文章及網上文字等陸續面世,但對於傳奇歷史名人杜心五與中華武術奇葩——自然門之研究,多年以來一直處於民間狀態,缺乏有計劃、有組織、高層次的學術性綜合研究。
如今,杜芳正在與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合作籌拍一部影視作品,讓一個最真實的杜心五呈現人前。 同時,她也在牽頭籌劃成立杜心五自然門基金會,以期光大自然門武學。
忙碌中,身為母親、祖母的杜芳,享受著天倫之樂。 對她而言,祖父曾以“自然而然”來概括自然門功法精髓,而生活中的自然而然同樣讓人甘之如飴。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