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 06 由 問天齋 發表于文化
作者簡介:歐陽衡,其父歐陽旭,字愈眾。歐陽旭早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據說嘗遇異人授以道妙。抗戰之際,傳道於四川。歐陽衡繼承家學,精中醫,兼擅仙學。
慈利縣的杜心五,見我家宅院空曠,喜其幽靜,遷來住在前廳。杜公也為劉神仙弟子,談論之下,才知劉神仙沒來我家時,原住杜家。當時住在西直門醬房大院,杜公已不談武術,轉而嗜好書法。一天,師說「早上出門,見何紹基真跡,在東直門某處。」公聞言急於同往一觀。劉師說:「明早再散步去」。第二日清早一同出門。漸行漸速,專走僻靜巷道,穿北海過王府井大街達東城,神仙在前,但見衣袂飄飄,其行如風。杜公本擅長輕功,發足狂奔力追,終距一箭之地不能追上。到了城邊一門前,叫道:「字跡在此,請細玩之,我失陪了」。公走近看去,是人家舊門聯,根本不是何紹基筆跡,始悟是神仙戲謔,只想試試他的足勁罷了。公談及劉神仙故事很多,每談到他行事出人意表的地方時,則似乎有些悔恨失望的樣子!
二十六年我家遷往南京。神仙在江寧,盤桓數月。相離近十載,我已成年,神仙相顧曰:「你們都變樣子了,我怎麼樣呢?」我見劉神仙與北平相見時毫無差異,張口視其左邊牙齒已落而復生,神仙牙齒倍長於人。(編者按:這是內丹之返老還童效果證驗)恰好有湖北 歐陽德三先生到,先生也是劉神仙弟子,欲為師祝壽,師許弟子等五人共游玄武湖。時荷花盛開,泛舟湖心,清談竟日。在坐人中有以世逢戰亂、避禍無地、默想詢問者,還未開口,師視之而歌曰:「南方好走往南走,北方好走往北游,南北兩方皆不好,蜀中苦守少幾春秋」。(編者按:此乃道家丹道一定境界之後呈現的他心通。)
歸後其人私下對我父說:「今日神仙語,正中我心中之事。」並約我父赴川。父親說:「我曾請問老師,說我將來當死在水中。」其人驚訝道:「然則莫行水路。」只是我父此後數年中,行水路均平安無事,三十九年我父病故於陪都,地名大龍洞,在重慶去青木關之間,而四川人解作四面皆是水也,又均巧合。 抗戰勝利後,我隨服務機關返回南京,遍訪故舊,大家都已面目全非。遇董某留滬上,說杜心五公弟子李麗久,曾隨侍神仙居於上海,時偽府實行配給,神仙食倍常人,體力頗健。一日,左足忽腫大如桶,顧視左右眾人說:「吾將歸矣,速為我備後事」。眾人跪請曰:「神仙長生不老,何竟言歸?」神仙曰:「你們堅持留我,當看因緣如何,我要沐浴以檢驗之」。囑掘地縱橫深均九尺,注水其中,封閉四面門窗,不許擅自進入。眾人按其要求,環守於門外。神仙入沐三日未出,眾人守在門外也不聞聲音,李氏最先不能忍耐,因恐神仙溺斃也。與眾劈門而入,則見神仙盤坐水上,見眾人入門,笑道:「吾本知與你們勝緣已盡了。七日內如果不進入的話,則我可再遊人間四十年」。眾人悔謝。
神仙囑咐準備朱漆棺木,裝老道衣冠。既備,神仙換衣坐棺中對李氏說:「之前不遵吾一言,今當遵我囑付否?」李氏跪側曰:「必定遵照」。神仙曰:「我死後,你等人親為扶棺,必於某時某刻葬萬國公墓,不許請和尚道士作道場,入土等事,均須煩你們親自為之」。言盡逝去。李氏等如其囑下葬。後若干時,方奔走請名人書寫碑文行傳等。後有參與其事者,說自己在津浦路滁州車站上車,親遇神仙。眾人不信,大家商量開棺視之,則只有一空棺也。 (編者按:以陽神將肉身轉化為虛空,這是丹道終極證果「形神俱妙、與道合真」的體現!有人在後來親遇劉神仙,乃藉此寓意神仙不死、度人不止之理。)我深敬神仙,堅信其「不死」,臨終一節,應該是神仙之遊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