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08
這種將實驗室還沒有肯定的現象不斷地拿到社會上當做肯定的事實大肆宣傳的做法是極不慎重極不妥當的,也是實事求是的科學工作者所反對的。這種對未排除騙術的現象進行文學性渲染的做法,不僅不能增加特異功能的學術分量,而且給大眾造成了混亂。其中一個嚴峻的事實是過火宣傳所形成的文化氛圍,強烈地影響人們的觀念,促使不少人執著地追求開天目、出耳功等,達到走火入魔精神障礙的程度,不僅使自身正常的學習、工作、生活受到影響,而且有人將幻聽幻視等內容當做出高功能的事實,自殺、殺人的現象也屢有發生,給家庭、單位和社會造成了負擔。
大眾相信這些宣傳的另一個重要依據是「著名科學家都信」。事實上,在國內外確實都有少數著名科學家、甚至包括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在內,都相信特異功能的情況。應當怎樣理解這個現象呢? 1945年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獲得者英國著名科學家ERNST CHAIN ,在他1970年發表的《社會責任與科學家》一文中的觀點,對著名科學家與大眾似應有些啟發意義,他說:「科學家對自己專業之外的一般事物,並不比別的人更聰明,他們也不能擺脫個人偏見和感情用事。對於那些他們能力範圍內的專門問題,是應該徵求和尊重他們的意見,但是在其它問題上,科學家和其他公民沒有什麼不同」。現實確實如這位科學家所談的那樣,隨著科學突飛猛進地發展,各學科內部的分化越來越細,不要說「隔行如隔山」,即使在同一學科內,不同專題的研究者之間也是「術業有專攻」,任何人也不可能達到「全方位」的程度。
對於特異功能問題,最有資格來研究它的應是那些專門從事感覺、知覺、記憶、思維、能力等研究的心理學專業工作者(國外也是如此)。很難設想一個對普通心理學內容都一無所知的人,能跨越專業障礙解決「超心理學」的問題。由此似乎可以得出這樣兩個判斷: 一是根據特異功能所涉及的內容,對它的研究應由以心理學家為核心的專業工作者進行。 二是除心理學專家外的其它學科的科學家,哪怕他在自己的學科領域已很有成就,並因此在大眾心目中較著名,他在談論特異功能問題時的學術分量和大眾差別不大。 如果信仰特異功能的著名科學家和社會名人自己能正視上述兩點,那麼他們應該意識到自己的言行應對大眾承擔的社會責任。尤其是應該避免繼續發生因自己不懂專業只見表演事實或經不起驗證的「實驗」事實就相信的事情,以及在此基礎上以自己的特殊身份向社會推出特異功能名義騙子的事情。須知這種事情在國內外都不止一次地發生過。
對此,美國國家研究理事會在考察了美國一百三十多年特異功能行為後發表的報告也大有值得我們借鑑之處:「目前一方面是缺少科學的證據,另一方面則是有許多人對特異功能存在的信念非常堅定,這是一個矛盾,也是聲稱的特異功能引起普遍關注的一個原因。歷史上就有許多世界知名的科學家斷言存在特異功能並已經過科學證實的事例。但是,幾乎所有這些事例後來都被事實揭穿是這些科學家出了差錯。許多支持者認為目前的科學方法可能不是唯一的方法或最合適的方法,但遺憾的是,心理學家們發現,用來證明特異功能存在的其它方法,只是助長人們的自己受騙和暗示反應的趨向。熱心創造能證明聲稱的特異功能存在的實驗,往往也造成人們受騙和犯錯誤的機會。」
綜上所述,特異功能現象至今不能被科學界承認的主要因素應該清楚了。信仰特異功能的研究者們應該冷靜地正視這些事實。尤其應該清醒地意識到,如果真想改變這種現狀,並且真想通過特異功能研究的突破來實現自己一直追求了多年並且還將繼續追求的「科學革命」、「東方革命」、「世界革命」,那麼必須老老實實地通過名符其實的實驗研究來邁出科學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