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2 作者: 中醫道
【真法二步功輔導】
第二步是意息相隨丹田趨,有以下幾點應該掌握的:
1.意息相隨的意思:意指意念,息既指呼吸(還是指呼氣),又指真息(也即真氣的溫熱感),相依相隨。
2.丹田趨:就是呼氣時意念心窩部的溫熱感一步一步向丹田下。因為真氣在體內運行的規律是呼氣時真氣向下向外運行,吸氣時真氣向上向內運動的。這一步的目的就是將心窩部集聚的真氣沿中線任脈下達丹田,以打通任脈。這一步功最常見的反應是腸鳴矢氣,這是真氣加強了腸道的功能,正氣排驅腸道濁氣的正常現象,應順其自然,無須控制,到一定時候自然消失。在這一階段有的腸炎患者大便瀉出濃血穢物,不必驚慌,也不一定要服藥治療,腸道穢濁洩盡自然痊癒。 腹部有過手術的患者,因為有疤痕,阻滯了經絡之氣,真氣不易下去,有時還會出現手術疤痕剌痛,這是真氣疏通經絡的反應,氣趨丹田也許會慢一些。加強練功,多練一些時間就是了。有的人有氣往上湧的感覺,也是下焦氣不暢,或是注意了吸氣的緣故,應注意呼氣,使氣機往下去;三焦氣機通暢了真氣也就容易下沉丹田。
【真法三步功輔導】
經過第一二兩步的練習,已經有了初步的實踐體驗。當第二步功練到每次呼氣有氣流直達丹田時,即進入第三步,可練習第三步功「調息凝神守丹田」了,第三步功是完成五步功法最重要的一步。一二兩步功是為了培養真氣,通達任脈,使上中二焦真氣趨向丹田,並在丹田聚集。第三步功是為下一步貫通督脈打下基礎,如果丹田真氣不足,通督是不可能的。所以古人把這一步功夫叫做「築基」。由於培養丹田實力的重要,所以這步功練的時間也需要比較長些。在進入第三步以後,往往會出現以下情況。 在第二步功氣入丹田時,丹田內尚未有明顯感覺,俟後幾天中反而感覺不明顯了。有人為此著急,不知是怎麼一回事,或者認為功法練跑了。這裡有兩個原因:一是第三步功重點是凝神(即意守丹田),把注意呼氣的意念放鬆了一些,所以氣沈丹田的力量也就比較地小了:二是丹田的容積較大,有氣則開無氣則合,開始真氣進入丹田時有衝動感覺,但少量真氣不足以充滿丹田因此便沒有氣感了,繼續練功過幾天丹田內充實起來,自然會有感覺,這是進步過程中一個必然的現象。隨著功夫的進展,丹田真氣不斷充實,因此表現出各種不同的現象,當以「分田溫熱」最為相宜。如發生大熱,是「火候」太過,可放鬆呼氣或不注意呼氣,以減緩其熱度;「丹田飽滿」是真氣充實的現象,必須飽滿到一定程度,方能向下(會陰)、向後(命門)等處活動,要任其自然,不可過早意領;「丹田開闔」,感到丹田內如有一物在運動,或感丹田內一開一闔或左右,或上下,此種景象過去叫做「胎息」,這是真氣在丹田中旺盛的表現是很好的徵兆,由此就可以更好的意守丹田了;「丹田蘊珠」,丹田內如有雞卵、有如兒拳大小不等一個固態的東西,古人把這叫做「丹」,是真氣高度凝聚的一種表現。這都是在通關前後經常遇到的一些內景,是非常可喜的徵兆,應當謹慎的保持它的常在但這些現象因人而異,也不可能每個人、每種現象都遇到:沒有,也不可妄想追求。 由於練三步功丹田真氣充實飽滿,因此全身的生理變化也很多,如:有一股氣流環腰一周,前經肚臍,後經命門,在不斷地轉動,這是帶脈通了,對通關很有幫助。全身溫熱也是常有現象,此是熱能提高,能增強抵抗力;但有的人發熱過高,感到心煩不適,可採用六字訣中「呵」字訣即平。有患胃下垂者,在第三步功中常感呼氣時小腹向上挈引,這是由於胃體機能基本恢復有力提升,和丹田氣足有上浮力的表現,是治癒胃下垂的基本因素,不必介意。有因丹田氣流向大馱賄,屬於一般情況,不必太在意;若氣感下流力太過,丹田氣不易積存者,改用盤坐式可以糾正。有因欲向後轉而久不得過者,可以提肛吸氣導之;有因真氣充足致性神經興奮而遺精者,在這一階段最易發生,應嚴加註意,及時採用「吸(吸氣)、抵(舌抵上齶)、攝(提肛)、閉(閉目)」採藥四字訣方法防治。達到第四步順利通督,必須依靠第三步功的積累真氣,所謂「積氣衝關」。如果一旦走洩真氣,通關就要推遲,因此要求練功者在築基階段睡前清心寡慾,睡眠姿勢要側臥卷足,即所謂「臥如弓」:襯褲要寬舒,避免磨擦;被要輕,勿過暖,避免仰面睡式,如有性衝動即起勿睡。能關不過旬曰,這短短的幾天,又是這樣重要階段,應是能夠堅持和必須堅持的。如素患遺精的人更要注意以上要求,並應考慮平時多在什麼時間遺精,即在那個時間起來練功,以改正其習慣。很多人都依此法治癒。素有患腸炎,在三步中出現大便膿血者,有患婦科病而排穢物者,此為真氣作用於丹田周圍臟器,發生良好的生理變化,推陳出新,因此不採用他法治療也能自愈。要以丹田氣足、全身經絡觸動現象逐漸增多,各處有不定點的跳動,及癢、麻或出皮疹,此為真氣驅逐邪氣的表現,不作治療,邪盡也自愈。三步功後各種觸動現象越來越多,詳於第四步功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