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靈魂披袈裟
2025/07/30 21:18
瀏覽212
迴響1
推薦34
引用0

▼ 本文引自(博拉特師父開示)

我們常說修行修行,那到底什麼才是修行呢,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

~~~~~~~~~~~~~~~~~~~~~~~~~~~~~~~~~~

【修行非出家,福人開德花。皮囊暫借用,靈魂披袈裟。】

~~~~~~~~~~~~~~~~~~~~~~~~~~~~~~~~~~

這句話就是用詩意的語言,道出了修行的真諦。很多人可能覺得修行很玄,

那是因為還不了解修行的真正意義。首先我們要明白,修行不是為了獲得

什麼神通,也不是為了成仙成佛,更不是簡單的打坐、冥想、拜佛、唸經。

如果你只做這些表面功夫,反而容易執著於形式,忽略了修行的本質。

那也許又有人說,我修行是為了離苦得樂,是為了放下執念,這當然沒錯,

但這只是修行帶來的自然結果,而不是修行的全部。

真正的修行不在形式,而在於【心地的轉變】。是讓我們的心靈,

穿上覺悟的袈裟。這袈裟指的是智慧與覺悟,是內在修行的象徵。

佛陀常說的【世上練】,就是要我們明白【落地致用】的重要性,

【沒拿起過,就談不上放下】。世上練,也就是在檢驗你修行的結果。

修行到一定境界,【入世和出世,可以隨意切換】。需要解決問題時,

就從高維入世,降維解決問題。日常的時候呢?就淡然出世,活出

安貧樂道,採菊東籬下的境界。生活中的人們,總是執著於一些東西,

或者是錢,又或者是情。當這些執著無法滿足時,就會產生極大的痛苦。

世上千千萬萬人,只有少數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多數人把幻境當成真實。

而修行,就是要在這幻境的世界中,找到自己,並活出本自具足的自己。

不再執著於外界【強加給自己的概念和意義】。保持〔覺知〕的生活,

這也叫【無上正知正覺】。如果再加以實修,便能真正掌控自身的起心動念,

真正成為自己的主人。因此,所謂修行,就是拋棄大腦固有認知破相的過程。

修行就是修心,修〔起心動念〕,直至達到本我,達到天人合一的狀態。

佛是覺醒的眾生,眾生是未覺醒的佛。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自具足。

人這一生,只是【借此皮囊,來體驗這個世界】,帶不走一草一木。

活此一生,活的是靈魂的高度、生命的維度,以及精神的傳承。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心情日記
自訂分類:不分類
下一則: 從外求到內觀
迴響(1) :
1樓. 旭日初昇
2025/07/31 11:05

修行的本質,不是離群索居,不在形式,而是在紅塵中的覺悟---。

謝謝sally的禪釋與分享!



旭日兄說得對!就是〔生活禪〕的意思。

生活禪,是指將禪的智慧,融入日常生活中,
透過覺察、專注和正念,使禪的修行不限於靜坐,
而是融入〔行、住、坐、臥〕的每一個當下。
生活禪,是當今許多修行者的〔依循和典範〕。

前些日,我看到一段長者修行的視頻,他住終南山。

白天於山裡走動,看到有人需要幫忙,便熱心協助。
甚至也救治一些受傷的小動物,完全投入無償的義舉。
傍晚再回家歇息一會,接著就是一整晚的靜坐禪修。

他稱這種修行方式為【靜中悟道,動中修心】。

白天這種助人為樂的舉措,也算是一種普渡眾生。
剩下的時間則為靜坐沉澱,放空心思,進入禪定。

感覺這種方式,挺好的!不必離群索居,而是動靜自如。
只要動的當下,有清醒的覺察力,不受外在影響即可!

sallychen2025/07/31 14:38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