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奧匈帝國之旅】匈牙利:雅諾什山、茜茜公主瞭望台、匈牙利燉牛肉湯
2025/08/26 11:59
瀏覽65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第十天
雅諾什山
倒數第二天,匈牙利的景點都完成了,今天莉莉帶我們去爬雅諾什山(János-hegy),目標是茜茜公主瞭望台。這次是到匈牙利第二次爬山,海拔528米,比巴達喬尼山還要高。
我們在車站買了麵包就直接搭車到登山口。
![]() | ![]() |
匈牙利的山不過都是一些小山丘,這座山丘也有健行步道,良好的小徑在森林中穿梭,而車子也可以繞山路迂迴前進。兩旁森林並不特別,溫帶的樹木不像台灣這麼繁榮複雜,顯得整齊許多,也沒有蚊蠅蟻蟲。很幸運地,路上還遇到一條小蛇。不過這條蛇怎麼看怎麼怪,沒有完整的頭型,搜尋網路後,像是無腳蜥蜴,很可能是歐洲玻璃蜥蜴(European Glass Lizard),也常被稱為「脆蛇蜥」或「玻璃蛇」。
走完第一段爬升坡之後就遇到汽車走的道路,沿路走一段,跟纜車交錯,原來還可以搭乘纜車上山。莉莉帶我們抄捷徑,沿著纜車下方的道路走上去。這條路有點驚險,莉莉知道這條捷徑,因為中學的時候,曾經跟著學校來這裡爬山;老師找不到路,從這裡帶學生從這裡爬上去。回學校之後,很多家長紛紛來學校責怪老師,怎麼可以走這麼危險的路;不過K媽覺得倒是無所謂,畢竟K媽以前也曾經當過監獄的教誨師,也看過不少大場面。纜車通道將森林開闢出一條「空中走廊」,從這裡望去,筆直的視野直達布達佩斯平原。如此壯麗的景色,讓人忍不住一再回頭欣賞。
![]() | ![]() |
茜茜公主瞭望台
終於抵達茜茜公主瞭望台,映入眼簾的是伊莉莎白女王的事蹟。一開始還疑惑,這與英國的伊莉莎白女王有何關聯?細看才發現,這裡的「伊莉莎白」其實是茜茜公主:奧匈帝國的皇后,也是匈牙利人民心中的摯愛女王。
![]() | ![]() |
茜茜公主之所以深受匈牙利人敬愛,不僅因為她在加冕為匈牙利女王後,並未以高高在上的統治者姿態出現,而是認真學習匈牙利語,融入當地文化與風俗,與人民打成一片。面對匈牙利的獨立思潮,她選擇同情、理解並支持,成為奧地利與匈牙利之間的橋樑。再加上她本人的魅力:自由開朗,不拘繁文縟節,更贏得馬札爾人的民心。
然而,縱使風華絕代,茜茜公主仍難逃命運的折磨:宮廷的繁文縟節、獨子英年早逝等,最後被狂熱者刺殺,令人不勝唏噓:
熱情奔放馬札爾,多瑙長歌化詩篇;
心似玫瑰藏悲喜,風華絕代永流傳。
茜茜公主於1882年首度造訪,被壯麗的全景深深吸引。此後多次前來健行、騎馬,也藉由這座山跟匈牙利人民維繫了情感。後來布達佩斯旅館協會以兩萬福林買下山頂的瞭望台用地,1910年建起這座瞭望台,設計者正是漁人堡的建築師 Frigyes Schulek。後來此地一度被共產政權染指,在塔頂壓上一顆紅星標誌,卻因重量破壞結構而封閉,直到2001年才整修完工,重見天日。
登上瞭望台,一望無際的視野,屋舍從山丘綿延到平地;掠過城區,窮目之處是匈牙利大平原、馬特拉山脈和塔特拉山脈,漸漸遠到天際線,模糊而盡。風景並不精采,但是風很大;這兩天是酷暑,但是昨夜下過一場雨,山上狂風真是清涼無比。既然茜茜公主是美麗與時尚的象徵,塔頂掛滿情人鎖。
既然有纜車,下山當然就坐纜車過過癮。買票覺得有點浪費,因為只賣來回票,但是我們只坐單程。
如果是在台灣,那一定就是密閉車廂、頭手不能伸出車外、安全至上;但是這趟纜車,就是一張露天椅子。越危險就越美麗,我雙腳懸空,鞋尖輕晃,像是老鷹緩緩滑翔。下方山溝鬱鬱蒼蒼,穿越道路、穿越屋宅,是山谷擁抱我,還是我擁抱山谷?
匈牙利燉牛肉湯 (Goulash)
從伊麗莎白城堡下來後,我們直奔嬤嬤家吃午餐。再過兩天就是老公的生日,莉莉的家人特地提前為他慶生。嬤嬤今天準備的餐點只有一道,就是我們特別指名要吃到的匈牙利燉牛肉湯(Goulash)。去年K媽曾送我一本匈牙利食譜,其中就有這道經典料理。不過我翻了一遍卻遲遲不敢下手,因為少了最重要的靈魂香料:匈牙利紅椒粉(Paprika)。
匈牙利燉牛肉湯是馬札爾人的傳統食物,馬札爾人的祖先是遊牧民族,這是牧牛人工作時所烹煮的食物。正統的做法應該是用大鍋熬煮很大的份量,分給大家吃。
以前在台灣的德國餐廳點過這道菜,其實那只能叫做牛肉湯,不能稱為匈牙利燉牛肉湯;在奧地利的豬肋排餐廳也曾經看到這道菜,可是只有冬天季節限定,所以這次來到匈牙利一定要吃到這道經典料理。
嬤嬤今天準備了兩道湯,一道是燉牛肉湯,一道是相同湯頭的素食版豆子湯。嬤嬤說光是單純的牛肉前置作業就用了兩個小時來燉爛,然後再放入湯料中一起燉。湯料食材豐富,濃稠多料,紅通通的一片,不知道加了多少匈牙利辣椒粉。不過偏好重口味的帕帕拿到之後,又拼命加辣椒粉和辣椒醬。匈牙利辣椒粉很有名,但其實並不辣,所以喜歡重口味的話,必須加很多辣椒粉。燉牛肉湯跟台灣的牛肉麵一樣,一定要把牛肉煮得很爛,幾乎入口即化。加上傳統配方的湯頭,口頰留香,久久不散。

異國生日
慶生當然不能免俗地唱生日快樂歌,K媽特地挑了一款黑森林蛋糕。記得去年老公生日時,正好人在柏林,全家興沖沖地尋找黑森林蛋糕,結果遍尋不著,最後只好蹲在舒曼家前的路邊,將就著吃提拉米蘇。
相比之下,匈牙利的甜點總是誠懇又實在,每一層都暗藏乾坤,原創最有名的德國黑森林蛋糕怎麼能比得上這款呢?然後點上蠟燭,特別要強調,安全火柴是匈牙利人的發明;到現在,嬤嬤下廚還是堅持用火柴點火,這不誇張,還送給我們兩盒火柴。最後,我們用英語、匈牙利語和中文,輪番唱起生日快樂歌,熱鬧又溫馨。
生日,除了對壽星重要之外,對媽媽更是別具意義。即便有人平日並不重視生日,也要感念媽媽的偉大。或許在台灣,生日只是吃個飯而已,但是生日對歐洲人來講,卻是重要的儀典。對匈牙利人來說,一年中最重要的三天就是聖誕節、生日與「名字日」(Name Day),儀式感非常重要。
「名字日」對我們來說很新鮮。匈牙利名字不能隨意取,必須從規定的名單裡挑選。依據聖人曆,每一天都對應一位聖人,如果與該聖人同名,那天就是你的名字日。舉例來說,每年8月20日是聖伊什特萬日(Saint Stephens Day),紀念匈牙利第一位國王 Szent István;如果你也叫 István,那麼這天就是你的名字日。順帶一提,匈牙利人和台灣一樣,習慣姓在名前。
今年莉莉生日,K媽送給她和兒子一份特別的大禮:兩張機票,讓他們隨意挑選歐洲的一個城市旅行。最後他們選定了米蘭,等我們行程結束、離開匈牙利後幾天,他們便啟程出發。
蓋勒特浴場
明天旅程就要結束了,在慶生之後,我們特地安排了這趟匈牙利之旅的「最後一泡」,泡溫泉。
匈牙利是出了名的溫泉大國,喀爾巴阡盆地地質特殊,蘊藏大量地下水,地殼較薄,更容易加熱地下水,形成溫泉,光是布達佩斯就有超過 120 座溫泉池。早期由羅馬帝國和鄂圖曼帝國引入浴場文化,而在奧匈帝國時期大量興建浴場。
昨天我們經過中央公園塞切尼溫泉浴場,不過莉莉說門票太貴,要價約台幣一千元泡一整天,不太划算;於是改找了位於多瑙河畔、自由大橋對面的蓋勒特浴場,這裡有兩小時的優惠方案,只要五、六百元就能體驗。
沒想到到了現場,售票員才告訴我們,優惠票僅限布達佩斯市民。莉莉當場很不高興,說「這就是東歐的風格」。不過我安慰:「台灣還不是一樣?」
雖說匈牙利人愛泡溫泉,但是莉莉說只有冬天才泡,並不像外傳那樣泡一整年,而且匈牙利人也負擔不起這種價格,只能去小型浴場,而這種昂貴的浴場是遊客才來的。其實對我來說泡溫泉有點無聊,我平常也不是很愛花時間在這上面,還不如把省下的錢拿去逛街買東西。
今天的行程結束得比較早,要留一點時間去超市「血拚」。一路上拍照打卡,回國卻空手而歸,實在難向親友交代。我們平常出國根本不買紀念品,不會把時間浪費在購物,逛超市純粹是為了品嚐當地食物;回家後也不會擺飾,整理起來就覺得累。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 【2025奧匈帝國之旅】匈牙利:聖伊什特萬大教堂、中央市場、加爾文廣場、煙草街會堂、國家歌劇院、英雄廣場、民族學博物館、Piroska Slager Pub餐廳
- 【2025奧匈帝國之旅】匈牙利:巴拉頓湖北岸、巴達喬尼、巴達喬尼山
- 【2025奧匈帝國之旅】奥地利:市政廳、維也納大學、沃蒂夫教堂、金斯基宮與費爾斯特宮、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卡爾教堂
- 【2025奧匈帝國之旅】奥地利:維也納咖啡、百水公寓、聖斯德望主教座堂、安可鐘、婚禮噴泉、黑死病柱、聖彼得教堂
- 【2025奧匈帝國之旅】捷克:布拉格城堡、伏爾塔瓦河、克萊門特學院、聽歌劇茶花女
- 【2025奧匈帝國之旅】捷克:瓦茨拉夫廣場、市政廳廣場、天文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