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強體健的人何以會猝死?https://www.facebook.com/dr.li.clinic/posts/3751985575075
最近天冷,寒流發威,各地傳出至少33位民眾猝死。兩位愛好運動的知名人士也相繼出事,民進黨元老蔡同榮,一向重視運動及養生,月前中風開刀急救後,因長期服用抗凝血劑,不幸往生。另一位是武術教練陳清河,陰雨濕冷天於山中健行猝死,得年53歲。
老弱不禁風寒,可以理解;何以看來身強體健的人也會猝死或猝中?
還是回歸「整體配套,才有真健康可言」,70幾歲的蔡同榮還曾公開與年輕人比過伏地挺身,絲毫不遜色,何以就這樣一發病就難收拾?武術教練陳清河更不用說了,猝死之前誰會認為他不健康?可他就這樣一下子走了。
分析如下:
1.中醫觀點,健康的源頭在精氣神,而這一切以「氣」為主導;氣足自然神強精飽。而東方文化所屬的生命情調是鬆、慢、無爭;不類西方緊湊、競爭。所以東方式的舒壓活化副交感神經,如太極拳、八段錦、易筋經、瑜珈、靜坐、經行等,都是讓人放鬆,真氣得以運行無礙。
而西方式的超馬、三鐵(東方的某些武術或許也算是),卻是活化交感神經,練形不練氣,越練肌肉越緊繃(雖然線條緊致),加上不謹風寒,以致寒氣閉鬱於內,瘀結叢生,氣血越不易通達。
2.高血壓、心血管疾症是身體某些環節出現瘀阻所出現的警訊,不思從整體下手,卻僅從局部服藥控制,這個從表象、末節治病的作法,根本無法獲取真正的健康,可是大家卻懜然不知。
長期服抗凝血劑的人卻與人比伏地挺身,殊不知這種練肌力的動作跟舉重一樣,必然需要心臟付出更大代價!
這些人極可能是寒爆了,身體長期處在高壓狀態,無法自然運轉,可是表面上看來卻極少生病、極為硬朗!
身體若能自行運轉,一有風寒就鼻水噴涕,吃到不對的食物就腹痛瀉嘔,看來是虛弱極了,可經常洩洪,所以不會出大事。這才是健康的常態,可大眾一般認知卻非如此。
3. NOWnews (2013/12/24)關於蔡同榮的新聞指稱,
(1)病人服用包括阿斯匹林的抗凝血劑、抗血小板劑等,以預防中風、心肌梗塞復發,而這些人都是出血高危險群。
(2)服抗凝血劑的優缺點:心房顫動、置換人工瓣膜的病患,如果不用抗凝血劑,10年內罹患阻塞性腦中風的機率高達3成;但相對於長期服藥一年內約1%的大出血機率,兩害相權只能取其輕…
通常病人不會清楚長期服用抗凝血劑會招致何種潛在的風險,醫生理應說明清楚。
中醫認為,所謂「瘀阻」所致的心血管疾症,病根不在瘀阻,而在心腎無力所致的體氣不足,服再多的化瘀藥(如抗凝血劑之類),力所能及的推動範圍極其有限;天氣一冷、過勞、年齡更長…,諸多因素交雜,體氣只會更衰,怎麼可能不中風?有錢如溫世仁,他豈不愛惜生命?豈不找最好的醫生?豈敢不遵醫囑?可他究竟還是中風了!
錯誤的觀念必然導致錯誤的結果,想到高雄,你往北走,怎麼可能到得了?(24/Dec./2013)
*整體配套,才有真健康可言
◎新聞參見:
☆急凍北台,33人猝死
☆寒流發威,至少28位民眾猝死
☆蔡同榮腦中風不敵病魔 享壽78歲
☆武術教練陳清河爬山猝死
☆氣溫愈低愈危險!每6.6分鐘1人中風
*冬日防寒,保命有道https://www.facebook.com/dr.li.clinic/posts/3734128648663
這兩日霜風如刀,確實冷利。
病人提起婆家喜食高梁厚味,蔬食極寡,尤其餐餐水果,以致嫂嫂不孕、婆婆心臟裝支架,兼之高血脂、高血壓。但她們卻絲毫不以為危。所謂「斯人也而有斯疾」,洵然不誣。
如此的飲食習慣必然導致「寒瘀」為患,先有寒,以致氣機閉鬱、血管狹窄,既之以厚味相加,自然宣通不利。
這種體質最怕深冬氣溫升降快速,只是出入室內外、或是驟觸涼冷,如晨起不及披衣、赤足履地、如廁過久風寒直驅下體、冷水洗盥、洗沐更衣…,皆有可能因溫差、寒氣直襲,血管乍縮,影響血壓升降。寒主收引,寒氣傷人,莫如冬寒時節之疾且厲。
所以冬日有疾,首須袪寒,其餘依次調理。
病人先生日前肺積水住院,平素菸酒不斷、寒天飲冰啤、游泳,夙體積寒鬱熱。發病當日清晨上陽明山野外工作,胸肺痛甚送醫急診,遂發現肺積水。因尚在住院,恐大發招惹更多無謂西醫治療,僅予三日粉劑,囑其可能發燒。果發燒三日,雖冰枕難逃,仍流汗自行退燒且痰咳能出。寒邪逐表而出,這才是正治,否則日後恐是「肺癌」候選人。
輕寒、小寒,留滯體表或伏藏某經絡、某器官,體氣不足,無以逐邪外出,無明顯之外感症狀,以致眾人疏忽其隱藏之危險性。等到某個引爆點,如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終致兵敗如山倒,一發不可收拾(尤其治不如法,必然治絲益棼,越治病越多)。
臨近三九天,請謹避風寒,保暖為先,眠時被窩裡不妨放個暖暖包。(18/Dec./2013)(2013年12月18日 20:20)
參考:
冬三月養藏之道
◎臉友回應
Nancy 最近在天池山莊,聽說一位山友走了一天的路程,下午到海拔3000多公尺的台灣池營地,露天要用冰冷的溪水洗頭。領隊勸阻不聽,晚上吃飯時頭就抬不起來,領隊覺得他有點意識不清,隔天清早趕緊下撤送醫也來不及,一命嗚呼 !(2013年12月18日 21:10)
李璧如 這麼冷的天在高山野外冷水洗頭,分明是找死!何況走了一天的路,心臟也乏了,那有力氣驅寒外出?(2013年12月18日 21:59)
PeiYa 晨起或半夜起床要搭衣、赤腳踏地板這類事情,隨著年紀越大,反應越明顯,真不能鐵齒。小孩一起床常直接赤腳踏地亂跑,沒過一會就聽到咳聲了!老母的工作就是都要追著添衣穿襪才行。(2013年12月19日 12:25)
Juvane 感謝李醫師指出盲點。之前有朋友母親體檢健康,兩天後中風往生, 她三十年後抑鬱自殺。
現在明白來龍去脈,反而連我都輕鬆了,朋友之前退休太閒,廣傅所謂健康資訊,日日食蘋果,餐前水果,都是沒有基礎的西方理念,炎黃子孫棄置傳統智慧, 反而愈走愈遠。(2013年12月19日 12:36)
*心肌梗塞多半是寒瘀所致https://www.facebook.com/dr.li.clinic/posts/3816509428131
44歲英年猝逝,實在可惜。
急性心肌梗塞絕對與過勞、情志變動、天候因素有關。
更重要的是,平素生冷不忌,冬天照樣冰啤、水果生菜猛吃,這是要命的最後一根稻草。
心血管瘀阻是體內溫煦之推力不足,只有戒絕生冷才有生機,服阿斯匹靈、降血脂藥,無法根治。
港胸腔科名醫心肌梗塞 44歲猝逝
◎臉友回應
李璧如 以下是病人私訊給我的訊息:
之前我在心臟加護病房服務,有個病人心肌梗塞剛做完心導管。醫師說可以正常飲食。
他在會客時間喝了一杯冰的木瓜牛奶,是他老婆帶來的,一口氣喝光光。結果不到3分鐘,馬上昏迷不醒。
我跟同事推急救車call值班醫師,急救了整整30分鐘,還是無效。後來照心臟超音波,顯示病人心臟整個破掉。
那時我對「冰的木瓜牛奶」肅然起敬,它是沉默的殺手!這件事只有少數幾個參與急救的同事知道。但我當時就知道一口氣灌一大杯冰的木瓜牛奶,才是主要死因,但誰敢承認呢?(1月13日 12:27)
Erick 不要說吃進體內的,體外的也很夠嗆啊…現在天氣那麼冷,每每看到穿著短袖衣褲在跑步的人,真的很心驚啊…再看看我自己,發熱衣+毛衣+羽絨外套+圍巾+毛手套+口罩+毛帽…嗯,還是溫暖些才是我的菜啊!(1月13日 16:54)
品瑭 不只冰木瓜牛奶…吃水果都要特小心~尤其體氣弱.寒者更要慎之!!
我曾喝了一杯500CC退冰蘋果榨的純汁,隔天睡醒重度落枕,難過至極。拗不過家人強烈要求去西醫打了一針消炎止痛,但隔天藥效退去頸子更整個拉不直,頭都快要貼到肩膀上,反而更痛不欲生!!
二個月前小朋友貪嘴,趁我工作不在吃了他爸買的棗子二粒,不到三天就開始中耳炎/牙齒痛/頭痛/發燒,請病假快二星期沒上課!!
公公一年前嘴饞吃了3條鳯梨切片,不到三小時胃痛難耐,吃西藥止痛胃藥,結果人整個臥床不起,像快中風一樣!! 可怕~但為何我敢判定是蘋果汁、棗子、鳳梨惹得禍~因為本來沒吃都相安無事,但水果下肚就中標,天下那有這麼巧的事,卻竟屢試不爽!包括木瓜~我和小朋友也都曾因吃木瓜而腸胃炎!!
所以體氣不夠強的朋友請別再拿水果和自己過不去,體氣強的朋友也請小心食用以免磨耗身體不自知!!
不信者可以身試試,親身感受~我正是體氣差的過來人啊!!(1月14日 1:36)
麗琴 馬上有反應的都還好,懂得警惕,怕是沒馬上反應,寒氣積體內,屆時發大病更糟!(1月14日 1:51)
和和 我媽也曾經因為一杯冰咖啡,而至左腳嚴重抽筋,疼痛跛行,那時還是仲夏時節,炎炎夏日都如此,何況寒冬之際,大啖生冷,此舉與慢性自殺又有何異?(1月14日 8:17)
*整體配套,才有真健康可言https://www.facebook.com/dr.li.clinic/posts/3750028206142
老家鄰居阿蘭昨天早上胃癌過世,不過60出頭,他們看不起中醫,所以跟他們相熟的我爹娘也不好說什麼。前年還是去年,她曾遭車禍,搞了好一陣子,當然吃了不少西藥,壯筋續骨關鍵在體氣,西藥寒涼那有中藥來得快呢?可她無福消受,之後常胃痛,兼之一向水果不斷、好喝市場買回的豆漿,然後就傳來罹患胃癌的消息,幾度進出醫院,不到一年就走到盡頭。
病人說,從前她跟隨的瑜珈老師,不論冬夏,經常清晨5、6點即在學校草地上教授瑜珈,結果前一陣子竟傳來老師心臟病發死亡。這太令人震驚了,她身體那麼好、又勤於鍛鍊,怎會走得這麼突然?
我回她,這有什麼,沒有整體配套啊,雖然勤於鍛鍊,但她可能回家後就一杯精力湯,猛吃水果,搞不好還洗冷水澡…,寒氣伏藏,猝中機率當然高!
她說,我以前最大的願望就是當瑜珈老師,然後開一家打精力湯給人喝的養生吧…
另一病人說,她的太極拳老師很愛吃水果,女兒都喝精力湯,卻是嚴重便秘。
這就是我說的「學半套」,沒有全面防杜疾病的根本因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被錯誤的健康資訊帶著走,卻到臨死還搞不清自己究竟是怎麼回事,夫復何言?
媒體充斥似是而非的健康資訊,有時「盡信書不如無書」,大家且睜開眼,仔細琢磨啊!〈23/Dec./2013〉
*拒絕恫嚇,跳出錯誤資料的陷阱
◎臉友回應
Jessica Chang 女兒6個月開始便秘,一個小娃兒脹紅了臉就是排不出便,作母親的卻幫不上忙,那種心疼孩子加上很深的無力感,困擾了我4年!
木瓜、香蕉、優酪乳、優格、益生菌、市售黑棗汁、乳液按摩肚子,甚至肛門~什麼我都試過,就是沒有改善。
每每看到她一坨大便已經在肛門口,卻可以一兩天就是怎樣都不出來,鼓勵責罵在母女間反覆上演著。一直到接觸中醫,我才知道不是她不願意,而是她的身體根本做不到,讓我好自責過去對她的責難。
中醫治療與改善生活習慣以後,現在女兒排便正常,吃得多還可以一天排2次,感冒次數減少,就算偶感風寒,在正確的調理下,即使不用藥(中藥)都可以很快恢復。
我如獲至寶地到處分享經驗,但一般人的保健觀念已經根深柢固,就連家人都不一定能接受。現在我還是會分享觀念,但比較小心了。
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該怎麼做起,很簡單也很不簡單,其實多爬文都可以看到,有了基本觀念與實踐,身體就會告訴你。關於保健食品,李醫師專文寫過的。(2013年12月24日 9:39)
*老人極虛而憊,且先留人https://www.facebook.com/dr.li.clinic/posts/3739762509506
天候轉寒後,有幾則新聞值得注意:
「88歲獨居老翁浴室滑倒,困7天送醫不治」
這老翁不慎在浴室滑倒,體弱無力起身,可想見七日未進食,衰憊可知。送醫嘛,當然送西醫,冰寒的點滴一打下去,馬上見臉書(facebook,非死不可)。這時候中醫一定就地立即顧護心腎,暖粥少許徐徐嚥之,讓他一點一滴地恢復元氣,先提拉體氣,其餘再說。大陣仗地處理,很快讓他散了架。
往醫院送最省事,但許多老人的問題出在虛極憊矣,必得順他的勢,用藥的劑量也得考量他是否能承受,否則一輛破車裝了新引擎,馬力全開,可其他裝備沒跟上來,你想那會怎樣?
送到醫院,光那寒氣就令人難消受,再加上冰涼點滴灌入,內外寒夾殺,體氣立即下降,運氣不好的,因寒而引致急性肺炎、心臟積水、腎水腫、各種所謂「感染」…,豈有生理?(20/Dec./2013)(2013年12月20日 18:36)
參考:
*分段的加工助死
老虛弱者、外強中乾者,請注意防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