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聽到華佗的醫術高超的名聲,便把他召來,讓他經常跟在自己身邊。因為曹操患有頭風病,每當發作起來,就心中煩亂兩眼昏眩。不過只要華佗下針刺他的膈部的穴道,隨手就能治愈。
但是華陀原本是個讀書人,如今卻以醫術聞名於世,在傳統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潮流中,華陀常因此有所後悔為醫之道。再加上離家已久思鄉心切,替曹操醫治一段時日後,便找了個理由對曹操說:
「大人您的病不是短時間可以治好的,必須持之以恆的治療,才可以減緩病情並且言常您的壽命。
我家中有一些藥方可以作參考,碰巧我家中來信告知我的妻子身體不適,不如趁此讓我回家一趟,順便將這些藥方拿來為您繼續治療。」
曹操便讓華佗回家拿藥方。可是過了很久都不見華佗回來,曹操屢次派人前去召回華佗,甚至發文要當地官府前去轉達要華佗趕緊回去的命令,可是華佗心想:
「曹操的病只有我能治,量他也不致於殺了我。可是我實在不願意再回去當個大夫了。」
於是華佗就一直以妻子生病尚未痊癒為由遲遲不肯上路。
曹操終於失去耐性,派了ㄧ個人暗中去查訪華佗的妻子是否真的生病,並且交代說:
「如果華佗的妻子真的生病,你就送他四十斛的小豆,就讓他在家多待幾天等他妻子病好再回來。如果不是,就當場把他給我抓起來!」
就這樣,華佗被曹操關進了監獄中,擇日行刑。
曹操帳下一位重要的謀士荀彧對曹操說:
「華佗的醫術確實是天下無雙,這病人的性命都還要他出手相救,所以請您饒恕他的性命吧。」
可是曹操生氣的說:
「這你就不用操心了!天下之大,難道就找不出另一個醫術能與華佗旗鼓相當的人嗎?」
終於還是下令要處死華佗。
華佗在獄中心知大禍是躲不過了。臨死前,拿出一卷書給看守他的獄吏,對他說:
「這卷書能救人活命。」
可是這獄吏害怕曹操的刑法,怕收了華佗的書也會被牽連因而不敢接受,華佗也就不勉強他,向獄吏要了燭火來將那本書給燒了。
華佗死後,曹操的頭風病當然沒法子治好。
可是曹操還嘴硬著說:
「華佗雖然能治好我的這種病。但是他卻不願根治我的病,想以此抬高自己的身價。所以即使我不殺死他,他終究還是不會為我除掉這個病根的。」
可是等到後來曹操的愛子曹沖(字倉舒,就是那個用船秤大象重量的神童)病危之時,他才嘆息著說:
「我真後悔當初殺了華佗,以至這孩兒無人能醫非死不可啊!」
改編自 三國志 方技傳 華陀
原文:
太祖聞而召佗,佗常在左右。太祖苦頭風,每發,心亂目眩,佗針鬲,隨手而差。
佗本作士人,以醫見業,意常自悔。
后太祖親理,得病篙篤,使佗專視。
佗曰:
「此近難濟,恒事攻治,可延歲月。」
(古今圖書集成 醫數名流列傳)
為人性惡難得意,且恥以醫見業。又去家思歸,乃就操求還取方,因託事疾,數期不反。操累書唿之,又勑郡縣發遣。
佗恃能厭事,猶不肯至。操大怒,使人廉之,知妻詐疾,乃收付獄訊考驗,首服。
佗久遠家思歸,因曰:
「當得家書,方欲暫還耳。」
到家,辭以妻病,數乞期不反。
太祖累書呼,又敕郡縣發遣。佗恃能厭食事,猶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檢,若妻信病,賜小豆四十斛,寬假限日。若其虛詐,便收送之。于是傳付許獄,考驗首服。
荀彧請曰:
「佗術實工,人命所懸,宜含宥之。」
太祖曰:
「不憂,天下當無此鼠輩耶?」
遂考竟佗。
佗臨死,出一卷書与獄吏,曰:
「此可以活人。」
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強,索火燒之。
佗死后,太祖頭風未除。
太祖曰:
「佗能愈此。小人養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殺此子,亦終當不為我斷此根原耳。」
及后愛子倉舒病因,太祖歎曰:
「吾侮殺華佗,令此兒強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