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唐玄宗李隆基、天寶十三年,因關中地區連續大雨,連京城都發生水災,消息傳到唐玄宗耳中,令唐玄宗憂心忡忡,就將責任歸咎於宰相失職導致天降凶兆。時任右相的權臣楊國忠也趁機擠掉了左相陳希烈,然後繼續的欺下瞞上。
楊國忠升任左相後,右相的位置空了出來,唐玄宗便命楊國忠推選一名繼任者。接著,唐玄宗又夢見自己「落殿(註)」,卻有一名孝子扶著自己坐回龍座上。次日,唐玄宗以這個夢境詢問心腹太監高力士,高力士說:
「陛下夢中見一孝子,而孝子身穿素衣(白色喪服),這應是預示扶助陛下的人是韋見素吧。」
唐玄宗聽完高力士的解夢後也深表同意。
數日後,楊國忠上奏,推薦時任吏部侍郎的韋見素可以擔任右相一職。此舉正應和了唐玄宗的夢境,而且韋見素曾任職於相王府,對唐玄宗有舊恩,於是唐玄宗於八月就任命韋見素為武部(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院學士,並管理門下省事務。
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叛相已現,韋見素多次向唐玄宗示警卻都被忽略,直至年底安祿山起兵叛變,次年六月叛軍逼進長安,唐玄宗逃往蜀地避難。在馬嵬坡曄變時,楊貴妃、楊國忠被殺。韋見素也被亂兵打傷,幸得救後繼續跟隨唐玄宗抵達巴西郡,被任命為左相、兵部尚書,加金紫光祿大夫,進封豳國公。
同時,在靈武軍的皇太子李亨因受到眾將擁戴繼位稱帝,是為唐肅宗,改年號至德元年。但由於路途遙遠,音訊不通,直到八月唐肅宗的使者到達蜀地通報肅宗繼位之事,唐玄宗才不得不同意此事,就命韋見素與宰相房琯前往靈武正式冊立唐肅宗為帝,並輔佐新帝肅平叛亂,唐玄宗自己也退位為太上皇。(此莫非即指夢中「落殿」之兆?)
九月,韋見素與房琯等人順利抵達並拜見唐肅宗,傳達唐玄宗禪位之意並跟隨唐肅宗前往彭原郡。唐肅宗因為韋見素曾依附楊國忠而對他頗為冷落,於次年、至德二年抵達鳳翔軍時就罷了韋見素的宰相之職,改任他為尚書左僕射。時值戰亂,綱紀制度、由其是選官制度非常混亂,唐肅宗為示寬大而對此未加整治。韋見素則仍諫言應及早完善相關章法制度,朝廷運作才能長久,令唐肅宗深表認同。不久之後,在前朝唐玄宗時所任命的宰相們相繼因故降職、罷相後,五月,韋見素也改任太子太師。
十月,安祿山之子安慶緒殺父後自立為帝,卻不敵唐軍而自洛陽敗退鄴城,唐軍也收復了長安。
十一月,唐肅宗返回長安,命韋見素到蜀地迎接唐玄宗。(此莫非即指夢中「孝子扶上」之兆?)
十二月,唐玄宗回到長安,唐肅宗為此大赦天下。韋見素也因保護玄宗入蜀之功,加封開府儀同三司,食實封三百戶。
上元元年,韋見素以足疾為由上表請求退休,獲得唐肅宗批准。寶應元年十二月,七十六歲的韋見素病逝,唐肅宗追贈司空,賜諡號忠貞。
----- 偶素分隔線 之 備註 -----
註:「落殿」,詞意待查。按字面解是自殿堂上落下,即失去皇位。又按後文「有孝子扶上」、「孝子素衣」,則也可能是同「駕崩」,指皇帝過世。
改編自 《廣異記》
原文:
《廣異記》.卷二.玄宗
玄宗嘗夢落殿,有孝子扶上。他日以問高力士,力士云:
「孝子素衣,此是韋見素耳。」
帝深然之。數日,自吏部侍郎拜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