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蜀郡的成都這裡出現了一名穿著破舊衣服的乞丐,經常在街市中對著沿途各個商家行號行乞,只要見到了人,就對人述說自己是一名落魄的書生,並且展示一份親手寫的文字(差不多等於是乞丐的招牌的意思),上頭寫著:
「失墜文書,求官不遂。」
這八個字寫得的確不輸名家聖筆,也讓看過的人都認為這名乞丐真的是名落魄書生,只因為分發任職的官方文書遺失無法就任,才流落於此行乞為生。也因為這名乞丐說到傷心處甚至聲淚俱下,嗓子都啞了,再加上他那一副文弱書生卻飽經風霜的憔悴模樣,因此獲得大多數人的哀憐同情,每日多少都可以乞得一些銅錢維生。
這名乞丐住在早遷橋旁。
後來,有個也住在早遷橋旁的有權勢的人,在他的居所旁修建了庭園樓台,覺得小了些不夠氣派,打算再擴建增加池塘及館舍,就倚仗權勢強行將乞丐的破屋「買」了下來,隨便給了一點錢意思一下便將乞丐趕走了。
有權勢的人僱工將乞丐的破房子拆掉,當挖開這破屋大門後,所有人的眼睛都直了,因為裡頭二個房間內都堆滿了零散的銅錢,全數搬出清點,有數千萬錢之多,而這麼久以來這名乞丐有這麼多錢,住在他附近的鄰居們居然沒有人知道。
從此以後,成都的人就將那些只用嘴說要找工作、要求官職的人為「乞措大」。之後也轉變為對貧寒的讀書人輕慢的稱呼—「窮措大」,而「措大」或作「醋大」,應該就是形容書生如醋一般酸腐的氣息唄……
改編自 《朝野僉載》
原文:
《朝野僉載》補輯•《廣記》卷二三八《成都丐者》。汪校云明鈔本作出《王氏見聞》。
成都有丐者詐稱落泊衣冠,弊服襤褸,常巡成都市廛,見人即展手希一文,云:
「失墜文書,求官不遂。」
人皆哀之,為其言語悲嘶,形容憔悴。
居於早遷橋側。
後有勢家於所居旁起園亭,欲廣其池館,遂強買之。及辟其圭竇,則見兩間大屋皆滿貯散錢,計數千萬,鄰里莫有知者。
成都人一概呼求事官人為「乞措大」。
- 2樓. 野口女2017/05/30 22:01乞丐不懂積少也能比書生還有錢吧
- 1樓. 【無★言】雲遊到世界的另一端2017/05/21 02:21乞丐搬遷錢不帶?
俺想有二個可能:
一是有權勢的人象徵性地給了點錢後強行趕走乞丐,而且銅錢數量龐大,乞丐倉促之間無法轉移。
二是乞丐窮得只剩下銅錢了,所以不在乎「些微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