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小小說 – 呂蒙〈五〉士別三日,刮目相看
2013/12/30 00:00
瀏覽1,559
迴響0
推薦23
引用0

呂蒙的軍職越高,責任也就越重,但遇上了一個大問題,那就是呂蒙是個文盲,除了認得少數幾個字外,其餘都是字認識他。當這些字排列成了公文送到呂蒙面前,呂蒙可就為難了。所以,呂蒙的往來文書都是由人代筆。

 

因此,孫權在召見呂蒙蔣欽等在赤壁之戰及前後立功不少的戰將加以勸勉。孫權對他們說:

 

「你們現在己經身居要職掌握重權,最好多讀一些書,這對你們日後是有益處的。」

 

呂蒙說:

 

「軍中的事務勞苦繁多,恐怕不容我挪出時間去讀書。」

 

孫權說:

 

「我難道是要你成為研究經典的博士嗎?而是要你知道你至今為止所遇過的各種事情,在以前都曾有類似的歷史發生過。你說你事情繁重,我又何嘗不是。我在年少時讀過《詩》、《書》、《禮記》、《左傳》、《國語》,只有《易經》沒有去讀。到了我接掌大位後,更抽空讀了《史記》、《漢書》、《東漢觀記》這三部史書,還有各家各派的兵書,深覺對現在的我非常的有用處。

 

像你們二個本就是聰明之人,如能好好的念這些書必然能從中得到更多有用的知識,有這樣的好處,你們難道還不願意去做嗎?該讀的書很多,當務之急,你們可以先讀《孫子》、《六韜》、《左傳》、《國語》及那三部史書。

 

孔子說:『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光武帝在忙著征剿平亂復興我大漢這樣隨時處於戰事之時,依舊手不釋卷。連那曹操都曾說過他雖然年紀大了,仍好學不倦。呂蒙啊!你為何就不能以此自己勉勵自己呢?」

 

受到主公的啟發與勉勵,呂蒙不但下定決心努力修習經典,更遍讀群書,所獲得的心得與見解,甚至連大學者都幾乎比不上他了。發現呂蒙有此改變的不是別人,正是魯肅

 

赤壁之戰後,若以《三國演義》的內容來說,諸葛亮用計讓關羽先一步進佔襄陽、又讓劉備順利娶到了孫權的小妹、最後趙雲順利將劉備護送離開了東。這先後三件事都讓周瑜氣惱諸葛亮佔盡先機,怒火攻心之下,先前受到的箭傷又迸裂惡化,怨恨老天「既生、何生」,三十六歲的周瑜口吐鮮血含恨而終。(實際與《三國志》略有出入)

 

周瑜臨終前遺言向孫權推薦由魯肅接替自己的職位。魯肅領命接任大都督,前往陸口(又名「陸溪口」,今湖北省咸寧市嘉魚縣陸溪鎮,亦為赤壁市陸水湖長江之處)駐守,以牽制荊州關羽。途中經過呂蒙的駐地,魯肅對於呂蒙大字不識幾個,完全是一介武夫而有些看輕他,本來不想登門拜訪,但是旁邊的人勸說:

 

呂蒙將軍的功名一天比一天顯赫,不能再以過去的態度對待他,您應當主動前去拜訪比較好。」

 

魯肅聽得有理,況且於情理上到了人家的地頭,雖然自己算是上司,去打個招呼也無傷大雅,就派人登門投帖。呂蒙聽說魯肅來了,趕緊設宴款待。酒酣耳熱之際,呂蒙魯肅

 

「您如今擔起國家重任,又與關羽為鄰,您有何計策以防不測?」

 

魯肅敷衍的說:

 

「隨機應變也就是了。」

 

呂蒙聽魯肅如此回答,很不以為然的說:

 

「現在我東與西雖為如同一家人連手抗,但關羽就像是熊、虎一般,為了預防並對付他,怎能不預先擬定好計策呢?」

 

於是呂蒙魯肅提出了五套對付關羽的計策。魯肅越聽越是驚訝,最後甚至主動起身坐到了呂蒙身邊,拍了拍呂蒙的背說:

 

子明老弟啊!我本來以為你只懂得上陣殺敵這些事,今日聽了你的計策說明,才知道你的學識不但精深而且廣博,已經不再是從前的『阿蒙吳國那個只懂得打仗的阿蒙啊!」

 

呂蒙客氣的回禮說:

 

「小弟我只是『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一個讀書人離開三天,很可能就有很大的進步,就不能再用以前的眼光去看他)

 

大兄您曾自比戰國時期秦國魏冉,能幫助國君並讓國家強大。但剛才聽了您的回答,又覺得您若真如此作為則未免有些不大稱職。

 

您既然接下周瑜留下來的重責大任,要防的就是旁邊的關羽關羽這個人長而好學,像《左傳》等書都能朗朗上口,為人剛正磊落有有英雄氣慨,但是他的性格頗為自負,經常以勢壓人。如今你與他比鄰而處,應當要準備好「單複之術」(正統以及出奇的戰術)來對付他。」

 

於是呂蒙再為魯肅擬訂了三條計策,魯肅很慎重的接受了呂蒙的建議,將這些計謀牢牢記在腦子裡以防外洩。

 

也因為這樣,魯肅真的對呂蒙「刮目相看」,就請求拜見呂蒙的母親並向她行了大禮(表示感謝母為國家教養出呂蒙這樣的好人才),又與呂蒙結為好友後才告別,前往陸口坐鎮。

 

----- 待續 -----

 

改編自 《三國志》/《江表傳》

 

原文:

 

《三國志》.卷五十四 .吳書九.呂蒙.傳第九

《呂蒙傳》

呂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

……

魯肅代周瑜,當之陸口,過蒙屯下。肅意尚輕蒙,或說肅曰:

「呂將軍功名日顯,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顧之。」

遂往詣蒙。酒酣,蒙問肅曰:

「君受重任,與關羽為鄰,將何計略,以備不虞?」

肅造次應曰:

「臨時施宜。」

蒙曰:

「今東西雖為一家,而關羽實熊虎也,計安可不豫定?」

因為肅畫五策。肅於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

「呂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於此也。」

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江表傳》曰:

初,權謂蒙及蔣欽曰:

「卿今並當塗掌事,宜學問以自開益。」

蒙曰:

「在軍中常苦多務,恐不容復讀書。」

權曰: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令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少時歷詩、書、禮記、左傳、國語,惟不讀易。至統事以來,省三史、諸家兵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學必得之,寧當不為乎?宜急讀孫子、六韜、左傳、國語及三史。孔子言『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孟德亦自謂老而好學。卿何獨不自勉勗邪?」

蒙始就學,篤志不倦,其所覽見,舊儒不勝。

後魯肅上代周瑜,過蒙言議,常欲受屈。肅拊蒙背曰:

「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

蒙曰:

「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今論,何一稱穰侯乎。兄今代公瑾,旣難為繼,且與關羽為鄰。斯人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氣,然性頗自負,好陵人。今與為對,當有單複以鄉待之。」

密為肅陳三策,肅敬受之,祕而不宣。

權常歎曰:

「人長而進益,如呂蒙、蔣欽,蓋不可及也。富貴榮顯,更能折節好學,耽恱書傳,輕財尚義,所行可迹,並作國士,不亦休乎!」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雜記
自訂分類:小小說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