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換換口味,想說讀輕鬆點的書吧。
歐洲史,而且是為了新的課綱,想讓學生們能比較不痛苦的學習世界史。
時間跨度很大,書不厚,字不多,不過讀起來呢,卻意外的有趣。
這本書第一個特色是有結構性。
用人體的構造來做歐洲史的框架。
每一章都是一個小主題,在這個架構之下組織起來整個世界史的理解,不會沉重,反而很清楚。
然後呢,這本書不是老古板的那種教科書。
主題,選得也是有趣而能吸引眼球的內容。
沒有陳腔濫調,反而有點中二或二次元那樣,用的是年輕人的語言唷。
這些主題雖然不是什麼炸裂的祕密,不過也和刪民智的教條洗腦南轅北轍,讀了開頭會有動力繼續往下讀完那樣。
不會無聊,反而會覺得有意思,或許考試不會直接考,但是當作引子,真的要為了考試去背歷史的時候,這個框架與閱讀經驗可能會有奇效的。
這本書利害在寫作,或者是溝通的技巧上。
如何構思主題,讓聽眾提起興致,拉住聽眾的注意力,恰到好處,這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
這不僅僅是用來考試拿高分用而已。
這和現代商業環境裡實際上派上用場的專業能力的培養是有關係的。
除了那種靠關係靠投胎獲得的競爭力之外,我們能夠經由努力而得到成長,真的化作能賺錢,能提升影響力的,有效的能力值,其實不多。
這本書的寫作技巧是值得學習的,短時間內不會過時的,比起那些煩人的官僚的舊時代的知識技能,能有條理有架構的掌握情況,能夠有效率的傳達想法,能夠吸引他人的注意力,這種能力更有價值的。
傻蛋這種讀書心得就是品質低落的文章唷,不夠有趣,主要目的只是讀完書留下一點渣渣罷了,隨便寫的。
這樣的文字如果你能讀得下去,能讀到這裡還沒跳過呀,那這本書的品質應該可以超過你的期待。
這個年代啊,似乎特別的反智,政府全是些除了勇於無恥之外沒半點功夫的酒囊飯袋,社會上的典範每況愈下,慘不忍睹。
所以多讀點好書吧,別讓執政的那些垃圾成為典範,在那耀武揚威,這些東西就該被踢到鄙視鏈的最底端,人人都看不起才是。
也唯有如此,未來才會有趣一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