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
誰害死邱清泉將軍
2024/08/07 01:09
瀏覽280
迴響1
推薦13
引用0
誰害死邱清泉將軍 一、家庭身世 邱將軍清泉,字雨庵,學名青錢。浙江省永嘉縣蒲洲鄉人,生於民國前十年正月廿七日(清光緒廿八年,西元一九○二年,歲次壬寅)。將軍先祖來自江西,清雍正年間遷居浙江麗水,咸豐時因為太平天國兵亂,再由麗水遷居永嘉。 永嘉縣當甌江入海處,在隋、明、清三代皆為溫州府治。縣城又稱鹿城,位於甌江南岸。三面環山,一面臨海,山勢挺拔,係由浙閩交界之仙霞嶺蜿蜒而來。 甌江上游盛產竹木、皮革、藥材之園,順流下運,由溫州轉銷外地。而滬甯洋貨亦由此輸入。故市肆櫛比,商業繁盛,清光緒二年依中英煙臺條約闢為商埠,更多輪舶往來,貿易既廣,其接受外間風氣,自較內地為先。 蒲州鄉在永嘉城東十里,居民大都以航海捕魚為業,每年秋間受颱風襲擊,翻船喪生時有所聞。因壯闊海洋與醇厚農村環境的薰陶,特富於冒險搏鬥,堅忍剛毅的氣質。 將軍家風為克勤克儉慈祥孝悌。父箴涵先生,母余太夫人,生三子一女:清泉、清選、名棟、女紅梅居長,適黃氏。箴涵先生少時家境艱苦,曾業縫工,兼管負販;後以工資積蓄,乃開設魚行,收入漸佳,遂購置田產自耕。將軍幼時常參加農作,刻苦耐勞生活習慣,於以養成。每於飯後燈前,其父常誦格言為訓,如「勤能補拙,儉以養廉」。「一勤天下無難事,百忍堂中有太和」。「百計莫如耕讀好,千金不若子孫賢」。「二人同心,共利斷金」。「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文章報國,忠孝傳家」。且為子女講解朱子治家格言及增廣昔時賢文等書,並指導閱讀歷史故事書籍如三國演義,岳飛傳,春秋列國志,綱鑑易知錄等。 將軍八歲啟蒙,就讀近鄰私塾,塾師黃寶鴻。十歲入基聖小學堂,十四歲入高等小學堂。當時將軍對國學已具基礎,又自知用功,課餘研讀中國五經與歷史,均加朱筆圈點及眉批。其盡忠國家,熱愛民族思想的養成,此應為重要根源。每逢暑假回家,日助田間工作,晚間埋首攻讀,母則陪伴編織蒲鞋,黃卷青燈,書聲與織聲相應和,每至夜深人靜始就寢。民國六年,十六歲以第一名畢業於高等小學堂,其父以家庭經濟拮据,欲令其改習他業,終為本鄉耆老華成銘先生之力勸與鼓勵,得繼續就讀,並考入浙江省立第十中學。 省立十中前身為中山書院,即清末大儒孫貽讓講學之所,雲山蒼翠,學風純樸,學生均孜孜向學。民國八年,北京學生要求取消「中日密約」,拒絕歐戰和會簽字,全國響應﹐將軍亦偕同學下鄉宣傳抵制日貨。二十歲以第二名畢業於省立十中。回鄉任家庭教師一年,束修所入,悉以儲存作為升學費用。民國十一年負笈上海,考入上海大學社會學系。於政治、社會、歷史等課最感興趣。將軍并能深切體驗家境艱難,選擇在校半工半讀! 二、戎馬生涯 「壯志手中三尺劍,雄圖胸裏十萬兵」,這是將軍於民國十六年參與北伐時寄父戎裝佩劍像片一張上所題,橫額並書「戎馬生涯」四字,此寥寥十餘字,不僅可以看出他的抱負與志趣,也可以說是他一生的寫照。 將軍以身許國,是他少年時即已立下的志願;而報國之途,是進入革命的搖籃——黃埔軍校。 國父於民國十三年改組中華革命黨為中國國民黨,在建黨建軍的原則下,命先 總統蔣公在黃埔創辦陸軍軍官學校。時將軍正就讀於上海大學,校長于右任氏原為國民黨中堅份子,平時言談之間,均鼓勵學生革命救國。校中教師亦多有宣傳國民革命者,乃至流傳一口號:「革命的到黃埔去」!深受此口號影響者頗不乏人,將軍即為率先參加者之一,民國十三年夏,將軍赴廣州考入黃埔軍校第二期,編為工兵科。 黃埔軍校第二期學生教育是戰教合一的教育,即以學校教育訓練作戰技能,以戰場作戰經驗充實教育內容。故軍校二期學生曾三次參加實地作戰。 軍校二期開學未久,即發生廣州商團陳廉伯偷運軍械事件。蔣校長以商團藉英國勢力企圖佔領廣州,乃採斷然措施。於十月廿五日以軍校第一、二期學生與教導團將商團包圍繳械,英帝國主義之兇焰始熄。 十三年冬,陳炯明乘 國父北上,與北洋軍閥勾結,由東口進入東莞、石龍等地,企圖襲取廣州,蔣校長受命率師東征,軍校第二、三期學生及兩個教導團組成校軍,任粵軍前鋒。十四年三月十三日棉湖之役,以千餘業經激戰十餘日之校軍,獨當萬餘優勢之逆軍,奮勇衝殺,前仆後繼,一日之間,將逆軍完全擊潰。時將軍任班長,對於造橋,築城,安置炸藥等工兵任務,貢獻甚多;而對於實地經驗與心得,收穫亦大。 四月十三日,軍校教導團改組成立黨軍。時滇軍楊希閔,桂軍劉震寰勾結外援,陰謀叛變。 蔣校長即由潮汕回師,六月十三日一舉將楊劉叛軍包圍解決。由是廣州之反革命與假革命之勢力得以全部肅清。 將軍自軍校二期畢業後,即參與國民革命軍行列,由東征、北伐、剿匪、抗戰,以至戡亂捐軀殉國,廿餘年間,歷經數百戰,所表現的不僅是「信國孤忠」,而且真正的做到了「雎陽大節」,其職級由少尉排長遞升至中將司令官,殉國後追贈為陸軍上將,並經總統明令入祀首都忠烈祠。 將軍一生,可謂忠孝義烈,戰績彪炳,其詳細情形,可參閱國防部所存戰史資料,在此僅述若干特殊戰例,貫串其戎馬生涯,並足以顯示將軍雄才大略,耿耿忠貞。 將軍自民國十三年至廿二年(三十二歲),已升任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政治訓練處少將處長。民國廿三年,國內革命基礎已定,惟國際形勢漸趨險惡,尤以日本帝國主義者進迫日甚,對日作戰,必不可免。將軍以民族解放,任重道遠,乃決心在軍事方面再求深造,參與留德考試,榮獲第一名。次年十月入柏林陸軍大學。陸軍大學為德國軍事學術寶庫,教授均係第一流軍事學家。惟校方歧視外國學生,往往保留最新的講義不發,但將軍向學心切,不惜用種種方法,將其取得,連夜打字抄錄,祕為保存,以備回國後再作研究。在學三年,將軍所集中精神研究者,為戰術戰略及國防建設。對於巴爾克、老毛奇、斯蒂芬及克勞塞維茨的戰爭理論詳加比較研究,於古得里安之裝甲騎兵戰術,亦多致力。曾謂「如果世界第二大戰爆發,則將為機械化部隊出風頭之時代矣」。對於魯登道夫的全民戰爭論興趣亦濃,嘗於課餘翻譯,寄回國內雜誌發表。 民國廿六年五月,將軍完成陸大學業,由德返國,任教導總隊參謀長。在其留學報告中建議我國現代化國防軍之建設,約二萬餘言,深受器重。 將軍一生獻身革命,無論治軍、作戰與訓練,尤其戰略戰術之指揮運用,常有突出驚人表現,此與留學德國,深受德國軍事教育之影響與薰陶,關係極大。 將軍由德歸國,適逢七七抗戰軍興,曾輔佐教導總隊,參加南京保衛戰。廿七年六月,以二百師副師長兼任突擊軍司令,率機械化部隊兩營,參與河南蘭封戰役,九月參與信陽戰役。十月第二百師擴編為第五軍,將軍調升為第五軍新編第廿二師少將師長。該師調湖南東安訓練,由於將軍對教育訓練別具心得,一面灌輸軍事哲學,一面教授德國之機械化戰術,未及數月,即成勁旅。二十八年三月軍事委員會校閱組評定:第五軍居西南各軍第一,新二十二師又為第五軍第一,其評語為「新廿二師訓練優良,軍紀良好。該師邱師長清泉,愛士兵如兄弟,團結力固,戰鬥力強」。其後,該師所表現的是戰績輝煌,光耀史冊。 最為人所記憶的是崑崙關之役。這一戰役為我國抗戰中轉守為攻,且為攻堅戰成功的首頁。民國廿八年長沙第一次會戰後,蔣委員長赴衡陽主持軍事會議,檢討抗戰得失,決定第二期戰略,令新編第廿二師移防長沙,師次湘潭,正日軍在廣東欽縣、防城登陸,廣西南甯失守,正圖直趨崑崙關,第五軍奉命拒敵,時將軍亦奉令率師赴援。十二月十六日,新二十二師由崑崙關以北之思壟,越大山數十里,經大平村抵崑崙關以南之五塘附近,十七日突然出擊,十八日佔領五塘、六塘,此一迂迴包圍,斷敵後路之奇兵,係將軍力主師法狄青之故智而使用者。日寇於頓挫之餘,急調其臺灣守備旅由南甯向五塘增援,將軍即以一個團固守六塘,佯與敵軍周旋,誘其深入,主力埋伏北側山地,另安置補充團為預備隊,並令工兵營在六塘以東置大木樁於道旁,沿途埋置地雷阻敵前進,十九日下午敵軍竄抵五塘,步步緊迫,入晚敵軍越過五塘向六塘推進,氣勢極為兇猛,當夜一時許,將軍下令出擊,先將五塘、六塘間大橋炸斷,在熾盛火力掩護下,由北側山地猛攻,火光照耀如同白晝,五塘、六塘預伏之我軍,包圍兜截,各路伏兵齊出,有似排山倒海,敵左右應戰,陷入重圍,我軍更發揮機械化部隊威力,奮勇衝殺,敵軍終於大亂,紛紛向公路山地潰退,沿途遺棄各式車輛達二百餘輛及輜重武器甚夥,斃敵第十二旅旅團長中村正雄少將,第十聯隊長杉木吉之助及第四十二聯隊長阪田元一以下七千餘人,獲致輝煌戰果。 敵於潰退時,曾在九塘佈告曰: 「此次作戰之發端,係我軍派駐九塘之一部,受蔣軍聚集攻擊。我軍把握時機,企圖一大反擊。經五旬半期間,駐紮該地之我軍數大隊,竟能與蔣軍十餘師週旋到底。在此地帶之上,蔣軍比任何方面空前英勇,值得我軍表示敬意。至於在數量方面比較,極小數之我軍,能堅忍抵抗優勢的蔣軍,宣揚威武,更值得大家贊許。我軍自堅守九塘以來,粉碎蔣軍企圖之目的已達,今璧還九塘於蔣軍。最後我們拜祭九塘附近數萬亡傷之日華兩軍,贊其武勛,並祈冥福」。 這一文件,足證敵承認我軍作戰的英勇,同時也可看出日寇犧牲傷亡的重大。 崑崙關戰役後,論功行賞,將軍榮獲四等寶鼎勛章,並升任第五軍少將副軍長。於部隊換防時,由於撞車,致將軍上唇破裂,經醫縫合,住院療養期間,曾作五律一首述懷: 「歲暮克崑崙,旌旗凍不翻。 雲開交趾地,氣奪大和魂。 烽火連山樹,刀光照彈痕。 但憑鐵和血,胡虜安足論!」 將軍於戎馬生涯之餘,嘗喜作詩以自娛,氣魄雄偉,有大將風,而對於國家民族的熱愛,對於國計民生的關切,充份流露於字裏行間。聲韻鏗鏘,詞藻美麗,猶為餘事。 民國卅年將軍調任第十六補充兵訓練處少將處長兼重慶第三警備區司令,三十一年調西安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七分校副主任。三十二年第五軍擴編為第五集團軍,杜聿明任集團軍總司令,將軍升為陸軍第五軍軍長。是時軍駐昆明外圍。由於自緬甸作戰返國未久,官兵長途跋涉,病患極多,當務之急是注重官兵體力的恢復,所以他提出「養兵重於訓練」的口號,要把「貧弱病苦死」變為「富強康樂生」,他令各單位利用駐地養豬、養羊、種菜、種瓜,以補助副食,增加營養;並以中醫中藥補西醫西藥之不足,為官兵調攝治療。其有病亡者,視宗教信仰之不同,召僧道牧師阿洪為其禱祝安葬。所以不到半年,不僅官兵體力大增,情感亦親如手足,部隊團結力益趨強固。於是又進一步提出「訓練重於作戰」的口號,設立幹部訓練班,分批調訓營級以下幹部。第一階段授以步兵戰鬥技能,步戰協同及營以下戰術。第二階段施以美式教育。其實施方法如:沙盤推演,圖上作業,兵棋演習,半實兵演習,實兵演習,高司演習等,無不根據教學經驗,逐漸改進。故於年終校閱成績,榮列全國第一。在此期間,將軍以其治軍心得,著成步兵教戰初集、建軍叢論、軍隊生活教育諸書,內容充實,對訓練作戰有極大貢獻。 將軍一生,基本戰術思想,深受克勞塞維茨的影響;即使用無限暴力以殲滅敵人戰鬥力。他認為達到此一目的的方法,唯有機動力與火力綜合的衝力。所以第五軍參與抗日戡亂各戰役,大都使用衝力的戰法,而戰術的細節,則由實戰經驗不斷的改進。 抗戰末期,將軍所率領的第五軍,所從事的最艱苦而戰績輝煌足與崑崙關媲美的一戰,那便是民國卅三年九月攻克滇西龍陵之役。 民國卅二年冬,我駐印軍開始反攻緬北,至卅三年夏先後克復新平洋、孟關、加邁、孟拱、密支那等要地,八月三日攻克密支那。當時我統帥部為配合駐印軍攻勢,及打通中印公路起見,曾令滇西遠征軍互相策應以收夾擊之效,惟敵軍頑強,久攻不下,第五軍在昆明整訓已久,士飽馬騰,戰志高昂,乃命該軍派軍增援。將軍奉命之後,至感興奮,以電話召所屬二百師高吉人師長前往馳援,並面授機宜說:「這一戰把滇緬路打通,將有利於整個戰局,而我們第五軍也可揚威於國際了」。同時一面與史迪威將軍代表密竇頓上校及飛虎隊陳納德將軍等協商密切配合事宜,一面親自飛赴前線實地視察,檢討得失,沉着應戰,且於中美軍來合議時曾建議「火燒背陰山,水淹龍陵城」之策略,以減少我軍兵力損耗,敵軍聞悉,大起恐慌,以後我軍能夠迅速攻佔龍陵,頗受此一策略反間之影響。二百師在將軍躬親督率之下,周密部署,於十月十九日拂曉以第六百團主力進攻籬笆坡正面,以一營迂迴敵之側背;第五九九團主力向一把傘,龍潭迂迴,激戰兼旬,節節勝利,至此滇緬公路敵軍被我截成數段,歸路斷絕,乃狼狽敗退。我於十一月三日克復龍陵,十二月四日第二百師續向上寨推進,連克雙坡、於隆、邦打、拱撤、河邊寨等地,同月下旬又克畹町北面之象鼻山,罐子山、冷山諸要點,盟軍於三十四年一月二十日進佔畹町,至此西南國門以內已無敵蹤。緬北方面,我駐印軍自三十三年十月十五日由密支那向南進攻,十二月十五日攻克八莫,三十四年一月十五日攻克中緬邊界以南的芒友,一月廿七日我滇西緬北兩路大軍在芒友勝利會師。至此,全長一五六六公里的中印公路,得以完全打通,而同時維持我抗戰時交通的中印油管也開始通油,對於我抗戰最後勝利的影響極為重大。這一戰役,將軍榮獲政府頒授三等寶鼎勳章,美國政府也贈予銅星自由獎章。 將軍班師返回昆明後,對於龍陵戰役所獲得的經驗,反覆檢討,並以之訓練幹部,其在檢討會講述「龍陵是怎樣攻下的」,吳思珩先生當時筆記,記其大意如下: 一、火力重於兵力:現代的戰鬥,無論攻防,火力總是第一。如果火力強大,一連人擔任一千公尺的陣地是毫無問題的。不僅非常堅固,而且縱深可以配備得很大。 二、搜索重於戰鬥: 搜索分戰鬥搜索與威力搜索,威力搜索就是戰鬥。我們知道火力固然重於兵力,但是發揚火力,一定要搜索得確實。我們必須先把敵人的砲兵陣地,機槍陣地……橫廣縱深等搜索準確,然後才可分配各種槍砲火力,以充分壓倒敵人。 三,補給重於作戰:補給是戰鬥力量的源泉,如果彈藥送不上,用什麼力量去打呢?如果米鹽送不上,餓着肚子還能作戰嗎?因此軍師部的軍需處,團部的團附及軍需,營部的營附及副官,以及連上的特務長,在作戰時應該特別注意部隊的補給,同時第一線的官兵,應該尊重後方勤務人員。 最後他告誡官兵不要驕傲,尤其對於共匪的勢將叛亂,特別提出警惕,他說: 「我相信在一年之內,我們的抗戰可以完全勝利,但我們萬不能因此而自驕自滿,我們要特加警惕。就目前講,我們打通了滇緬路以後,還要出長江,渡黃河,上前出打北方以至東三省的敵人。就將來講,我們要求國家真正的統一,凡是違抗政府,阻礙本黨主義實行,有損國家民族利益的份子,我們要一律予以肅清,以期建設三民主義的新中國」 從這段講話中,不僅看到將軍為黨國的忠誠,也看到他的卓識遠見。抗戰就在這年(卅四年)勝利了,而共匪的逞兵作亂,也接踵而來,正如將軍所預料。所以,將軍在戡亂中可以說以孤臣的心緒,表現鞠躬盡瘁的情操! 將軍在滇西參戰中,或以表現突出曾遭疑忌,故於龍陵攻克返回昆明,途經保山大理,見風光雖好,而民生凋蔽,不禁感慨,曾賦七律七絕各一首以見志: 滇南有感: 「萬里雲山北望頻,南天立馬一勞人; 邑多衰落傷農圃,路有飢寒恥重臣。 生意哀憐驅羸馬,道心消逝伴朱輪。 煙村殘野夕陽處,枉自風光畫樣新。」 孤臣: 「安論經緯起斯民,終為浮雲蔽日頻; 獨仰雲山遙萬里,常揮涕淚泣孤臣」。 抗戰勝利之後,民國卅五年三月,第五軍奉命調駐華中,五月移防南京,駐江北浦鎮。當時共產黨不顧馬歇爾之調停,為策應其東北軍事行動,在熱河、察哈爾、河北、山東各省,對國軍發動全面攻勢;蘇北方面陳毅、粟裕更集結十六個團的兵力,圍攻泰興,國軍倉卒應戰,共軍攻陷該城之後,續向泰縣及口岸鎮攻擊,我六合駐軍亦遭進襲,嚴重威脅首都安全,將軍奉命還擊,於是蘇北展開全面戰鬥。此時,將軍作戰指導,以攻取天長、盱眙,解除南京威脅為目的。採取鉗形攻勢:一路以所屬第四十五師由六合沿天六公路北向攻擊天長為主攻;一路以所屬第九十六師由來安向北攻擊盱眙為助攻。兩面包圍夾擊,俾聚殲敵人於洪澤湖南岸地區。在此戰役中,亦如滇西攻擊日軍,以熾烈砲火,分波配置,集中猛擊,以裝備窳劣之共軍,自無法抗拒,幾潰不成軍。自此,將軍乘勝追擊,一路勢如破竹,掃蕩蘇北,進入魯南,予劉伯承部以痛擊,九月攻克單縣、曹縣、定陶、荷澤、東明,十月收復黃河北岸長土坵、大明,十二月進駐冀南清豐。 在此半年中,第五軍在將軍統率下,被譽為中原長城,使共軍聞風喪膽,有「逢五不戰」之口號。但轉戰黃河南北,將士之辛苦可以想見。戰地景況,將士功勛,將軍均有詩吟詠,特錄三首如下: 冬臘初到冀南逢大雪 「青山萬壑水雲天,回首蒸炎又十年; 南望初離關百二,北征今上路三千。 風橫平野鳥飛絕,雪壓寒空馬不前; 冷暖數來應自苦,猶留肋骨鐵般堅。」 新正自清豐西開軍次內黃逢大雪滿途 「慷慨入荒城,孤煙帳下明; 風沙千戶捲,煙樹一村傾。 倦鳥艱難宿,歸鴉哀怨鳴; 行行問去路,大雪滿征程。」 贈本軍立功諸將士 「汗馬黃沙百戰勛,神州多難待諸君; 從來王業歸漢有,豈可江山與賊分! 暖日照融千樹雪,寒風吹散滿天雲; 猶多狐鼠遁逃處,河朔家家望五軍」。 將軍的詩,大氣磅礡,他不僅是一位將軍,也是一位民族詩人。在剿匪中,他寫了很多詩,字裏行間,洋溢愛國家、愛民眾的情懷。所謂「河朔家家望五軍」,充分說明當時第五軍紀良好,熱烈受民眾歡迎的情形。至於帶兵,最注重士兵戰鬥動作與下級幹部的戰鬥指揮藝術。嘗說:「戰鬥第一,戰術次之」。此一理論講解,或恐士兵不易記憶,曾編剿匪歌訣,文詞通俗易懂,讀來琅琅上口。例如: 一、戰鬥口號: 找敵人,瞄準打。向前進,死不退。不驚慌,不突圍。硬打到底,三天成功。 二、攻防要領: 攻擊:吃少打多,攻弱抵強。主動索敵,把握戰場。 防禦:三層火網,子母連環;立體三層,平面三層。上下掩護,內外策應。縮小正面,加大縱深。一堡三槍,交換射擊。側防反射,埋伏逆襲。沉着勇猛,硬打到底;子彈缺少,設法代替。三天苦戰,馬上勝利。 將軍參與中原剿共,不過三年,其對共軍戰法研究、瞭解,極為深刻。茲舉其「戰勝劉匪伯承之祕訣」一例加以說明: 一、劉匪定須摸清我們的兵力陣地才來打;所以我們要找他的先頭部隊打,叫他摸不清。 二、劉匪要有五倍於我們的兵力才來打;所以我們要碰上就打,叫他無法集中,始終劣勢。 三、劉匪要擺成袋形夾擊態勢才來打;所以我們反包圍夾擊他的一翼,叫他只有敗逃。 四、劉匪怕我大部隊,想吃我小部隊;所以我們要用小部隊釣魚,用大部隊吃魚。 五、劉匪彈藥缺乏,無法持久;所以我們先用火戰摸索,後用衝鋒突襲,必定勝利。 六、劉匪要佈置地形,埋伏襲擊;所以我們要講究搜索敵情,偵察地形,多區分幾個到達線,運動與掩護連繫,就可以粉碎他的陰謀了。 將軍此類創作甚多,諸如「對陳匪毅的戰法」,「冬季作戰教令」,「特種地形作戰教令」以及「剿匪三字經」,「士兵攻擊四字經」等,均為其從實戰經驗中深切體驗,手訂以教官兵者。所以第五軍在中原剿匪,無攻不克,無戰不勝,國家倚為長城,民眾視為褓姆,絕非偶然!由此,也可以知道,一個部隊能成為勁旅,其領導者的領導天才與功能,是何等重要! 將軍剿共,以窮追猛打為原則,此最為共軍所恐懼者,因此,第五軍在中原追奔逐北,先聲奪人,然休息整補,亦無暇日,將士辛勞,可想而知。自三十五年七月起,由蘇北而冀南;再次進兵魯西,一舉攻佔梁山:魯中會戰,收復萊蕪;以及冀魯豫三省邊區之追剿,整整兩年半中,大小幾經百戰,其中艱苦戰鬥,成功戰例甚多,如鄆城會戰,解王老虎之圍,堅守丁里長之役,共軍憑其優勢人力,使用人海戰術,猛衝頑抗。將軍以二旅之眾,擊退將近十萬之敵,所憑者熾烈火力外,為巧妙之戰法與旺盛之戰鬥精神。此役匪死傷一萬六千人,將軍所部僅陣亡三百餘人,傷一千五百餘人,成一對九之比較。在攻佔鄆城前,將軍於九月廿日曾手訂「村落攻擊教令」,頒發各部隊參照實戰經驗研究實施,其中對戰術指導,鼓舞士氣,有極詳盡之提示如: 「畏懼敵之反撲,惟悲觀失敗者有之。吾人應知陣地前,或陣地內之逆襲,乃為敵人最後使用其預備隊,而全陷恐怖之時。故我接近或突入敵陣後,匪向我反撲,正為我殲滅其預備隊之良機,此時我惟鞏固不動,以射擊殺傷其反撲部隊,經一二小時之火戰,敵反撲部隊大遭殺傷後,其隊伍混亂,其指揮官心理動搖,我即再與攻擊,再行火戰,再行衝鋒,無有不勝矣。故愈在敵人反撲之時,我官兵愈應沉着應戰。前此本軍各戰役之勝利在此,匪軍之失敗亦在此。嗣後我軍攻擊中,正十分歡迎敵人之反撲,因惟待敵來數次反撲,方可予以最大殺傷,而將其全部殲滅於陣地前,乃克完成我最後五分鐘之突擊勝利也」。 鄆城會戰,戰鬥激烈,戰場凄涼景況,從將軍所作「征途過鄆城」一詩中可以概見: 「千里入荒城,又是匆匆別;宅第盡廢墟,道路人蹤絕;鳥雀繞枝頭,蛇鼠出野穴;不知人意苦,但聞聲哀咽。何處是青山,定多杜鵑血;入夜秋風起,雲浮月明滅;鴻雁何悲鳴,征夫心膽裂;故園人豈知?天際愁腸結。」 將軍獻身革命,真正的發揮了忘我精神;無時無刻不以國家人民為念。卅七年春,正是剿匪戰爭最激烈也是最艱苦的階段,對官兵的精神教育極為重要,將軍嘗集合班長以上的幹部,輪流分別於講解剿匪戰法之餘,尤注意精神之鼓舞。例如: 「我們要知道:自古以來,中國也好,外國也好,凡是打勝戰的軍隊,沒有不是能忍苦耐勞的;誰能忍苦耐勞,誰就能得到最後的勝利!」 「古人說:『不成功,便成仁』。歷來的將帥和勇士,總是說粉身碎骨,肝腦塗地,以報效國家。因為一個人總是要死的,與其在家裏病死,叫土匪來殺死,來餓死,不如為國家到戰場上來拚死,要強得萬倍了。從前岳武穆盡忠報國,關夫子殺身成仁,所以古今人人敬仰,到現在各處立廟來尊敬和紀念他們。戰鬥中傷亡最慘重的時候,也就是決戰勝利的時候。官兵絕對不要因此而感覺動搖;要硬起心腸,咬緊牙根,堅持到底,這樣才可必勝!」 「現在全軍統計,每天要吃米七萬斤,這些米大多數是由湖南、四川、台灣運來,有的是向暹邏去買來的。途中用輪船、火車、汽車,經過幾千甚至萬多里路,運到前方來。以市價計算,每天吃米要吃五億元(按:係指當時法幣而言)再加薪餉和副食,數目更見大了。又每月汽車用的汽油要六、七萬加侖,其他如彈藥、服裝、馬匹等消耗的數目,那更是不可計算。我為什麼要提出這些數目同大家講呢?就是說這些東西都是由老百姓拿出來的。國家要我們打土匪,是很不容易的,為的是要我們把土匪消滅,使老百姓能過到太平的日子,使國家能夠建設和強盛起來。大家都看到,老百姓自己吃的是什麼?穿的是什麼?與我們比起來要差多少!我們的生活這樣好,主席還常常掛念我們,發錢叫我們買黃豆吃,希望我們身體強壯,這是為什麼呢?所以我們大家要想一想:上從 主席,下到全中國每一個老百姓,他們對我們的關心,他們的供應,是多麼的大!而對我們的期望是多麼的深重和慇切,假使我們不能把土匪打平,全中國就都要像山東、河南一樣的遭殃,那百姓還能生存嗎?所以我們一定要盡忠盡力,來報效國家,報效人民,報答 主席,這樣才不辜負國家人民和主席的培養,不愧對自己的天職」。 從此以後,將軍所率的整編第五軍,於卅七年六月,收復開封,七月苦戰黃泛區,解黃百韜兵團之圍,乃使豫西匪患稍戢。在剿匪戰史中,應為突出而特殊之戰例,尤其自河南杞縣正面撤退行大膽迂迴之舉以殲匪,可謂奇跡: 黃泛區會戰開始,整編七十五師被圍於榆廂浦、鐵佛寺;統帥部命將軍率軍自杞縣向東,命黃百韜兵團自商邱向西南面馳援,整五軍當面之敵深溝高壘,致桃林崗、許崗之攻擊,我軍傷亡極重,成為膠着狀態;而黃兵團趕到帝邱店附近,卻為陳毅主力所包圍,及區壽年、沈澄年(即七十五師)軍覆沒,匪之攻勢益猛,黃兵團情勢甚危。七月四日將軍接 總統空投手令: 「雨庵弟:龍王店已於今晨拂曉失守,區壽年、沈澄年二同志若非陣亡,即已被俘,瞻念前途,深堪浩歎!弟為中原主力,與友軍相處,不解圍,不互救,殊堪痛恨!茲限於兩日內東向馳援黃百韜,達成任務,則可將功贖罪矣!中正 手勑」。 將軍捧讀之後,泣不成聲,既感領袖督責之切,復覺目前情勢緊迫,當即召集高級將領會議,問曰: 「當面敵人陳、劉二匪,兵力雄厚,村砦堅固,正面攻擊,力不從心,而友軍之圍待解,今將如之何始可?」在座諸將均沉默無言,將軍回顧聯絡官周力之少將說:「我要冒一次險」!周問:「如何冒險」?將軍說:「由杞縣北上州裏,經柿園、華西營,折而向東,攻擊敵之側背。全軍成敗存亡,在此一舉」!周少將皺眉頜首,勉表同意。將軍繼說,「兵於疲憊之際,而採大迂迴之保衛作戰,原犯兵家之忌,但我疲敵亦疲,敵或未盡知我之疲,戰鬥在乎堅持最後五分鐘耳」。當晚將軍即下達命令,以整五師二百旅之六百團留後,掩護各部隊自正面撤退;以四十五旅任前鋒,向北轉進。時值炎夏,天氣悶熱,隊伍過處,沙土飛揚,瀰漫天空,及匪發覺,國軍主力已脫離戰線矣。全軍啣枚疾走,經柿園至華西營與敵接觸,當以一部向其攻擊,主力繞道通過,儼似天兵下降,出其不意,攻共無備,且番號為第五軍,聲勢奪人,匪未及轉鋒,即形散亂,一點突破,全線崩潰,因匪亦在久戰疲憊之際,全無鬥志,陳匪倉皇北退,劉匪南逃,黃兵團之圍遂解。六日晨,軍行至興新集,接王叔銘將軍空投情報謂帝邱店五十華里以內已無匪蹤。將軍興奮已極,仰天長歎:「上天佑我,領袖洪福,此戰有如空城之退司馬,然兵敗山倒,必須乘勝追擊」!將軍乃揮軍追抵黃河渡口紅廟,匪不敢稍一回顧,沿途俘匪兵四千餘名,鹵獲卡車四十一輛,山砲兩門,八二迫擊砲廿一門,六○迫擊砲卅二門,輕重機槍百挺,步槍一千一百剩餘枝,彈藥三卡車。敵膽破裂,戰果輝煌! 將軍奉命剿匪,自卅六年六月魯中會戰起,即深感情報不確之嚴重,且懷疑高級軍事機關有匪諜滲透。當時第五軍南下追剿陳毅,即可予匪痛殲之際,忽空投命令謂博山有匪張靈光部,令北返進剿,至則僅有少數地方團隊與民兵,及回師南下,時逾七日,陳毅已渡運河西去矣。而此次黃泛區杞縣之役,原可乘攻克開封之餘威,由杞縣東向,迅解七十五師之圍,然軍抵杞縣,國防部又空投情報謂陳賡部數縱隊自許昌東向來襲,致將軍分兵備戰,苦戰桃林崗、許崗五日不下。事後始悉此一情報全無事實。且作戰檢討,予將軍以不援友軍之申誡處分。而將軍則心平氣和,毫無怨懟。惟嘗謂:「自古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因朝中奸宄,弄權以陷忠良,不得不防。如今,各種跡象顯示,我最高指揮單位,確有內奸,應予特別警覺」。(按:事後證明國防部主管作戰之參謀次長劉斐中將、作戰廳長郭汝瑰少將即為匪諜。)當時有謂將軍驕矜,不服從命令,不聽指揮乃至不救援友軍的種種謗詞,加諸其身。實際上將軍作戰,多取決於當面之實際敵情,而不按內奸所預佈陷阱假借命令指揮者有之,此更足以說明將軍謀國之忠,對 領袖之誠。吾人嘗讀歷史,自古忠烈,由於見信於明君,不免遭忌於同僚與內奸!但其丹心照日月,勳業垂千秋,雖可蒙冤於當時,終將大白於後世,將軍際遇,正亦如是。 三、壯烈殉國 黃泛區苦戰慘勝,由於內奸作祟,蒙蔽當局,致將軍反遭申誡,且於南京軍事檢討會議中不使將軍親自出席,或恐其列舉事實,申敘說明,而暴露姦情之故。 將軍報國心切,但內有奸宄,外遭猜忌,且戎馬生涯,以至心勞力疲,頗有倦勤之意。是年八月,乃請假返里,以解甲歸田為樂。在此期間,將軍豪放跌宕,而其內心自有辛酸塊壘。此於其仿古樂府一詩中可以概見: 「十年水流東,十年水流西,水流無已時,人事成爪泥。春殘花濺淚,暑去寒露凄;盛衰付煙雲,得失笑蟲雞!孔門聞道死,莊生與物齊;各言志所取,身後互訶詆。是非無定論,榮辱不須迷。堂燕尋常入,暮鴉終夜啼,不如傾斗酒,詩成和醉題。」 卅七年九月,徐州剿匪總司令部成立,第五軍擴編為第二兵團,發表將軍為代司令官,總統親出督責,慰勉之餘,勗以大義,令其即返部隊。將軍凜於見危授命之義,即日束裝就道,臨行語親友曰:「我與共匪拚命去矣!」 當時東北戰局失利,河北聶榮臻威脅平津,中原劉伯承進擾隴海沿線,鄭州開封時告吃緊,華東陳毅進圖濟南。將軍於九月二日返抵河南虞城駐地。三軍聞訊,歡欣鼓舞,士氣大振。 九月十九日,濟南被圍,將軍奉命馳援,由虞城碭山出發,秋雨連綿,道途泥濘,輜重車輛,行動困難。且匪以第八縱隊沿途埋伏阻擊,故日僅推進二三十華里。九月廿六日進駐曹縣時,由於吳化文部叛變,致濟南陷匪,將軍乃回師商邱。對吳化文軍長的叛變,將軍深為惋惜,緣卅六年在魯西剿匪時,吳部曾隸其麾下,將軍第一次視察,即撥補其車輛槍械,並分期調訓其幹部,赤誠相待,與本軍部隊毫無差別;吳深感激,力圖報效。卅六年考結,該部獲列全國乙等部隊第一。卅七年夏該部奉命改隸王耀武部時,吳曾再三要求請勿改隸,將軍亦為轉請保留,終未獲准。吳於八月底,曾電呈將軍,申敘委曲:「前隸將軍麾下,多承愛護,感激良深。自改隸後,嘗遭歧視,徒喚奈何!未知以後仍有效勞機會否?」在此,敘述這一經過,不僅說明將軍謀國之誠,識見之遠,且足以為一般帶兵用兵將領之警惕與參考。 十月十六日,將軍奉令升任第二兵團中將司令官。二十日在碭山防地就職,將軍親撰誓詞為: 「余在 總理孫公靈前,對天盟誓,謹以至誠,報效黨國,盡忠 領袖,殲滅奸匪,完成革命,不怕死,不苟安,不被俘,不投降,有敵無我,有我無敵!如違誓言,天誅地滅,雷打火燒!皇天后土,實所共鑒。謹誓。宣誓人邱清泉。」 團長以上軍官亦相繼宣誓,將軍並即席致詞,闡明匪偽宣傳攻勢的惡毒與我軍處境的艱難,惟有抱定決心,殺身成仁,才能打開局面,報效黨國,並說明不偷生、不怕死、不被俘、不投降、誓詞的重要性。激昂慷慨,熱淚盈眶,三軍肅聆之下,多至泣下。次日全軍營長以下各官兵均分別在防地舉行宣誓,全軍上下萬眾一心,誓與共匪殊死作戰。 徐州位於津浦、隴海兩鐵路交點,屏障首都,為歷史上兵略要地。四圍多山,岡陵起伏,利於構築工事,微山湖位於東北,東有徐河、沂河;西南有澮水、渦水、淝水、潁水,匯於淮河,形成天然屏障。當東北失利,華北逆轉,魯北色變,人心惶惶,難民數十萬,蝟集徐州,糧食缺乏,物價飛漲,社會秩序混亂已極。但我軍戰略指導,以固守徐州,保衛南京為目的,故集中兵力於徐州附近地區,依內線作戰守勢機動的原則,予進犯之匪各個擊破。而匪軍則傾全力進犯,在戰略上以分進合擊,迂迴包圍方式,糾合陳毅、劉伯承兩部,即土共民兵約六十萬人,我方兵力亦屬相當。三十七年十一月八日,將軍奉命率軍自黃口出發,九日拂曉全部抵達徐州,十一日晚增援碾莊之黃百韜兵團,十二日晚向東推進,十三日拂曉起開始攻擊,初在賈河套、韓莊、鄧莊、般山、盛山之線激戰,至十六日匪以五個縱隊向藩塘鎮第十二軍與七十四軍陣地猛撲,企圖突入徐州南郊,將軍見殲敵時機已至,急調一三九師奇襲匪右翼,前後夾擊,匪奔逃無路,遭受重創,死傷約二萬餘人。然十七日國軍宿縣失守,重鎮既失,徐州震動,同時徐州飛機場再度告急,將軍派隊馳援;十八日第七十軍陣地鼓山失而復得;十九、廿兩日當面之敵,仍有五個縱隊,國軍傷亡慘重,未有進展,將軍心甚焦灼,日間親在前線巡視督戰,入夜根據情報用電話指示作戰機宜,不眠不休,辛勞備至。廿一日第五軍攻克劉盧家,阮家塘、孫莊。廿二日攻佔韓莊、東灘頭,經激戰搏鬥後,於拂曉攻克大許家,距離黃兵團碾莊僅十二公里。然黃百韜將軍即於是日下午自戕殉國,所部亦全部壯烈犧性矣。將軍聞訊仰首長嘆,泣不成聲! 黃兵團碾莊失利,宿縣又無法恢復,黃維兵團復被困於雙堆集,津浦路已寸斷,徐州形勢孤立,剿總乃下令退出徐州,守護淮河。十一月廿九日將軍率第二兵團向永城、蕭縣行動,其餘部隊亦隨後跟進,徐州文武各機關職員與逃難民眾數萬人,扶老攜幼,途為之塞,國軍行動致大受影響。且連日豪雨,道路泥濘,輕車重砲,夾於逃難牛車馬車之間,更無法行進,加以匪諜滲透,全軍撤退情報,盡入匪手,故陳毅部四萬餘人,先由夾溝橫越津浦鐵路,直趨永城東北,堵擊國軍,同時另派匪部到處攔截,漸成四面包圍之勢。十二月三日,剿總副總司令杜聿明以三面掩護、一面攻擊之戰法,也未能挽回形勢。杜即引駐陳官莊,將軍所部亦以陳官莊為中心。且於陳官莊闢空投站以接受政府空投補給。但自九日起,陰霾蔽天,大雪紛飛,致空投無法實施,糧食漸感缺乏,乃至騎兵馬匹無物果腹;而匪則利用此種惡劣天氣,一方面驅使民眾挖掘工事,互相連絡,致我砲兵無法活動;一方面展開心戰,對國軍喊話。三十八年元旦,在空投中帶來報紙,載有 總統即將引退的消息,予將士莫大打擊。是日晚間開會,將軍以嚴肅語氣告與會幹部:「華北各入匪手,長江不足阻敵,國家存亡,在此一戰,此種重大責任,落在吾人肩上。今日戰局於此,竟使領袖考慮引退,吾人實在愧對 領袖,本軍轉戰南北,歷經冀、魯、豫、皖、蘇各省,作戰二年,大小百餘戰,從未有如今日者,本軍官兵應抱定不成功便成仁之決心,奮鬥到底,方能為殲滅奸匪以報 領袖。」元月二日晴空一碧,杜副總司令與國防部約定先空投糧食三天,使官兵先恢復體力,再投彈藥,預計十日以飛機百架實施協同突圍作戰。不意六日晚匪即開始全面攻擊,集中優勢砲火,發動人海衝鋒,向國軍全線猛撲,各軍損失甚重,八時許杜副總司令即召集軍長以上將領,下達命令突圍。將軍回營後出陳官莊,擬赴張廟堂第二百師陣地,隨員及衛士十餘人緊隨其後,旋匪兵衝進陣地,人潮洶湧,砲火交熾,血肉橫飛,北風怒吼,夜黑如漆,真是天崩地裂!將軍至此知事已無可為,仰天歎曰:「我奮戰廿餘年,原為國家求獨立,為民族求生存,時到今日,唯有一死以報國家及領袖耳」。當顧左右說:「我死迅即密為掩埋,勿令奸匪辱及我身」。語畢轉身面南,舉隨身佩帶之手槍,自戕成仁。時為中華民國卅八年一月十日凌晨五時十四分。十日晨國軍飛機數十架,飛臨陳官莊上空,只見地面一片荒涼,無復戰火,相率南下,此一忠勇壯烈作戰,遂告結束,而驍勇善戰的邱清泉將軍將永垂史冊矣! (改寫吳思珩先生60年前紀念文)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