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甭取笑鄰村農戶私釀的酒品質粗糙,在豐收時節,他們可是殺雞宰豬、準備了整桌筵席來款待賓客。 前方層層疊疊的山巒密佈、迂迴曲折的流水環繞,本以為無路可走,沒料到穿過了茂密幽暗的柳樹叢林,竟有著花團錦簇的美景,真是別有洞天。 時令接近春天之際,正逢祭祀祈年之時,吹簫擊鼓、熱鬧歡慶;當地村落民風淳厚、衣冠樸實無華,頗有思古幽情。 但願從今以後,若有閒情逸致,說不定就拄著柺杖,趁著月色當空的夜晚,再度登門拜訪。
或因引述的頻率太高,容易以訛傳訛 ,一旦疏忽、不求甚解,便會導致牛頭馬嘴、張冠李戴 。可能自己也犯了這誤失,錯將「山窮水盡」融合在一起,成了「 看了報載下文之後,不禁又是一陣恍然大悟。從今以後,若要引述南宋陸游的【遊山西村】一詩,定當正確使用「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經查詢「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發現: ◎山重水複:山巒重疊,流水迴繞。形容地形複雜。 ◎山窮水盡:比喻陷於絕境,窮困之至。亦作「水盡山窮」、「水窮山盡」。﹙相似詞:窮途末路、走投無路。相反詞:柳暗花明﹚ ◎柳暗花明:形容綠柳茂密,繁花似錦的美景。比喻在曲折艱辛之後,忽然絕處逢生,另有一番情景。﹙相反詞:山窮水盡﹚ ◎柳暗花明又一村:本為寫景詩句。後多用以比喻絕處逢生,忽現轉機。 若想稍微賣弄文采、使用兩句各七個字的詩詞,請勿將「山窮水盡」與「疑無路」拼湊在一起,不僅語意不順,而且邏輯不通,平白糟蹋了絕妙佳句。 試想:既然到了「山窮水盡」這步田地,又何必「 懷疑」是否還有退路可走?若還有退路可走,也不至於山窮水盡、走投無路啊!因此,若使用「山窮水盡」就不必再畫蛇添足,硬是加上「疑無路」。 請尊重古人的智慧結晶,正確引述--【遊山西村】南宋陸游:「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才不枉古代文人嘔心瀝血的佳作。 若無意引述這副14個字的對句,在個人撰文中可以隨興使用「山窮水盡、柳暗花明」。一般能夠在前後文中使用「山窮水盡…柳暗花明…」如此意義相反的形容詞,也算不錯了。 現代人撰文時,已經愈來愈少使用有典故的成語了
放翁陸游最佳詩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被《千家詩》抄錄時卻錯訛成:「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種謬誤,真是翻天覆地,胡鬧到了極點。
上文↑《名句辨正/山窮水盡疑無路?》源自【20090919聯合報d3聯合副刊】
Thanks for Browsing my Blog... |
- 1樓.2009/09/26 21:06名非名,個人想起另一種名
白面書生晚好
個人喜好幻想奇怪文字遊戲,見您文章,而有所感悟。
以下為小民猜測見解而為,請別見怪!
來此一玩,交流交流,當是學到老,錯對也到老。
山窮水盡----另作想像感受,個人就覺得幻想錯覺的突兀,爬山口渴暈眩懷疑沒有路可走。
山窮水複----也就是說經過許多流水,而爬到山的盡頭,然後口渴暈眩懷疑沒有路可走。
山重水複---就比較現代白話,古人可能比較不能接受。
交流賞文樂趣,不是踢館,詼諧人生,以平等心看待您的文,沒有對錯之別。
感恩賞文受益!
白面書生 於 2009/09/26 21:50回覆拜讀了您的大作「無名、平等心」,感覺非常奇特,給人不同的觀感。
我是看了「20090919聯合報」周幹家先生的撰文投書之後,才驚覺自己似乎也犯了通俗誤用的毛病。似乎曾將「山窮水盡」與「疑無路」湊合在一起誤用,有點「罪惡感」…因此趕緊剪報蒐藏,並撰文提醒自己甭再犯錯了。
畢竟南宋陸游的【遊山西村】原著為:「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看了上文周幹家先生的論調,心有同感。的確應該正確的引述原文,避免以訛傳訛、擾亂視聽。
只要甭將「山窮水盡、疑無路」併用,誤導為陸游的原文;其餘在文字上的排列組合,皆屬個人創作自由。感謝野手兄來訪留言!
祝福您:週末愉快!
Best Wishes for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