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自白》年齡的代稱…
2009/07/09 23:36
瀏覽6,964
迴響1
推薦16
引用0
孔子的自白》年齡的代稱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孔子這段自白,真是古往今來的經典語錄,
簡潔流暢、言簡意賅!
黃髮垂髫:老人與小孩。
黃髮:人老後頭髮由白而黃,是高壽的象徵。
亦用以指老年人。
垂髫:ㄊㄧㄠˊ,古時童子不束髮,
故稱童子為「垂髫」。
晉˙陶淵明˙桃花源記:「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始齔之年:7、8歲。乳齒脫換為成人恆齒的時候。
﹙齔ㄔㄣˋ﹚
弱冠之年:20歲。古代年子年滿廿歲加冠。
不惑之年:40歲。孔子自稱四十不惑。
古稀之年:70歲。
杜甫:「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下文是國中基測的國文試題,有關年齡的代稱。
還有些比較常用的,或許遠離求學生涯之後,
就逐漸淡忘了。擷錄於此,僅供參考…
【附註】
◎踰:ㄩˊ,動,越過、超過。
不踰矩:不超越規矩、本分。
◎晬:ㄗㄨㄟˋ,幼兒出生後滿一周歲。
◎荳蔻:比喻十三、四歲的年輕美少女。
◎笄:ㄐㄧ,名,用來盤結頭髮的簪。古代女子
15歲才梳頭、插簪子,稱為「及笄之年」。
◎耄耋:年紀很大的人。
耄:ㄇㄠˋ,年紀約八、九十歲。
耋:ㄉㄧㄝˊ,年紀為七十歲。
《年齡的代稱》
上文↑取自【20090709聯合報aa4教育版】

Thanks for Browsing my Blog...Have a Nice Day!!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迴響(1) :
- 1樓. 王國良(阿國)2009/07/13 11:04用代稱,比較有學問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不只文字優美,文風也勝,連用詞也要注重優雅。想描述各階段的年齡,就有垂手可用的代稱,描述年齡,用代稱比起用數字,更有學問。是哩,通俗的語言固然容易理解、
拉近彼此的距離,總是少了一些文字上
間接的隱喻以及婉約的美感。
此時,借用古人的智慧結晶,
白面書生 於 2009/07/13 13:19回覆
適時適地穿插在文章詩詞之中,
頗有畫龍點睛之功效。感謝阿國來訪留言!
祝福您:平安!喜樂!
Best Wishes for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