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郝龍斌日前親自主持「101年基北區學生參加全國基測北市家長座談會」,郝一再親臨火線、再三說抱歉,充分顯示其想儘快結束這場災難的心境,然而,觀諸與會家長的反應,北北基的紛擾短期之內恐怕難以真正落幕。
關於這場教育災難的討論已經多到可以集結成冊,郝市府昨是今非、左支右絀的態度,更已嚴重衝擊社會對教育決策的信任,至此,郝龍斌市長必須為全案負起政治責任,恐怕連台北市議會多數國民黨籍議員也會認同,職是,有必要深入討論的是,究竟這個現階段引起諸多批評的錯誤決策如何形成?乃至於演變成為一場教育災難?
茲針對全案幾個關鍵點討論如下:
政治利益是政策動機:迄今為止,郝龍斌仍堅稱,一綱一本政策無誤、北北基聯測僅是「技術疏失」,政策設計是為了「減輕學生壓力」,北市府對續辦方案遭教育部否決深感抱歉云云。
實際上,北市府完全提不出任何有關「一綱一本」可以減輕壓力的有力數據,減壓也者自始就是政治宣傳,郝團隊利用家長對「一綱多本」的不解與恐慌,取巧的打出「一綱多本可以減輕學生壓力」的口號,其操弄教育議題以獲取政治利益的動機昭然若揭,也確實贏得不少家長支持,惟也正因為當初的宣傳過於成功,確有不少家長仍然深信一綱一本可以減壓,也難怪當郝改口表示考綱不考本後北北基學生權益不受影響時,會引起當初支持者強力反彈。
一綱一本是聯測先行:郝團隊在聯測續辦方案遭教育部否決之後,宣稱一綱一本與北北基聯測無必然關係,並將一綱一本是否續辦的日期延後至明年3月定案;實則,郝龍斌市長於民國96年6月27日與台北縣長周錫瑋及基隆市長張通榮簽署北北基合作備忘錄後,郝團隊即將兩者掛勾宣傳,除於民國96年11月9日假陽明山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舉辦「教科書選用、北北基一綱一本共辦基測論壇」,並出版「北北基一綱一本共辦基測」專刊,在在證明,北北基聯測就是一綱一本的後續政策,如果沒有一綱一本,自然不會出現其後的聯測爭議,準此,也惟有承認一綱一本也是錯誤決策,並儘快恢復一綱多本政策,方能真正化解家長疑慮。
教育專業隨民粹擺盪:郝市長挾民粹力推一綱一本與自辦基測,除全國教師會等少數團體自始堅持教育專業外,包括台北市議會在野黨議員、多數家長團體、校長組織、教育行政官員等,一開始多數人均臣服在民粹的壓力下,堅持專業者反而被視為是為反對而反對,甚至被懷疑背後有政治動機,而承受巨大壓力。
尤其可議者,這些原本支持郝政策的團體,在輿論轉向之後,又一面倒地支持教育部的決策,教育專業在本案中完全隨民粹搖擺,實為公民社會討論教育公共事務的負面示範。
北北基一綱一本與自辦基測是台灣教育日趨媚俗化、民粹化的體現,社會為此付出沉痛代價,我們應確實記取教訓,不應再制定違反專業的媚俗教育政策,並應強化教育決策之監督機制,建議重大決策除尊重教育專業,甚至有必要進行政策辯論或公民審議,也唯有揚棄民粹、回歸專業,才能重拾全民對教育政策的信任。
(20110907台灣立報教育論壇)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