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初,謠傳被證實~瑪麗亞的未來,完全沒有演唱計畫.....
一般人都認為,這與她投入歐納西斯的懷抱過猛,以致失去平衡有關。
事實上,問題遠比這個要複雜多了!
1958年她接受英國國家廣播公司訪問時,
曾抱怨“演出頻繁,工作繁重”,“打算一年之內退休”.....
後來她在另一次訪問中說:“我越有名,越怕上台。”
她看似堅強篤定,其實她是軟弱迷惘的.....
她渴望自由,她不能把唱歌當作生活的全部;但身不由己!
而歐納西斯,是喚醒她知覺的第一個男人。
經常在天蠍島度假的導演西佛瑞里 Franco Zeffirelli,總是認為:
“瑪麗亞在36歲以後,才發現性愛......”是歐納西斯開啟了她新的冒險旅程。
她一直盼望和這個她深愛的人,有一個全新的開始,
但她並不知道,這會造成怎樣的感情波動,會喪失了怎樣的自我與自由意志。
歐納西斯一開始,確實是努力追求過瑪麗亞,
兩人也共度過很甜蜜的時光......
他們曾一起找房子,打算在巴黎定居,.....他們也有過很幸福的一個夏季,那時她的聲帶已經出現問題,
在舞台上有時會唱不出重要的高音C,回到後台瑪麗亞會非常沮喪,
但在這樣的狀況下,歐納西斯“像鎮痛劑一樣”,
她的軟弱觸動他要保護她,似乎比她獲得勝利成功時要更愛她。
然後他跟她談天蠍島,島上的橄欖樹樹叢,發亮的海.......
他們計畫要好好整理天蠍島,實現他們的夢想,
他要在島上種菸草,她要島上四季開滿各色美麗的花朵;
他們在一起都說希臘語,她愛唱希臘民歌給他聽......
吃飯時,她在他的盤子找東西吃,
還像個淘氣的小孩那樣,學他用手指去撩義大利麵和通心粉吃......
這不是一般戀愛中的人,常做的有點傻卻很正常的事嗎?
她喜歡跟動作快的人在一起,腦筋快、說話快、活潑,精力充沛,
瑪麗亞處處討好歐納西斯,絕不會想改變他,
因為這些,也都是歐納西斯吸引她的地方。
他卻一直想改變她,當勸她拍電影失敗後,他開始管她的穿衣打扮,
他常打電話給畢奇夫人,確定她是按他的要求縫製衣服;
瑪麗亞喜歡紅色和藍色,但他喜歡她穿黑色。
歐納西斯也管她的頭髮,把她送去巴黎名店,剪了一個俏麗的短髮,
她顯得年輕、活潑.....瑪麗亞也很享受、喜歡這樣的轉變。
他很討厭她戴眼鏡,而瑪麗亞卻無法戴隱形眼鏡,
有幾次,他當著大家的面,說她“戴眼鏡很難看,”
從此害她只能把眼鏡拿在手上,要看東西才戴上,看完又隨即拿下來。
因此,可憐的瑪麗亞,總是在視茫茫的狀態中,
也因為這樣,她看人看事的不清楚,使她的態度容易顯露模糊。
也許在某方面,歐納西斯與瑪麗亞,是很相像的,
他們靠自己打天下、沒有受過正規完整的學院教育,
在潛意識中,可能有些連自己都不知道的自卑和缺乏安全感吧?
當瑪麗亞把歐納西斯,當神一樣崇拜、依賴著時,
他卻沒有如外在的那麼有信心,或有可能隱藏著更強烈的軟弱?
他不想被瑪麗亞的光芒淹沒,也不懂如何才能真正的、正確的保護她?
所以,才故意跟她作對?以若即若離來確保安全?
那賈桂琳甘迺迪呢?不是更有名嗎?怎麼不怕她鋒頭更健呢?
那可不一樣,賈桂琳是靠美國前總統遺孀而出名,
不像瑪麗亞擁有自己闖下一片天的事業,
賈姬對他的男性虛榮心,不會造成壓力,有的只是粉飾的加分作用。
起初,他在與賈姬暗通款曲時,是瞞著瑪麗亞,在兩個女人之間周旋的,
甚至在八月,全巴黎上流社會的人,都出城度假時,
竟然想打發瑪麗亞去巴黎,說他九月會去與她會合........
他根本就不覺得這是一種愛的背叛!
他似乎真以為,瑪麗亞卡拉絲從頭到尾,就是他愛情的奴隸嗎?
幸好,瑪麗亞堅定的拒絕了他,最低限度的維持了女王的尊嚴。
她拂袖而去,離開了他!從此沒有再上克莉絲汀娜號。
不過若說,歐納西斯完全不愛她,好像也有點不很公平,
一開始他也是滿珍惜她的,他曾說“瑪麗亞是唯一可以跟我談生意的女人。”
這是很難得的、高度的讚美。
因為歐納西斯的生活,從來沒有跟生意劃清過界線。
瑪麗亞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就是必須生活在旋風中,
被一群重視名利勝過重視才藝的人包圍.......生活的主軸就是“成功”!
對歐納西斯來說,在這方面,無人可望其項背,
克莉絲汀娜號上,經常冠蓋雲集,瑪麗亞陶醉在前所未有的極度的幸福中,
可惜她忘了要小心,忘了她的藝術初衷和自我的價值。
1960年夏天,是一個很快樂的夏天,他摒棄一切跟她在一起;
歐納西斯的生活一向沒有規律,而瑪麗亞像一塊海綿,
她吸收所有該與不該的事,很快就適應了他的黑白顛倒的生活。
由於沒有演出的合同,她將生活完全融入他的模式,
在美心吃飯,去看賽馬,觀賞其他藝人的首演之夜,
買衣服、認識新朋友,發掘新的感官享受......
但是她找不到她要的和平的家,因為歐納西斯只想找有刺激的地方。
起初,她覺得很容易接受他的生活,也很能享受、放鬆,
但是經過三年相處後,她感覺是自己的努力才保有他,保有眼前的局面;
她因熱切渴望兩人未來能在一起,焦慮緊張使她無法享受現在。
最糟的是,不規律的生活,讓她的聲帶和健康嚴重受損,
當重披歌衫,第一次在倫敦唱英文歌時,她的表現出了問題,
也是英國媒體,第一次跟她過不去!
報紙抱怨當晚的氣氛,有太多新潮的燈光,太多時髦不懂音樂的人,
簡直像熱門音樂的演唱會,甚至像夜總會。
星期日電報說“她的聲音很明顯在走下坡”,泰晤士報說:
“她的聲音很難聽,而且荒腔走板。”
但是觀眾很興奮,跟樂隊一同起立使勁鼓掌.......每日快報說:
“她的聲音是磁鐵,吸引不少上流社會的人,坐飛機、火車、汽車來,
這些人平常是周一至周五便忙著出城的人。”
不過這些人不是被她的聲音、她的藝術吸引,而是她和歐納西斯的關係。
因為嗓子的狀況不佳,她在倫敦灌錄了次女高音的詠嘆調,
許多人開始質疑,“卡拉絲成了次女高音了?”
說起來,瑪麗亞有三種音域,她一直很努力要克服先天上的限制;
那時她的高音域變得很難控制,唱到高處會發出尖銳的叫聲,
於是只能依賴她成熟厚實的中音域,並且考慮改唱次女高音的劇目。
兩年後,她甚至灌錄了整齣“卡門”。
可惜,瑪麗亞已經不是當年的卡拉絲,她沒有勇氣也缺乏野心,
她害怕拓展新領域,害怕開闢新的領域所需要下的苦功;
因此她沒有嘗試下去,否則她的藝術生命應該還可以更長、更輝煌。
不過,真不忍心苛責她啊!
從1960年開始,她的聲音開始出現重大的危機,
她一向強調“她的聲音,是她的感情狀態”........
她非常害怕嗓子受到情緒影響;
這種說法是有醫學根據的,尤其對敏感的她來說,更是如此!
好像每種焦慮、每次騷動,對她的嗓子都會造成立即的影響。
她喜歡說“只有快樂的鳥兒會唱歌........”
她認為生病的,不是她的嗓子,而是她的神經;
確實,她的神經1960年開始受損,她的血壓特別的低,
她有靜脈竇的毛病,使她在唱歌時非常的痛苦........但她想克服,她想唱,
她坐在鋼琴前想唱,可憐只要一開口,便從喉嚨痛到前額!
這時各種報紙開始報導揣測,說她如何被打敗和完蛋的時候,
她的母親也來湊熱鬧,出了一本書“我的女兒卡拉絲”,
書中主要是指責她不孝和忘恩負義.......
她原想靠出書成名,但瑪麗亞保持緘默,她的如意算盤落空;
瑪麗亞的教父寫信給她,希望她能與母親修補關係,但是她無動於衷。
關於這點,瑪麗亞似乎真的做得不夠聰明不夠好了,
如果她能跟母親修好,對她自己的心理負擔,絕對是會有正面助益的。
她的媽媽不就希望女兒讓她能享點清福嗎?怎麼就這麼難呢?
她不想再唱了,“我要像正常女人一樣過活,有小孩、有家、有狗......”
這個關鍵人物,自然是歐納西斯;他比醫生開的止痛藥更有效。
他帶她出海,像度蜜月一樣,她要船上水手將她當作女主人,一切都聽她指揮,
他絕不跟她唱反調,只有一次例外,
瑪麗亞將遊戲廳牆上娣娜的畫像取下,他命令立刻重新掛上。
瑪麗亞不快樂,一度是有過覺醒的,
她又開始練嗓子,準備錄製法文的詠嘆調。
她想從音樂中找回快樂,她發覺自己若沒有工作,她什麼也沒有!
沒有孩子、沒有家人、若再沒有事業,她還能幹什麼?
她無法坐下來打牌、閒磕牙,她不是那種女人.......
可是,她已經40歲了,
她負荷不了這種重擔,她怕跟以前的自己競爭。
那時對歐納西斯來說,賺錢已經不再是挑戰,
他將眼光放在希臘,他要像他心中的英雄尤里西斯一樣勝利還鄉!
第一步是:他要創立奧林匹克航空公司,他要證明他屬於希臘,希臘也屬於他。
第二步:讓他的情婦在古老的伊比達洛斯劇院演唱,
是他與希臘的另一種親密的連接與勝利;
而瑪麗亞除了要討好她的情人之外,她也感覺到祖國的召喚,
她珍惜所有與他有連接的一切事物。
所以,她決定克服所有的恐懼,回希臘獻唱“諾瑪”。
那場演唱會1960/08/17日,在希臘的一座古老劇院,
因為下大雨,又完全沒有停雨的跡象,演出延至下一個周日,
兩萬名觀眾,真可謂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這裡面的觀眾,有一位僅10歲的小姑娘阿蕾娜,
她就是後來寫了瑪麗亞的傳記“卡拉絲的愛恨之歌”的作者。
最後要介紹一下,文中多次提到的名導演 Franco Zeffirelli,
他的電影成名作是以莎翁劇“羅密歐與茱麗葉”改編的“殉情記”,
作品相當的豐富,無論是歌劇或電影都有斐然的成績。
他1923年出生,現年96歲,是瑪麗亞卡拉絲為數甚少的好友之一,
兩人默契良好,曾有數次合作的紀錄;
曾在2002年,拍過一部電影“永遠的卡拉絲”紀念歌劇女神。
他在1994年4月21日-2001年5月29日期間,
擔任過義大利上議院的議員,也是一位政治家。
他是出櫃的同性戀者,曾任大導演維斯康堤的副手,兩人也有過一段親密關係。
2016年兩位史學家韋佐西 Alessandro Vezzosi與薩巴托 Agnese Sabato,
在記者會中宣稱,文藝復興時期天才達文西的遺體已遺失數世紀,
但他們發現,至今仍有多名他的親戚在世,
而其中曾以“殉情記”入圍奧斯卡的名導法蘭克西佛瑞里,便是一個。
可見這位大導演真是非比尋常,也非等閒之輩了。
今天就到此為止吧,有點昏昏欲睡了.......
晚安!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2樓. 深河2019/02/26 19:49讀來真為女神輕輕嘆息,付出真愛卻沒有得到應得待遇,船王始終在躲避卡拉絲的愛情。愛情,確實是聲帶的靈魂啊,但若受損,女神應該可唱次女高音,就是拉不下臉面。多明哥原本是男高音,現在改唱男中音,也是延續了歌劇生涯。好文一篇,推!
真有點難為情呢,謝謝高人抬舉了!
在格子寫有關音樂的文,就是一種自得其樂的延伸,一種樂在其中的成長......
若有幸能得三兩同好分享指教,就非常幸運與欣慰了。

多謝支持與鼓勵,感恩。
lillian 於 2019/02/27 07:31回覆 - 1樓. lillian2019/02/26 16:08
另外附上在上一篇文後的補充
http://blog.udn.com/lillianyi/124823134:
“關於歐納西斯的下堂妻娣娜,要補充說明一點,
她改嫁給侯爵布蘭佛德之後,也沒有善終,還是以離婚收場,
最後又嫁給她自己的姊夫,而她的姊姊是因自殺亡故的,被指疑雲重重.......
總之,這些豪門中的愛恨情仇八卦故事,真是讓人歎為觀止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