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法鼓山農禪寺~ 觀水觀月 觀自在
2025/05/20 01:08
瀏覽358
迴響4
推薦40
引用0

話說那天 公車司機過站未停

在日正當中的艷陽下 走了近半個小時

看照片中的樹影

走到農禪寺 應該已是中午時分了.....

 

不知是體質或別的原因 從小就陽光過敏

醫生叮嚀不用吃藥 吃藥也沒用 但記住不可直接曬太陽.....

所以出門在外 總是頭頂一

也一直相安無事.....

那天 自然是戴著帽子 撐著陽傘的~

可是太陽實在太猛了

手背 手臂與小腿 腳背 凡是被曬到的地方

至今還有越抓越癢的症狀~

可見那天在農禪寺 冒著酷暑走動拍照 是蠻辛苦的

但法喜充滿地 跑來跑去拍了不少.....

可惜日正當中光線太強了 沒有留下鍾意的作品

若下次來 一定要找個不同的時間

或能拍到水月池的美麗倒影 或雨濛濛的空靈景觀....等等

 

今天就先介紹當日的最初印象吧~

一個最簡樸 最順應自然 最有環保概念

光芒內斂 曖曖含光的農禪寺!

 

 

 

三門

 

 

 

“入慈悲門”原是農禪寺的入口~三門

大約在1985年前後落成

造型典雅古樸 2004年被台北市府評定為

具有文化傳承意義的歷史建物

 

 

 

面對大屯山脈 視野開闊

習習涼風吹來 令人精神一振 心曠神怡~

 

這裡 沒有傳統的雕梁畫棟 香火繚繞 金裝菩薩~

不見點燈祈福的櫃台~

也無一般寺廟擺設收受香油錢的功德箱.....

 

貼近自然 保存生態的空間運用 和觀念設計

讓農禪寺風格獨具

有別於一般的寺廟道場.....

 

 

 

“入慈悲門”四字 有人感到眼熟嗎?

據解說義工胡師姐說

那是弘一大師的書法集字墨寶~

 

那天遇到胡師姐 真是很幸運

記得當時是站禪堂門外 要拍樓梯間的廊燈~

她以為我要進去 過來告訴我 那裡沒有開放.....

聽我解釋後 她問我“第一次來嗎?”

又問 需要她的導覽嗎?

我說 如果有集體的參觀團 我願意參加

否則我一個人 就不好意思麻煩了

沒想到她居然說 無妨 她很樂意為我解說......

 

 

 

慈悲門的前方 有一方小小的慈悲花園.....

小小的花園 種植了各種尋常的花草 生氣蓬勃繽紛多彩

象徵了俗世紅塵 人間縮影~

 

“這些花草 有高有低 各有不同 各有因緣~

看似不平等 但都是踏在同樣的一片土地上......”

“將來命運如何 就看各人此生的修為了!”

 

胡師姐的解說 行雲流水 聲調柔和

聽著聽著 感覺她在朗讀詩歌一般..... 深受感動

那也是 坐了美麗公車之後

收到的 另一份可遇不可求的 珍貴的生日禮物!

 

 

 

花園中有一尊觀音菩薩像

祂以清淨的法水 慈悲的滌盡眾生的煩惱

帶給人間安心 祥和 自在.....

 

 

 

左邊是大殿 右邊有一面 L型的牆

那是農禪寺著名的金剛經牆~

五千多字的經文 鏤刻在106片泥作板材上

再一一鑲嵌入牆面~

 

金剛經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簡稱

為大乘佛教般若部中之經典

全文不加經題和綱目 共5,176個字

若加上經題與綱目 則金剛經全文為 5,434字~

 

 

 

遠觀金剛牆 令人滿心歡喜......

 

 

 

從這裡望過去

牆下就是慈悲花園與“入慈悲門”.....

 

 

 

 

 

 

 

 

 

 

 

 

 

莊嚴肅穆 大器恢弘的大殿

農禪寺大殿與所有室內 都不能拍照

但在室外是被允許的

上圖那種如夢似幻的景象 就是隔著紗門拍出來的效果~

 

脫帽進入大殿 恭敬禮佛

喜見殿堂中央設有福田箱

於是趨前虔誠為親朋好友 同學 種下福田......

 

 

 

造型堅實樸拙 風格簡約 氣勢非凡

尤其喜歡 瀟灑自如的空間設計

建築的西牆 透著自然的光線 流瀉一部心經......

 

“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彷彿隨時點提過往的人們 應如何面對自我 反省自我

從一個平凡懵懂無知的我

進入覺悟修學 最後成就智慧的我.....

 

 

 

宗教與人文兼容並蓄的大殿~

 

 

 

隨著自然光線的變化

印證了瞬息變幻 緣起緣滅的因果關係......

 

 

 

大殿西側外牆的牆面的透光設計.......

 

 

 

禪修公園 釋迦牟尼佛像

 

 

 

五月的菩提樹 抽出粉紅色的美麗嫩葉~

 

 

 

 

 

 

 

 

 

大殿前的水月池

有三個開著粉紅花的睡蓮池

池水如鏡 隨著光線 風雲的變化 呈現不同的美......

 

 

 

 

 

 

 

連廊

位於水月池邊 兩面長長窄牆相對而立

一虛一實 一明一暗 一隱一顯 彼此相呼應......

在光影的交織下 別有一番韻致

是極受歡迎的打卡景點~

 

 

 

 

 

 

 

 

 

從禪修公園隔著水月池望去

連廊呈現虛虛實實的另一種面貌......

 

 

 

開山農舍

 

 

 

1975年落成 是農禪寺 最早的建築

兩層平頂磚造~

外牆洗石子 內部地板磨石子 構造簡單樸實

是當年台灣一般民宅的普遍設計

 

2004年 農社被台北市府評定為

具文化傳承意義的歷史建物

之後水月道場落成啟用 便擔負起傳承的重任~

 

 

 

開山農舍 規模不大 館內陳設大多保持原貌

包括老農禪寺舊大殿 會客室

文殊殿 東初老人紀念室

聖嚴法師寮房 錄音室......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聖嚴法師的寮房

無論床鋪 衣櫥 書櫃 都保持了原來的樣子

十分的樸實簡單

小小的房間 是臥室 是書房 也是他辦公的地方....

 

 

 

大殿正面的水月池~

睡蓮盛開 可惜四周空曠 沒有遮陰

只能躲在樹下 遠遠的拍了....

 

 

 

從大殿往前看 有一面照壁~

 

 

 

照壁上 刻著金剛經的經典名句: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觀水 觀月 觀自在~

 

 

 

巷子的盡頭 就是農禪寺~

 

 

 

2025/05/15日

北投法鼓山農禪寺 法喜充滿 殊勝奇妙的一天!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旅人手札
自訂分類:寶島行腳
下一則: 意外邂逅 美麗的公車~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4) :
4樓. 皓呆土豆
2025/05/20 14:14
雖是酷熱天 ,感覺農禪寺還蠻讓人靜心的 ~
是的~
北投農禪寺 大隱隱於市
遠離紅塵煩囂
非常值得參訪~

謝謝分享與留言
早安! lillian2025/05/21 00:53回覆
3樓. 陳正華 牧師
2025/05/20 08:47

最後那張、真的是美呆了!

而且,秀髮快要可以紮起來了...

我的頭髮 正是半長不短的狀態
有點難熬啊 差點又想修剪呢.....
好吧~
就再忍忍看吧....

五月天 不是最宜人的嗎?
怎麼變得這麼熱啊
唉~地球暖化 氣候變遷....
真讓人憂心忡忡啊! lillian2025/05/21 00:43回覆
2樓. 紅袂
2025/05/20 08:45

一個「公車過站未停」讓您留下一幀幀法喜充滿的照片,只是苦了您在太陽底下走了那麼久也狂曬了那麼久,造成皮膚嚴重過敏。我這心裡真是既感激又心疼。 

說來慚愧,當年我在法鼓山高雄紫雲寺皈依,然而這麼多年過去,卻不曾到訪農禪寺,期間也好幾回在UDN裡看到格友的照片,每每都很感動。這次再次又看到您親臨寺院的照片,仍然是心靜如沐親臨。 

或許哪天有機緣,與您相約親訪寺院,圓一圓親近佛寺、親近「家」的緣。

謝謝紅袂師姐
太好了 農禪寺一定要去
而且要在不同的季節
不同的天候去~
相信會有不同的啟發與收穫....

關於陽光過敏的毛病
其實只要稍微注意一點
根本就沒什麼大不了的

不過有時自以為 偶而曬曬也無妨
可以製造維生素D 有助骨骼健康
便會偷個小懶 疏於防護
或者陽光太強 又曬得太久....
才會“樂極生悲”啊!
哈~其實是 有點活該!
謝謝關心~ lillian2025/05/21 00:32回覆
1樓. 盹龜雞~ 0314 的玫瑰園
2025/05/20 08:31

法鼓山農禪寺是弘一法師的法寶。弘一法師的法寶。

你所的胡師姐 說;  水月花園 , 觀自在禪修公園 ,還有你的 藍白色, 真是美呆了 。

有失遠迎了~
謝謝盹姐光臨分享指教
也謝謝慷慨誇獎
真開心!

祝福
吉祥如意

早安 lillian2025/05/21 00:00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