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小小說 – 張九齡
2025/10/27 04:54
瀏覽49
迴響0
推薦10
引用0


張九齡(字子壽,一名博物唐朝唐玄宗李隆基開元二十一年十二月,升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兼修國史。此時,范陽節度使張守珪上奏,因手下的裨將安祿山討伐奚族契丹族作戰頻頻失利,因此要將他押送到京師請求朝廷按律處死張九齡批注說:

 

穰苴出軍,必誅莊賈孫武行令,亦斬宮嬪。守珪軍令若行,祿山不宜免死。」

 

春秋時,齊景公任命穰苴(音「規」)姓,氏,名穰苴(音「ㄖㄤˊ」「ㄐㄩ」))為將軍。穰苴為樹立威信,請齊景公派一名大臣為監軍,齊景公就派寵臣莊賈出任監軍一職。穰苴莊賈約定次日中午在軍營正門見面。向來驕橫的莊賈因為與親戚飲酒導致閱兵時遲到,穰苴就依軍法斬殺了莊賈,連齊景公派特使前來求情也無效(還搭上了為特使駕車的車夫及拉車的馬的性命…… 尷尬 )

 

闔閭要考驗拿著自己寫的兵法前來自薦的齊國孫武,故意召集了宮中一百八十名嬪妃宮女,讓孫武按照他的兵法指揮軍隊。孫武將她們分成兩隊,命王最寵愛的兩個嬪妃做隊長,每個人手持長戟,說明演練動作後,三令五申要求她們一定要徹底服從軍令。但接連二次眾女兵都嘻笑玩鬧得未依號令動作,孫武說:

「沒有把命令解釋清楚,是將官的過失;既然命令已經解釋清楚,卻仍不肯聽令,這就是隊長和士兵們的錯了。」

於是孫武命令隨從將兩個隊長推出斬首。眼見愛妃即將喪命,王嚇得連忙阻止,孫武仍依軍令斬了兩個隊長。之後,眾女兵們一舉一動便完全聽從孫武的命令,不敢再當成兒戲了。

 

張守珪若是已經下了軍令,那麼就一定要執行,未依令完成任務的安祿山就不應該被免除死罪。

 

等到安祿山來到中書省張九齡親自與他談了許久,然後向唐玄宗奏報,說:

 

安祿山為人兇狠殘暴、惡性難改,面有叛逆之相,臣請求陛下同意根據他所犯之罪將他處死,希望藉此斷絕日後的禍患。」

 

唐玄宗卻說:

 

「愛卿切勿因為有王夷甫看出石勒日後發展的這個例子,就誤害了忠誠善良的人啊。」

 

因此非但沒有處死安祿山,還升了他的官、放他返回范陽去了。

 

至德元年/天寶十五年,因安祿山起兵造反而被迫逃往蜀郡成都避難的唐玄宗,這才想起張九齡的先知先覺,下詔讚揚了已故中書張九齡的功績,在這篇《贈張九齡司徒誥》中說:

 

「正大廈者,柱石之力;昌帝業者,輔相之臣。生則保其雄名,歿則稱其盛德。飾終未允於人望,加贈實存於國章。

故中書令張九齡,維岳降神」),濟川作相,開元之際,寅亮成功;讜言定於社稷,先覺合於蓍龜,永懷賢弼,可謂大臣。竹帛猶存,樵蘇必禁。爰從八命之秩,更重三台之位。可賜司徒。」

 

大意是稱讚張九齡有匡正國家這棟大廈的柱石般的力量,是能夠輔佐帝王、興旺功業的重臣,生前能保持英名,死後人們都稱讚他盛大的德行。因為在他過世時朝廷給予的尊榮未能滿足世人的期望,因此加贈「司徒」的職銜,並將此例列入朝廷制度中。

 

並下令派遣特使前往韶州曲江張九陵的長眠之處舉行陵重的祭祀。

 

----- 偶素分隔線 之 備註 -----

 

:原文此處「張九齡開元中為中書令」,按後文「范陽節度使張守珪奏裨將安祿山頻失利,送就戮於京師」,此事應是在開元二十一年十二月至次年開元二十二年初,而此期間張九齡中書侍郎,是到次年開元二十二五月張九齡才升任中書令、集賢院學士知院事、修國史。

 

:據唐朝姚汝能所作的《安祿山事跡》中說是張守珪安祿山進京奏報業務。見唐朝姚汝能.《安祿山事跡》.卷上:(節錄)

 

安祿山營州雜種胡也,小名軋犖山。……

開元二十一年,守珪祿山奏事,中書張九齡見之,謂侍中裴光庭曰:

「亂幽州者,必此胡也。」

 

:網路版原文此處的「而」字應是「面」字,據改之。

 

:「王夷甫石勒」,西晉時,王衍(字夷甫)曾在洛陽城中遇見時年十四歲的少年石勒正一邊吹著口哨一邊走向東門,便斷言此胡兒將成天下禍患。派人去捉他時,石勒已經離去。後來,石勒建立後趙王衍則被其俘虜。見《晉書》.載記第四.石勒(上):

 

石勒世龍,初名上黨武鄉羯人也。其先匈奴別部羌渠之胄。祖耶奕于,父周曷朱,一名乞冀加,並為部落小率。生時赤光滿室,白氣自天屬於中庭,見者咸異之。年十四,隨邑人行販洛陽,倚嘯上東門,王衍見而異之,顧謂左右曰:

「向者胡雛,吾觀其聲視有奇志,恐將為天下之患。」

馳遣收之,會已去。

 

:「飾終」,人死後給予尊榮。

 

:「維岳降神」,山嶽降下神靈,後引申為稱頌人有非凡的稟賦或出身高貴。出自《詩經·大雅·崧高》:「崧高維嶽,駿極于天,維嶽降神,生甫及申。」

 

:「濟川作相」,見成語「濟川舟楫」,指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賢臣重臣。

 

:「寅亮」,恭敬信奉。

 

:「讜言」,正直、慷慨、美善的言論。

 

:「蓍龜」,原指古人用於占卜的蓍草和龜甲。後引申為占卜的行為。

 

:「樵蘇」,砍柴和取草,也指打柴砍草的人。

 

:「八命之秩」,辭意待查。

十年為一秩,按字面解,「八命之秩」指八十歲。但張九齡過世時享年六十八歲(一說六十三歲)。

又,「命秩」,或作「秩命」,按等級給予俸祿。「八」,可能指當時的等級。

 

:「三台」,時以尚書為中臺,御史為憲臺,謁者為外臺,總稱為「三臺」。

 

改編自 《大唐新語

 

原文:

 

《大唐新語》.《卷一》.《匡贊第一》.張九齡

 

張九齡開元中為中書令,范陽節度使張守珪奏裨將安祿山頻失利,送就戮於京師。九齡批曰:

「穰苴出軍,必誅莊賈;孫武行令,亦斬宮嬪。守珪軍令若行,祿山不宜免死。」

及到中書,九齡與語,久之,因奏曰:

「祿山狼子野心,而(面)有逆相,臣請因罪戮之,冀絕後患。」

玄宗曰:

「卿勿以王夷甫識石勒之意,誤害忠良。」

更加官爵,放歸本道。

至德初,玄宗在成都思九齡之先覺,詔曰:

「正大廈者,柱石之力;昌帝業者,輔相之臣。生則保其雄名,歿則稱其盛德。飾終未允於人望,加贈實存於國章。故中書令張九齡,維岳降神,濟川作相,開元之際,寅亮成功;讜言定於社稷,先覺合於蓍龜,永懷賢弼,可謂大臣。竹帛猶存,樵蘇必禁。爰從八命之秩,更重三台之位。可賜司徒。」

仍令遣使,就韶州致祭者。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雜記
自訂分類:小小說
下一則: 小小說 – 裴耀卿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