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
Selected poems:洛夫的《魔歌》
2019/10/09 05:30
瀏覽1,164
迴響0
推薦11
引用0
Selected poems:洛夫的《魔歌》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5994
魔歌
作者:洛夫
出版社:目色文化
出版日期:2018/05/04
語言:繁體中文
詩人親校增訂新版‧首度完整收錄「西貢詩抄」系列作
詩集命名《魔歌》,其義有二,一為魔鬼之「魔」,一為魔法之「魔」。近年我常被許多學院批評家拿到手術台上作臨床實驗,抽筋剝皮,好不慘然。顏元叔教授嘗謂我因受超現實主義影響而「走火入魔」,詩之成魔,自非中國文學傳統的正道,如韓愈生於現代,我也勢必成為他撻伐的對象。我寫詩從未焚香沐浴,正襟危坐,板起面孔在詩中闡揚正教名倫之道,我寫性,寫戰爭,寫死亡,詩味既苦且澀又不守詩律,難怪顏元叔與朱炎兩位先生曾先後半褒半貶地說我有「不羈野馬的詩才」。我知詩才有限,而狂放不羈倒是實情,尤其近來我已由「樂詩不疲」而趨於「玩詩不恭」的境地,〈翻譯秘訣十則〉即為例證,於此焉得不魔!
作者簡介
洛夫 (1928─2018)
湖南衡陽人,原名莫運端,初中時接觸俄國文學,景仰舊俄作家,於是將名字改為具俄國味的「洛夫」,並以此為筆名。淡江文理學院英文系畢業,曾任教東吳大學外文系。一九五四年與張默、瘂弦共同創辦《創世紀》詩刊,歷任總編輯數十年。縱橫詩領域逾七十載的洛夫,對臺灣現代詩的發展影響深闊,作品被譯成英、法、日、韓、荷蘭、斯洛維尼亞、瑞典等多國語文,並屢屢收入各大詩選。著有詩集《靈河》、《石室之死亡》、《外外集》、《魔歌》、《時間之傷》等多部;散文集《一朵午荷》等七部;評論集《詩人之鏡》等五部;譯作《第五號屠宰場》等八部。曾獲中國時報文學推薦獎、中山文藝創作獎、吳三連文藝獎、國家文藝獎等。由於早年超現實的表現手法,近乎魔幻,被詩壇讚譽為「詩魔」。其作品蘊涵對民族整體意識與命運的關懷,並體現了古今中外深邃悠遠的人文精神,形式上則長篇短句兼擅;寫詩之餘亦沉潛於書法藝術,長於行草,受邀於臺灣、中國大陸、菲律賓、馬來西亞、溫哥華、紐約等地展出。
〈壺之歌〉
一把酒壺
坐在那裏
釀造一個悲涼的下午
一支長長的曲子被它嘔出了一半
另一半在焦渴的舌底
死去
如果將其擊破
一個醉漢便從中怏怏走出
而壺的碎片
比誰都清醒
一九六七‧五‧五
〈白色之釀〉
把這條河岸踏成月色時
水聲更冷了
我便拾些枯葉燒著
且裸著身子躣進火中
爲你釀造
雪香十里
一九七○‧四‧五
〈水聲〉
由我眼中
升起的那一枚月亮
突然降落你的
掌心
你就把它摺成一隻小船
任其漂向
水聲的盡頭
我們橫臥在草地上
一把濕髮
湧向我的額角
我終於發現
你緊緊抓住的僅是一支
生了銹的鑰匙
你問:草地上的臥姿
是不是從井中撈起的那幅星圖?
鼻子是北斗
天狼該是你唇邊的那顆黑痣了
這時,你遽然坐了起來
手指著遠處的一盞燈說:
那就是我的童年
總之,我是什麽也聽不凊了
你的肌膚下
有晚潮澎湃
我們趕快把船划出體外吧
好讓水聲
留在盡頭
一九六九‧十‧三十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5994
魔歌
作者:洛夫
出版社:目色文化
出版日期:2018/05/04
語言:繁體中文
詩人親校增訂新版‧首度完整收錄「西貢詩抄」系列作
詩集命名《魔歌》,其義有二,一為魔鬼之「魔」,一為魔法之「魔」。近年我常被許多學院批評家拿到手術台上作臨床實驗,抽筋剝皮,好不慘然。顏元叔教授嘗謂我因受超現實主義影響而「走火入魔」,詩之成魔,自非中國文學傳統的正道,如韓愈生於現代,我也勢必成為他撻伐的對象。我寫詩從未焚香沐浴,正襟危坐,板起面孔在詩中闡揚正教名倫之道,我寫性,寫戰爭,寫死亡,詩味既苦且澀又不守詩律,難怪顏元叔與朱炎兩位先生曾先後半褒半貶地說我有「不羈野馬的詩才」。我知詩才有限,而狂放不羈倒是實情,尤其近來我已由「樂詩不疲」而趨於「玩詩不恭」的境地,〈翻譯秘訣十則〉即為例證,於此焉得不魔!
作者簡介
洛夫 (1928─2018)
湖南衡陽人,原名莫運端,初中時接觸俄國文學,景仰舊俄作家,於是將名字改為具俄國味的「洛夫」,並以此為筆名。淡江文理學院英文系畢業,曾任教東吳大學外文系。一九五四年與張默、瘂弦共同創辦《創世紀》詩刊,歷任總編輯數十年。縱橫詩領域逾七十載的洛夫,對臺灣現代詩的發展影響深闊,作品被譯成英、法、日、韓、荷蘭、斯洛維尼亞、瑞典等多國語文,並屢屢收入各大詩選。著有詩集《靈河》、《石室之死亡》、《外外集》、《魔歌》、《時間之傷》等多部;散文集《一朵午荷》等七部;評論集《詩人之鏡》等五部;譯作《第五號屠宰場》等八部。曾獲中國時報文學推薦獎、中山文藝創作獎、吳三連文藝獎、國家文藝獎等。由於早年超現實的表現手法,近乎魔幻,被詩壇讚譽為「詩魔」。其作品蘊涵對民族整體意識與命運的關懷,並體現了古今中外深邃悠遠的人文精神,形式上則長篇短句兼擅;寫詩之餘亦沉潛於書法藝術,長於行草,受邀於臺灣、中國大陸、菲律賓、馬來西亞、溫哥華、紐約等地展出。
〈壺之歌〉
一把酒壺
坐在那裏
釀造一個悲涼的下午
一支長長的曲子被它嘔出了一半
另一半在焦渴的舌底
死去
如果將其擊破
一個醉漢便從中怏怏走出
而壺的碎片
比誰都清醒
一九六七‧五‧五
〈白色之釀〉
把這條河岸踏成月色時
水聲更冷了
我便拾些枯葉燒著
且裸著身子躣進火中
爲你釀造
雪香十里
一九七○‧四‧五
〈水聲〉
由我眼中
升起的那一枚月亮
突然降落你的
掌心
你就把它摺成一隻小船
任其漂向
水聲的盡頭
我們橫臥在草地上
一把濕髮
湧向我的額角
我終於發現
你緊緊抓住的僅是一支
生了銹的鑰匙
你問:草地上的臥姿
是不是從井中撈起的那幅星圖?
鼻子是北斗
天狼該是你唇邊的那顆黑痣了
這時,你遽然坐了起來
手指著遠處的一盞燈說:
那就是我的童年
總之,我是什麽也聽不凊了
你的肌膚下
有晚潮澎湃
我們趕快把船划出體外吧
好讓水聲
留在盡頭
一九六九‧十‧三十
自訂分類:Selected & Extracts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