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驚蟄絮語
2020/03/05 23:47
瀏覽2,396
迴響1
推薦145
引用0

    • 陽氣初驚蟄,韶光大地周。
    • 桃花開蜀錦,鷹老化春鳩。
    • 時候爭催迫,萌芽互矩修。
    • 人間務生事,耕種滿田疇。 - 元稹(唐)

今日逢驚蟄,是二十四節氣裡排行第三的時令 —— 恰在立春鋪綠、雨水潤田後,攜一聲春雷踏來。每年三月五日前後,當太陽抵達黃經 345 度,便是這節氣的開端:春雷初鳴時,地底蟄伏的蟲豸被驚醒,萬物揉著惺忪睡眼舒展,氣溫也悄悄往暖裡走,正應了 「春雷響,萬物長」 的老話。

臺灣這幾日被冷氣流裹著,霪雨霏霏裡藏著春寒,倒讓閃電與雷聲來得更顯分明。老輩人說,驚蟄前後聞雷聲,是好兆頭,象徵今年雨水足、五穀豐,若沒聽見,倒要擔心旱情。我也盼著那聲春雷能徹響大地,叫醒沉睡的蟲蟻,催得花開草綠,風拂過臉頰時,滿是春日的愜意。

趁這節氣當口,想給諸位格友捎句問候:願您闔家常伴吉祥,安康與好運時時相隨。

說起時序與世事,老祖宗的曆法早有箴言:瘟疫起于大雪,盛于立春,弱于雨水,衰於驚蟄。傳統中醫循著這規律走,我們也願信這份時序的善意 —— 無事少去人擠人的地方,等驚蟄過後,天朗氣清,這樁疫情終會悄悄散了去。到那時,大家便能敞開懷擁抱太陽,踩在滿是生機的土地上,聞草木的清香。

農諺說 「到了驚蟄節,鋤頭不停歇」,這節氣一到,農夫便忙著插秧播種,田野裡要開始熱鬧了。古時有三候記驚蟄:一候桃花初綻,二候黃鸝鳴枝,三候鷹化鳩飛。如今臺灣的這時節,也正是百合與杜鵑爭豔,桃李綴滿枝頭,柳條垂著萬縷綠絲;黃鸝鳥的啾鳴藏在葉間,天空裡只見斑鳩翩飛,倒難尋老鷹的影蹤。只是春日天氣像 「後母臉」,乍暖還寒的,早晚溫差大,微生物也跟著活躍,容易感冒咳嗽,這會兒又逢疫情,更要多顧著自己。

等過了驚蟄,便要挨近立夏。那時陽氣蒸騰,萬物都透著蓬勃勁兒,人也該順著這自然定律養生:早睡早起,跟上春日的節奏,精神才會爽利;晨起適度動一動,打套太極、練段氣功,或是慢悠悠健走,都能活絡氣血。心裡揣著歡喜,氣血順了,脈絡通了,免疫力自會跟著提上來。

驚蟄的習俗裡,藏著古人順時生活的智慧。吃梨是其一 —— 這時節氣候不穩,人易感冒咳嗽,而梨能 「潤肺涼心,消痰降火」,恰是當令的滋養。「打小人」 的舊俗,原是為了驅趕漸多的蚊蟲:古人持著清香艾草,讓煙縷繞遍屋舍,趕蛇蟲、防黴變。如今雖不用這般,卻也該常曬被褥、灑些白灰在房前屋後,防螻蛄螞蟻上門。

祭白虎則因春雷驚起百物,先民怕這象徵口舌是非的神獸傷人,便用豬血喂紙繪的白虎,再拿豬油抹它的嘴 —— 盼它吃飽了、揩夠油,就不再搬弄是非,擾人安寧。我倒想,許是春日踏青人多,怕有宵小作祟,才借這習俗求個平安。還有蒙鼓皮,連著雷神的傳說:古人說雷神長著鳥嘴人身,背生雙翼,一手持錘、一手擊天鼓,隆隆雷聲便是驚蟄的信號。人間便在這天蒙鼓皮,算是與天道相應和。

二十四節氣裡,每個都藏著日子的韻律,驚蟄便是春耕的序章。鄉野間農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轉眼就能見阡陌染綠,讓人想起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的老話。願這春天的復蘇,不僅帶出土裡的新苗、枝頭的繁花,也帶士農工商的朝氣,更帶新冠疫情消散的消息 —— 讓眾生都能安穩擁抱陽光,歲歲安康。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雜記
自訂分類:人生探微
上一則: 非常之春
下一則: 冬至心語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迴響(1) :
1樓. 旭日初昇
2020/03/06 14:50
--
希望能如老祖宗所料,驚蟄過後疫病消除,百姓能又自在地擁抱陽光!!!

hwangrs 兄早安

今年驚蟄到現在仍未聞到春雷響,立春以來雨水就非常少,驚蟄是這個情況,今年勢必缺水。台灣民生用水如果少了,那是一件很痛苦事,人應該少一點政治鬥爭,多一點關心黎民百姓,少一點造業,多一點修持,加之疫情後果令人憂心~~

king wang2020/03/07 09:03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