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5.14.帶著自己一點小小的史書記憶,從西安繼續旅遊,
想要去的是一處從未想過有一天會來到的一個地方--華清池,
華清池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入之一,楊玉環的沐浴之處,
華清池位於驪山山下,車行經過驪山,驪山好像一匹駿馬臥在臨潼,
驪山的山腳下不只有華清池還有兵馬俑和秦始皇的墓園,
遠觀驪山綠色綠的很濃厚,而在也山北麓有一處溫泉寶地,
常年流淌著溫泉,還有獨特的美景,
周、秦、漢、唐四朝的君王都在此修建過皇家林園和宮殿,
三千多年前,周幽王就在此建有「驪宮」,
而烽火戲諸侯為獲褒姒一笑的烽火台至今也還在這裡,
華清池中有富麗宏大的建築群,每年到了秋未,皇帝都會攜宮眷視臣來華清池避寒,
當然除卻美景與奢華,在華清池更有經過了渲染的愛情故事,
長安昔日的繁華已成為了歷史,而娓娓道來的愛情凄美故事,還在流傳,
熟悉的長恨歌,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帝王李隆基終也難過情關,從西安來到臨潼先在附近吃過午餐,來到華清池時時,
正是午後天很熱,太陽明亮得耀眼,購妥門票進入華清宮,
我突然想到了唐朝晚期詩人杜牧的一首詩,「過華清宮」:
長安回望繡城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想當年的故事背景,就將是我要去的地方,想著山下運送荔枝騎兵的到來,
嫣然一笑,傾國傾城的場景,我來到華清池不是要來追憶,也不是要來重溫歷史故事,
而是要來體驗尋覓唐時大唐時代的那片繁榮和事過境遷後的那種落寞。
===================================================
華清池的歷史典故,摘錄自網路
華清池,位於陝西省臨潼區(縣)驪山北麓華清宮故址,西距西安30公里,東與秦始皇兵馬桶相毗鄰,南依驪山,北臨渭水,華清池的悠久歷史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原始社會,並以其天然溫泉吸引了在陝西建都的天子帝王,周、秦、漢、隋、唐歷代封建統治者,都視這塊風水寶地為他們遊宴享樂的行官別苑,或砌石起宇,興建驪山湯,或周築羅城,大興溫宮--華清池。
作為皇室別宮的唐華清宮,是和驪山秀嶺合為一體的,其規模遠比眼前的華清池要大得多。眼前的華清池是1959年以唐華清宮為藍本並根據華清池所處地域的具體條件設計修建的,但它只相當於唐華清宮的核心部分,占地平方米,是唐華清宮的十分之一。
唐華清宮的範圍究竟有多大?唐華清宮背靠驪山,面向渭水,倚驪峰山勢構築,規模宏大,建築壯麗,樓臺館殿,遍佈驪山上下。正如白居易詩中所說:“高高驪山上有宮,朱樓紫殿三四重。”它的範圍南至驪山西鄉嶺第一峰,北到老縣城的北十字,東至石甕穀,西到鐵路療養院西側的牡丹溝。唐華清宮充分利用有利地形,構築成一個龐大的宮殿建築群,主要殿舍以溫泉為中心,構成華清宮的核心,然後向山上山下展開,佈設了各類不同的樓閣亭謝,栽植青松翠柏,嬌燒萬分,似人間天堂。
可惜的是唐華清宮隨安史之亂漸遭破壞,自宋至明清,原有建築已蕩然無存,只留下眼前一些遺址了。
在華清池進口處有一雕刻精美,人物眾多的雕塑群
金屬鑄就,有質感,閃著幽幽的光。
美麗臨潼,不僅在眼裡,更在舌尖上。
在西安臨潼,可以盡享關中美食。
大陸名山無其數,唯有驪山最奇特,東西綿亙廿五公里,南北寬十四公里的秦嶺支脈驪山,
宛如一匹蒼黛色的駿馬賓士在西安的東方,四五千年以來,它留下了多少帝王的足跡,
留下了多少美麗的傳說,它令多少世人嚮往,它讓多少遊人流連;
它是華人歷史的縮影,壯哉,驪山!壯哉,驪山!
驪山的滄桑經歷,是中華民族滄桑歷史的見證,
驪山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無不記載著一個個生動的歷史故事。
走進歷史、感受人文、看到紫雲樓,
紫雲樓是座仿唐建築,主樓共計四層,
每層都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載體共同展示了盛唐帝王文化。
唐代著名的大詩人白居易把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寫成了千古流傳的--長恨歌,
這曲哀婉動人、纏綿悱惻的愛情神話,就發生在盛唐時期驪山腳下的華清宮……
漢皇重色思傾國,禦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華清宮宮殿式建築左右對稱,
湖面平如明鏡,亭台倒影, 垂柳拂岸。
飛簷翹角、紅牆綠瓦的唐式建築雕樑畫棟,
富麗堂皇,盡顯皇家氣派。
從池塘房屋倒映水中,水中便有了藍天,有了白雲,
有了粉牆黛瓦,波光瀲灩,疏影橫斜,
那倒影,像一副剪影,又像一副水墨畫,
置身其中,,典雅,寧靜,讓人心醉神迷,仿佛來到畫中。
華清宮正門,這個門是一字排開的仿唐建築,
房檐下懸掛的是華清宮金字匾額,
作為皇室別宮的唐華清宮,是和驪山秀嶺合為一體,
眼前的華清池是以唐華清宮為藍本,所處地域經設計仿建的,
只有唐有朝的華清宮的十分之一而已。
湖邊石榴開的正艷,荷花也有部份開了,
想像得到如果正當旺季,荷花開的該是何等豔麗。
楊玉環雕像,楚楚動人 ,
白皙的皮膚披著薄紗,美的讓人驚艷,
六宮粉黛了無願色,回眸一笑百媚生,迷倒了唐明皇。
星辰湯,因無頂蓋,晚間沐浴時能看見星辰而得名,
為唐太宗專用的浴池,遙想當年,
唐玄宗在這裡沐浴,池邊美女端茶倒水,
池子裡太監揮舞毛巾,小心翼翼的搓泥,唐玄宗微閉雙目,
心滿意足,人生至此,夫兮何求。
這是一座專供皇帝近臣及官員沐浴的浴池,
用青石矽成的長方形,從結構上看還是很精雅的。
千年前留下的浴池遺跡,浴池被設計成為盛開的海棠,
池中是柔滑的溫泉水,何等的高雅,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庭院式建築的曬髮台,依山勢而建,林木茂盛,
精巧高雅,這是給當年的貴妃沐浴後曬髮用的。
飛霞殿院牆上巨幅白色大理石蝕刻畫《楊玉環奉詔溫泉宮》,
描繪的是開元二十八年十一月李隆基召見時為壽王妃的 夜宴盛況,
畫中李隆基、楊玉環、高力士、眾嬪妃、侍女及梨園弟子共五十三個人物栩栩如生。
華清池最引人注目的是繞著九龍湖而建的仿古建築群,
其中有飛霞殿,那是仿照當年唐玄宗李隆基和愛妃楊玉環的寢殿而建的,
飛霞殿飛簷斗拱,畫棟雕樑,古色古香。
驪山,嶺上綠樹成蔭,有索道可直達山頂,山頂有烽火臺,
國歷史上著名的「烽火戲諸侯」的故事便發生在這裡,
那是荒淫無道的周幽王為了博得美女褒姒一笑,
而導演的一場遊戲,這場遊戲調動了千軍萬馬,實在荒誕可笑之極。
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二月先總統蔣公二度來到陝西,以華清池為行轅,
在這裡策劃高級軍事會議,推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
因而引起張學良、楊虎城的強烈不滿,
導致了同月十二日淩晨六時的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
當年蔣介石的臥房,
桌、椅、床、沙發...均按當年原貌擺放。
廳的門楣,牆壁上還能清晰的看到彈痕,
西安事變是中國現代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大事件,
改變了抗戰的格局,改變了國共兩方的實力對比,
這個事件引發的後遺症,影響了往後歷史的走向,
造成了兩岸不同的政治格局。
在五間廳的旁邊,有一條上山的道路,
可以上到半山腰看蔣公逃跑時的藏身之地,
也可以到山頂看周幽王戲諸侯的烽火臺,
艷陽高照,終歸還是未前往。
別緻的園林,悠久的歷史使它別具一格,
古樸的建築與古樹的綠形成鮮明的反差,透露出古典優雅。
華清宮內外處處垂楊細柳,繁花茂草 ,
亭台錯落,樓閣櫛比,回廊相連,曲徑通幽。
來西安旅遊華清池都想來看看的,
華清池是一個有歷史的地方,也是一個有很多典故的地方,
但它之所以聞名,是跟唐明皇和楊貴妃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有關。
華清宮內外處處垂楊細柳,繁花茂草。
華清池綻放的石榴花,五月間西安到處都有,
當地人不希罕,對於我來說,石榴花臺灣沒有,
對於愛攝影的我來說,驚喜中忙著框下花影。
五月份在西安石榴花隨處可見,有鮮紅色,或深紅色,
對來自台灣的我不免不免感歎,
這華清池有石榴花之美,令人十分羡慕。
走在華清池,陣陣花香襲人,
石榴花開的濃郁熱烈,讓人沉醉而不知歸路。
一潭荷花池,荷花競相盛開時,
就會是畫中一樣的風景。
雖然近現代它因為西安事變而再次聞名,
但人們津津樂道的還是有關於唐明皇、有關於楊貴妃。
華清池中任何角度都很美,飛簷翹角、紅牆綠瓦,
廊廡逶迤,柳蔭匝岸,美不勝收。
這裡的美景讓喜愛攝影的我流連忘返,
在這裡不但可以拍攝垂柳,
也可以拍隨風飄拂的葉枝,這裡所有的美都值得讓我記錄下來。
華清池的確不僅僅是個水池,而更是一座城池,得天獨厚的驪山與華清池,
也便有了華清宮,華清城也由此而來,
如今,時移勢易,華清宮早已湮沒於歷史塵埃之中。
唯留下華清池這片仿造的宮闕,可以遙想當年的大唐風韻。
攝影日期:2018.5.14.14:30.西安驪山下華清池
2019/05/13 12:29 | 刪除 |回覆 |
Dear 航迷老叟(jyhhongteng): 特前來恭喜您所發表「驪山下華清神韻,園中閒散地散步,追思長恨歌中的繁榮與落寞(西安、洛陽、鄭州自由行九)」一文,已經登上聯合新聞網首頁,旅遊頻道│下拉選單│編輯精選,歡迎有空前往觀看。^_^ 非常謝謝您的好文分享,此推薦是利用轉址的方式連結到您的文章。如此文有原因不希望被推薦,請到電小二訪客簿留言,會盡快協助取下。 |
下一則: 西安大名鼎鼎的同盛祥飯莊嚐泡饃好滋味(西安、洛陽、鄭州自由行八)
- 6樓. 繽紛2018/12/19 04:43
我的地理和歷史都沒唸好,全都糊成一鍋漿糊了。
頂多知道楊貴妃在華清池洗凝脂。
其餘的都只能心虛看熱鬧了。
旅行的真諦不在於你走了多少看了多少,在與你的感悟與改變,以及你的心情。
航迷老叟 於 2018/12/20 13:13回覆 - 5樓. Bianca2018/12/18 14:08
雪膚花貌傾國傾城,春寒賜浴新承恩澤,三千寵愛惹禍上身,馬嵬驚變峨嵋魂斷...
若歷史是真,唐玄宗奪子之妻於先,復棄保所愛於後,貴為君王,卻無能保護心愛的人,合該"此恨綿綿無絕期"!
美人化身繆思,文學戲劇爭相歌詠,成就一段淒美哀怨的歷史傳奇!
如此歷史場景,引人思潮澎湃,憑吊紅顏之餘,也緬懷大唐盛世的繁榮以及物是人非的落寞!
唐代著名的大詩人白居易把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寫成了千古流傳的--長恨歌,這曲哀婉動人、纏綿悱惻的愛情神話,就發生在盛唐時期驪山腳下的華清宮……
華清宮隨安史之亂漸遭破壞,自宋至明清,原有建築已蕩然無存,只留下眼前一些遺址了。
不管是歷史傳奇或是真實故事,真可謂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唐玄宗和楊貴妃“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佳句,卻留給後人無限遐思。
航迷老叟 於 2018/12/18 16:59回覆 - 4樓. November2018/12/18 10:56
西安驪山(秦始皇陵兵馬俑)一直是個人心神嚮往,希望將來能夠前往遊覽的勝地,今日拜讀您的華清宮佳作介紹,除了一飽先睹為快之暢意,也為日後再增添一處可遊之景點,感謝分享。
祝您闔家 聖誕佳節快樂,新的一年安康喜樂
- 3樓. 梅琪仁2018/12/17 21:22
充滿歷史韻味的大作,絕美的圖片相佐,大唐風韻在您的品吟下,多麼震懾勾攝人的心扉。
其中,西安事變蔣中正房裡擺設迄今仍原樣保存著,再回頭看看台灣的蔣中正種種,感慨呀!
楊玉環“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那優雅的氣質嬌麗柔美,溫軟了心懷,就能理解李隆基的“帝王終難過情關”那癡情的牽絆……
著名的西安事變就發生在,華清池可謂來歷不淺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時,慈禧西逃時就住過這裡;當來到這裡,自然會重溫年前的一幕仍然能看到當年激戰時在玻璃上留下的子彈孔,蔣公從這裡翻窗逃出後躲到儷山上的痕跡。
航迷老叟 於 2018/12/18 11:21回覆 - 2樓. 竹子2018/12/17 16:14
白居易的長恨歌是國人耳熟能詳的詩文
唐明皇和楊貴妃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更是流傳千古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讓驪山北麓的華清池流傳著淒美的動人詩篇
謝謝航迷老叟的老享!
華清池,在這溫然清雅之地,在這園中閒散地信步,不必過問那些俗事,
只管把自己交予這片廣闊無邊的天地中,
坐在華清池旁,你伸手就能夠抓住浪漫,低眉就可以觸碰到溫柔,
很多人都知道,華清池是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楊玉環的沐浴之處,
如果說,到這裡是來追憶,那麼追的也是楊玉環的故事;
如果說,到這裡是來尋的也是一片唐朝的歷史。
航迷老叟 於 2018/12/18 09:42回覆 - 1樓. 小小茉莉2018/12/17 11:43
航迷先生早上好
在歷史課本上讀到的故事 在您的遊記中真實呈現
雖然沒有機會親眼目睹 從您分享的照片中感覺到當年的盛況
華清池 園區內環境清幽 生氣盎然 美極了
由此不難看出當年楊貴妃受盡榮寵的程度
真正的旅行,從來不是一堆照片的堆砌和滿足內心小小的虛榮,
正因如此,旅行並不僅僅是去看風景,更難得的是旅行進行時走入歷史的感動,
華清池旅行歸來時的對我來說更是回味無窮,仿佛還留有美人的餘溫,
如果說,到這裡是來追憶,那麼追的也是楊玉環的故事;和唐朝的歷史。
航迷老叟 於 2018/12/18 09:38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