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天崗,閒步環形步道,再徜徉在一片廣濶的大草原上,仰望穹蒼變化,享受山光嵐影、雲霧飄渺、綠野環繞,以及遠眺七星山、紗帽山及台北士林的自然風光。
這一次,在白領隊的嚮導下,同學們難得有機會親炙內雙溪古道(瑪礁古道及內寮古道),或許也能領略感受先民「翻山越嶺」、「篳路藍縷」的些微滋味吧。
擎天崗可遠眺七星山、紗帽山及台北士林的自然風光。
擎天崗徜徉留影
繼去年12月「淡水歷史古蹟文化漫遊」、三月新春團拜「貓空樟樹步道行」後,國曆五月五日,同學會再舉辦了陽明山擎天崗「內雙溪古道,順訪坪頂古圳」踏青活動。
感謝白炳松領隊偕同夫人王霓陽費心探勘規畫、彩霞副會長熱心推動策畫!當天適逢「立夏」,一波小寒流剛過,天氣回暖轉晴但又無烈日,十分適合在陽明山區的活動,也要感謝天公作美啊!
我們當日分批從捷運劍潭站搭乘小15到擎天崗,在「遊客服務站」集合,由白領隊及副會長分別說明致詞後,約10:30左右出發。
我們在擎天崗「遊客服務站」集合。白領隊、副會長向團隊說明玫詞後出發。
相信,許多同學及朋友都曾來過陽明山的擎天崗吧。擎天崗舊名「嶺頭喦(音同岩)」,環形步道入口處有一土地公廟「嶺頭喦土地公廟」,之所以會稱做「嶺頭喦」,是因為在該土地公廟的正後方有一巨大岩石。
一路行過擎天崗環形步道,大家可沒錯過進入大草原賞景、徜徉、留影的機會。
擎天崗高約770公尺,地處竹篙山、磺嘴山、大尖後山等山與七星山系群山之間,為兩區相互連通的重要樞紐,加上此處正好位於金山至士林、天母一帶最便捷的直線道路上,昔日曾為先民交通往來的重要據點。這一次,在白領隊的嚮導下,同學們難得有機會親炙內雙溪古道(瑪礁古道及內寮古道),或許也能領略感受先民「翻山越嶺」、「篳路藍縷」的些微滋味吧。
擎天崗是竹篙山熔岩流向北噴溢所形成的熔岩階地,日治時期曾是牛隻放牧的重要區域。
我們來訪擎天崗時仍有早年放牧未領回自然繁衍的幾十頭野化水牛。
野水牛點綴草原
據立牌資料顯示,最盛時期,昭和九年(1934年),範圍包括擎天崗、山豬湖、七股一帶的第一牧場,磺嘴山、大坪、崁腳一帶的第二牧場,以及風櫃口一帶的第三牧場,總面積達2000公頃,約有1600頭牛寄養於此。如今,雖已不再進行放牧,但我們來訪時仍有早年放牧未領回自然繁衍的幾十頭野化水牛,反而形成點綴草原自然風光的元素了。
大家來到擎天崗可沒錯過賞景、徜徉、留影的機會。
碉堡,這兒就是此次轉進內雙溪古道行程的最高點。
過去,個人也多次與友人結伴前來,但多是先在冷水坑泡泡腳,然後再驅車直達擎天崗,閒步環形步道,再徜徉在一片廣濶的大草原上,仰望穹蒼變化,享受山光嵐影、雲霧飄渺、綠野環繞,以及遠眺七星山、紗帽山及台北士林的自然風光。
此行,來到擎天崗碉堡,白領隊特別強調,過去為防止共軍空降,此處曾駐紮防空降部隊,如今皆已撤離,這兒就是此次行程的最高點。接下來我們將轉進古道,並且一路將是下坡山路。
進入山間古道小徑,仍難免是迂迴高低起伏崎嶇難行,多處還得攀岩、涉溪。
古道崎嶇路難行
然而,實際進入山間古道小徑,仍難免是迂迴高低起伏崎嶇難行,多處還得攀岩、涉溪或河床,或因人跡罕至,路道青苔、泥濘滿佈,一不小心,就會踩空或滑倒,沿途,多位同學就先後滑倒,幸好都無大礙!幸好,天公作美,若換作下雨天,古道將更泥濘,溪河水位更高,將更增加此行難度。
中午在小溪邊休息午餐,彩霞特別準備了手機卡拉OK及趣味遊戲助興。
中午,如規畫在小溪邊休息用午餐。雖然僅約半個鐘頭,彩霞副會長特別準備了手機卡拉OK以及趣味遊戲(以吸管傳橡皮筋)助興。
歷經一個多小時的古道攀越,不禁讓人想到陳雲山詞曲,黃大城演唱的《今山古道》。
影音分享:黃大城演唱的《今山古道》。詞曲:陳雲山
午餐、娛興節目後,約12:40我們過溪再接再厲下山,目標是14:50到達內寮車站,完成第一階段行程。可搭上二個小時才一班的小19公車,返回捷運劍潭站。約二個小時的崎嶇小徑跋踄,途中,僅有一次在一重要轉折點,因避免有人落後脫隊整合,略作喘息,餘皆保持持續前進趕路;因為車班少,大家可不願錯失了班車。
下山,趕到內寮公車站,完成第一階段行程。部份同學續往「坪頂古圳」進發。
接近終點時,碰到上山的山友好心指點一條更便捷的山徑,原來,我們這次走的叫瑪礁古道,但可轉進內寮古道,雖然較陡峭,卻可縮短行程時間,因此,全員到小19公車內寮站所在,時間相對提早,更有餘裕。內寮站所在也就是內寮古道的起點,位於內寮產業道路(平菁街93巷)的內寮聚落。
無論平日是否有跋踄山林的經驗,29位來參與古道行的同學及朋友,體能顯然都通過了這次由擎天崗越嶺達到內雙溪的考驗。大家都彼此加油打氣,我們又再年輕了一次!
部份同學及朋友隨彩霞轉往北投行義路「川湯」晚餐泡湯。
接著,互道珍重再見!禮剛、秀清及多位朋友,體能好的,繼續隨白領隊前往「坪頂古圳」下一個行程;也有部份同學及朋友隨彩霞轉往北投行義路「川湯」晚餐泡湯,還有部份同學也會趕往會合。
感受先民昔日交通不便的艱辛!美好的古道,我們相互扶持,共同走過,感覺更加珍惜現今的文明與富足吧!
影音分享:電影《真善美》(The Sound of Music)的主題曲<Climb every mountain
中譯Climb every mountain
想起早年(四、五年級的朋友應該還記得)風靡一時由茱莉.安德魯絲(Julie Andrews)主演的電影《真善美》(The Sound of Music)的主題曲<Climb every mountain(攀過每座山嶺)>,歌詞很有意義(但網路未見有好的中譯版本),個人也借此機會附加中譯與朋友們分享。
Climb every mountain, search high and low
攀過每座山嶺,探索高坡與低谷
Follow every by way, every path you know
循著每條道路,每條熟悉的途徑
Climb every mountain, ford every stream
攀過每座山嶺,涉過每條溪流
Follow every rainbow, till you find your dream
跟隨每道彩虹,直到你找到你的夢想
A dream that will need, all the love you can give
夢想是需要的,值得你付出所有的愛
Everyday of your life, for as long as you live
把握你生命中的每一天,時刻都不要虛度
Climb every mountain, ford every stream
攀過每座山嶺,涉每條溪流
Follow every rainbow, till you find your dream
跟隨每道彩虹,直到你找到你的夢想
後記—感謝及出席成員
再次感謝白炳松領隊費心探勘規畫、彩霞副會長熱心推動策畫以及參與的同學、朋友們!
本次活動出席名單(依簽名序)
文崢嶸、陳瑞中、程彩霞、李秀清、李瑞崎、欒衍洲、李真秀、毛台勝、何禮剛、龍蓮露、龍自儀、邱文琳、劉國惠、白炳松、黃春鶯、趙夢霞、朱家雲、鄭秀玲(朱夫人)、張效舜、高慧芳、楊永生、楊豫剛、張富齡、韋靄娟、孫秀葉、李淑敏、謝國明、王得禮、曾淑慧、鄭秀玲(泡湯)
(本文圖原曾在天空部落格發表,因天空部落公告2021/12/31關閉,重新整理轉移UDN再發表。)
延伸閱讀
<旅遊見聞>三貂嶺瀑布消暑踏青趣 南北共襄盛舉 熱情歡唱(文/安煥 圖/瑞中)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9842111
<旅遊見聞>秋登陽明七星山走冷水坑 山嵐芒草牛奶夢幻湖(附詩一首)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7309838
<旅遊見聞>相約新北市桐花季賞花 土城承天禪寺踏青行(附詩)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4100073
<城鄉組曲>告別庚子辟疫災 梅開櫻紅好春光 為生態平衡進一言
http://blog.udn.com/jong2020/156295305
<心情風景>山之傳奇-獻給愛山、敬山、畏山的人們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3687867
<旅遊見聞>淡水古蹟歷史文化探索漫步之遊(附詩三首)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80241596
<旅遊見聞>奧萬大+廬山+日月潭+九族文化村 南北歡欣聚台中兩日遊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7783700
<旅遊見聞>遊石碇翡翠水庫集水區-千島湖及八卦茶園(附詩)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8520754
<旅遊見聞>新春團拜 青春活力再現-龍鳳谷健行+聚餐+熱舞+歡唱+泡湯
http://blog.udn.com/jong2020/165255995
<旅遊見聞>烏來內洞信賢步道 青山、綠水、瀑布、彩蝶飛(附詩)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9696074
<旅遊見聞>新店和美山健行暨KTV聯誼(安煥、中子)
http://blog.udn.com/jong2020/164165659
<旅遊見聞>三峽鳶山祖師廟攬勝老街賞味+10大幸福好玩遊程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