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櫻花樹果熟時期,更吸引了多種鳥兒來食。如果,你有把握到適當的地點及機緣,捕捉到鳥兒食果的自然生動,相對於花期來訪的鳥兒,或許別有一番趣味吧。
櫻花樹果熟,更吸引鳥兒來食。上起,白頭翁、綠繡眼、輝椋鳥、白腹鶇、喜鵲。
初春開了滿樹繁華艷麗的櫻花,在台北有櫻花可賞的園林,均可見遊人如織,如陽明山、平菁街、中正紀念堂、樂活公園等景區,正可應證「錦上添花易」的俗語。
但當繁花紛紛凋零落滿地時,絢爛不再,昔日趕熱鬧的遊人不見了,櫻花林間似又重歸於平靜。頗能體現「繁華落盡見真淳」的情境。
當美麗的櫻花凋落,其實,正是櫻花蒂結果實,另一番生命周期的輪迴。
其實,待櫻花落後的時節,如你有心去發現,殊不知,當美麗的花朵凋落,其實,正是櫻花蒂結果實,且枝枒間重新長出新葉,又是另一番生命周期的輪迴。
當櫻花樹果熟時期,更吸引了多種鳥兒來食。如果,你有把握到適當的地點及機緣,捕捉到鳥兒食果的自然生動,相對於花期來訪的鳥兒,或許別有一番趣味吧。只是,在已長滿綠葉的枝枒空隙間,比起已落葉的花期間,或許得更有耐心去捕捉鳥兒食果的瞬間吧。
山櫻果+白頭翁+金背鳩+紅嘴黑鵯+輝椋鳥+白腹鶇+喜鵲。
過去,在中正紀念堂的山櫻、大漁櫻花樹間,均曾留下落花結果時節鳥兒來食櫻果的記錄。
途經大直427公園,年初驚艷園區的櫻花盛放。搭配周邊建築及地景動物裝置成為在地特色。
2023年,幾次途經大直427公園,除了年初驚艷園區的櫻花盛放之外(經與園管處查詢,櫻花樹為ATT贊助栽種,品種是否為寒櫻?無法確定);2024年2月下旬花期再來,發現周邊建築、美麗華摩天輪,路邊及花間的動物馬、豹、熊、鳥等裝置藝術都是很好的「麻豆」,搭配盛開的櫻花,成為在地的特色。
四月初花落結果,更意外發現有眾多來食果的鳥兒。
鳥食櫻花果+白頭翁+綠繡眼+金背鳩+紅嘴黑鵯+白尾八哥+輝椋鳥。
選擇一天下午帶著長鏡頭來園區守候,也不虛此行,收穫良多。白頭翁、綠繡眼、紅嘴黑鵯、輝椋鳥、白尾八哥、金背鳩等紛紛入鏡。
大直427公園園區裡,還栽種了九芎(葉落枝枯)、樟樹(正是花期)、楓香(已一片新綠)、雀榕(也發新芽)等,均頗受鳥兒青睞。
附加,松鼠食山櫻花果;九芎+紅嘴黑鵯,樟樹+綠繡眼,楓香+白尾八哥。
延伸閱讀
<心靈觀想>繁華落盡見真淳 再回首 平平淡淡才是真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8862766
<都會賞鳥>雀榕及鵝掌藤果熟盛宴與群鳥的約會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8047100
<旅遊花樹記事>吉野櫻花迎春開 蜂蝶鳥松鼠來添生趣(附詩)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8590606
<旅遊花樹記事>櫻花與蜂蝶鳥的饗宴-富士、小富士、緋寒、福爾摩沙、河津、修善寺、大寒、大漁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80361464
<心靈觀想>梅櫻桃齊鳴合奏的樂章(中正紀念堂<梅與櫻的對話>)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1982552
<都會賞鳥>梅櫻入冬葉凋零 鳥棲寒枝聞早春(附詩一首)
http://blog.udn.com/jong2020/171430788
<旅遊花樹記事>春節賞櫻花 你看見蝴蝶飛舞了嗎?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8254641
<旅遊見聞>內湖<樂活夜櫻季>櫻花步道蜂鳥燈光表演 浪漫引人潮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2樓. 星海辰歌 ✿ 泉2023/04/21 07:56
拍得真好,喜歡看鳥兒在樹頭跳上跳下,享用果實的模樣
那畫面極其可愛又療癒!
感謝精彩分享~ 看得很滿足呀!
星海辰歌 ✿ 泉時祺
謝謝來訪賞文圖鼓勵!
花團錦簇猶如花樹表面的風光,結實累累應該更是生命的豐實吧。
春華秋實,皆有可喜可感的題材喔。
所謂春華秋實,揮汗播種,辛苦耕耘,必能歡樂收割!重要的是,是否把握住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時機。
<藝文志>春華秋實,國慶日思國思史懷賢哲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7271923
中子(東籬居士) 於 2023/04/22 01:49回覆 - 1樓. 米若絲2023/04/20 10:18鳥嘴食果的鏡頭太精彩了,別說入鏡,要碰上都難。
我看是你跟那些鳥串通好的,或者那幾隻鳥是你養的。米若思時祺
謝謝賞圖鼓勵!賞鳥拍鳥也是興趣所在,日積月累的經驗、心得及機緣吧,
賞鳥、拍鳥,總有起始搜尋的樂趣,再從遠遠的鳥影到拍到就近的形貌,從清楚的靜態特寫到抓到鳥兒活動中特別的動作和姿態;這次,拍到鳥吃蟲、吃魚、吃果子,下次,可能就會拍到鳥築巢、育雛、曬恩愛了吧!
<旅遊花樹記事>大安公園島榕果熟邀鳥 綠鳩討喜 松鼠串場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4520557
中子(東籬居士) 於 2023/04/20 15:42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