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字語詞的輕讀
在規範華語(國語、普通話)裡面,有些語詞是由同一個字
重疊所構成的,這種由同一個字重疊所構成的語詞就是「疊字
語詞」,也簡稱作「疊字詞」或「疊詞」、「疊字」。
疊字語詞的輕讀,跟詞性、用法有關,跟語詞的來源、使用
習慣也有關,再加上華語的詞性不一定是固定不變的,有時候
可以「轉品」活用,所以疊字語詞的輕讀狀況顯得有些複雜,
不少朋友常常困惑不已;現在簡要說明如下:
一、形容詞的疊字語詞不輕讀
形容詞是在名詞之前用來描述事物(名詞)的語詞,例如
「紅花」的「紅」、「硬漢」的「硬」。有些形容詞可以重疊,而
有些卻不可以,「紅花」可以說成「紅紅的花」,而「硬漢」卻
沒有人說成「硬硬的漢」。在可以疊用的形容詞裡,疊用形容詞
之第二個字不能夠輕讀,必須讀出完整的字調。
形容詞有單音節詞,也有複音節詞,單音節詞除了像「紅花」
重疊成複(雙)音節的「紅紅的花」以外,還有「ABB」式的疊字
結構,例如:「紅撲撲的臉蛋ㄦ、紅冬冬的雙眼、紅彤彤的晚霞
、紅豔豔的楊梅」,這些都是在原本形容詞之後加上別的疊字以
加強修飾其樣貌,在語句中仍然是形容詞,這種形容詞的疊字
部分也不可以輕讀,必須讀出完整的字調。
還有一種疊字的形容詞來自雙音節詞,採取「AABB」的形式
,例如「活潑的孩子」重疊作「活活潑潑的好學生」。第四個
音節(「活活潑潑」的第二個「潑」)應讀得重,絕對不能夠
輕讀。至於有些人把第二個音節(「活活潑潑」的第二個「活」)
讀得輕軟一些,那是因為慣熟常用的四音節詞之第二個音節,
可以讀得比較輕軟,不是因為疊字的形容詞讀輕;在不常用的
語詞裡就沒有輕讀的現象。這裡所說的「慣熟常用」,不是根據
「詞瀕調查」的數據,而是說話者個人的語言習慣。
二、副詞的疊字語詞也不輕讀
副詞是在句子中修飾動詞、形容詞或其他副詞以及片語、
子句、句子等其他結構以表示程度、方式、原因、結果、條件
、時間、地點以及狀態等意義的語詞。有些單字的副詞可以
重疊使用,例如:程度副詞的「稍」,可以重疊作「稍稍」,
「稍多一些」可以說成「稍稍多一些」;範圍副詞的「僅」
可以重疊作「僅僅」,時間副詞的「剛」也可以重疊作「剛剛
」;還有重疊使用的「統統(通通)、偏偏」。這些疊用的
副詞之第二個字也都不能夠輕讀,必須讀出完整的字調。
與形容詞一樣,副詞也有「AABB」式的疊字結構,例如
「日子過得輕鬆。」可以重疊作「日子過得輕輕鬆鬆。」
第二、第四音節(第二個「輕」、第二個「鬆」)也不能夠
輕讀,必須讀出完整的字調。
三、動詞的疊字語詞可以輕讀
動詞是表示動作、行為、變化、存在或意願的語詞,例如
「跑、跳、出現、了解、叫、要求、來、出去、是、等於」
都是動詞。不論是單音節動詞或雙音節動詞,有些能夠重疊
使用。單音節動詞重疊使用的,例如:「跑跑看、跳跳看、
叫叫看、打打看」,第二個動詞可以輕讀,但不一定要讀作
輕聲,我們只說得比較輕軟一些,仍聽得出原來的字調,是
一種「比較輕聲(非固定輕聲、軟音)」,甚至有些人(以南
方人居多)跟本不輕讀。
雙音節動詞採ABAB式重疊時,其第二、第四兩個音節
都一定要輕讀,例如:「活動活動」的兩個「動」字都一定
讀作很輕的輕聲,是一種「絕對輕聲(固定輕聲、輕聲)」,
其它如「打聽打聽、研究研究、休息休息」也都要輕讀。
另一種單音節動詞重疊的構詞方式,是將兩個單音節動詞
採用AABB形式,重疊後變成形容詞,例如:「跑」與「跳」
都是單音節動詞,各自重疊成「跑跑跳跳」,在句子裡面作
形容詞用;這種將兩個單音節動詞分別重疊的疊字語詞,
在句子裡起的是「形容(修飾)作用」,所以根據「疊字的
形容詞不能輕讀」的原則,仍然讀作本調,不能夠隨便輕化
,有些讀得稍微輕一些,也是因「慣熟常用的四音節詞之
第二個音節可以讀得輕軟」,不是因「動詞」重疊作「形容
詞」用而輕讀。
四、名詞的疊字語詞原則上要輕讀
名詞是人、事、地或物的名稱。在語句中不能重疊,我們
所看到的疊字名詞,例如「爸爸、媽媽、奶奶、姊姊,狒狒、
猩猩、糢糢、小星星、香餑餑。」都是複(雙)音節詞。在規
範華語(國語、普通話)裡,複(雙)音節疊字名詞的第二個
字,原則上都要輕讀,而且輕到「絕對輕聲(固定輕聲、輕聲
)」的程度;不過,有兩種例外的情況。
第一種例外是對「人」的稱謂上,非北京語雙音節疊字名詞
不輕讀,例如「嫂嫂、嬸嬸」兩詞,在《水滸傳.武松打虎》
裡就出現過,《水滸傳》裡有許多山東話,《現代漢語詞典》裡
就注明「嫂嫂」是「方言」,所以有人按照本調說成「ㄙㄠˊ
ㄙㄠˇ(sǎosǎo)」,但是受親屬稱謂詞的「類化」,許多人也
輕讀作「ㄙㄠˇ˙ㄙㄠ(sǎosao)」了。「嬸嬸」在舊版《國語
辭典》及台北商務版《重編國語辭典》都注「ㄕㄣˇㄕㄣˇ(
shěnshěn)」,《現代漢語詞典》、網路版《重編國語辭典》才注作
「ㄕㄣˇ ˙ㄕㄣ(shěnshen)」。「囡囡」是方言詞 (吳語,父
母親對小孩兒的暱稱),各種辭典裡都注本調作「ㄋㄢ ㄋㄢ
(nānnān)」。「寶寶」在辭典裡由不輕讀到輕讀的跡象個是明顯
,正好可以證明現在非北京話的雙音節疊字名詞有逐漸「類化」
作輕讀的趨勢(詳見《「好寶寶」的音讀》一文)。
第二種例外是「人」以外的名稱,「兒童用語」不輕讀。
兒童用語(低年級及學齡前幼兒的生活用語)裡,也有許多
名詞是疊字語詞,例如:車子叫「車車」、手叫「手手」、球叫
「球球」、蛋叫「蛋蛋」、小屁股叫「小屁屁」,在這種兒童用語
的疊字名詞裡,第二個音節都不讀輕聲,成為名詞疊字語詞
輕讀的例外,更有尾音上揚的情況;例如「手手」音作「ㄕㄡˇ
ㄕㄡˊ(shǒushóu)」「球球」音作「ㄑ丨ㄡˇㄑ丨ㄡˊ(qiǔ qiú
)」,「蛋蛋」音作「ㄉㄢˇㄉㄢˊ(dǎn dán)」;甚至還有混用
方音的,例如「睡覺」說成「睡覺覺」音作「ㄕㄨㄟˋㄍㄠˇ
ㄍㄠˊ(shuì gǎo gáo)」。
近年來兒童文學興起,並且蓬勃發展,兒童用語以文字寫定
的機會越來越多,所以這種例外現象也就頗受關注,有些已經
漫延到成人的日常用語,「提包包」說成「ㄊ丨ˊㄅㄠ ㄅㄠ
(tí bāobāo)」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不過,好像也只有這個「
包包」而已。
- 1樓. love you2022/05/25 12:48
foifroekwvbnrej[skdmdjfdnbipinsoijerimbnriopnrfdspbnpoewrobkmdfsjbupfinbponfdap
abvahrabeetnyutydtgfg,.m,bsijdfkb;.plp[pskbgmdofbl.';s;.cb]bsmdfpbjsfm
(sd7932@gm.kl.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