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速之客」這個詞,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但它能否被寫成同音,但筆畫數較多的「不肅之客」呢?如果可以的話,那又要如何去解釋呢?請看本文之介紹。
不速之客,詞義是沒邀請就自己來的客人,或作「不肅之客」。速,念成ㄙㄨˋ,當副詞用,字義是快、急,用以表時間。當動詞用,字義一是邀請;字義二是招致。當名詞用,字義是速度的簡稱。不速之客的「速」字,是當動詞用,字義是邀請。
不肅之客,《國語辭典》無法以此詞作查詢,這是它該作改進之處。肅,念成ㄙㄨˋ,當形容詞用,字義是恭敬的、莊嚴的。當動詞用,字義是恭敬、敬畏,其餘字義省略不列。當副詞用,字義是恭敬的。不肅之客的「肅」字,是當形容詞用,字義是恭敬的。
客,念成ㄎㄜˋ,字義是賓,是相對於主人而言,例如「賓客」。賓客,詞義是泛稱客人。客人,詞義是賓客,是指接受邀請、受到招待的人。
到谷歌網站做關鍵字檢索,得到的資料量,在「╱」的左邊是點選「所有中文網頁」,右邊是點選「台灣的網頁」。若查詢"不速之客"得358萬╱50萬,若查詢"不肅之客"得0.1萬╱0.04萬。由查詢的結果得知,絕大多數的人都使用「不速之客」一詞,至於使用「不肅之客」一詞的人,少之又少。
沒被邀請就跑來的客人,就主人而言,沒邀請他,可能是不歡迎他、不想打擾他、忘記邀請他或對方沒事先告知;就客人而言,會貿然跑去,可能是想給主人驚喜、避免主人事先準備招待或想去鬧事。如果是主人不想打擾或忘了邀請的不速之客,確實可以讓主人驚喜;但如果是主人不歡迎他,卻還要硬闖的不速之客,就是冒失鬼。冒失鬼是指鹵莽、莽撞無禮的人。
「不速之客」的確可以寫成「不肅之客」,只是會這麼寫的人,少之又少,原因可能是筆畫數差太多。就現代人而言,如果不想當不莊重的無禮之人,則在拜訪親戚或朋友之前,應事先告知對方,不要當不速之客,否則就是不莊重的人。
[參考資料]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2樓. 【無★言】雲遊到世界的另一端2011/10/12 10:12順便
「會貿然跑去」
能否順便考證一下,是「貿然」,亦或「冒然」?歡迎無言格友回應,可以的,下一篇就貼這兩個詞的探討。 王國良(阿國) 於 2011/10/12 17:27回覆 - 1樓. 戈壁紅駝2011/10/11 13:27紅駝認為似乎不可用「不肅」
是否可以請版主再詳加說明,為何版主認為「不速之客」(主人沒有邀請自行跑來的客人)可作「不肅之客」?既然辭典上查不到,以版主列出的「肅」字字義,也無「邀請」之意,紅駝覺得除非另作解釋,「不速」似不可改作「不肅」。但如果另作解釋,那就不算是「不速」的同義詞,而是另外一個成語了。
另外一個理由是:速(cuk1)、肅(suk1)兩字在粵語是不同音的。紅駝從小學的講的聽別人講的,都是「不cuk1之客」,從來沒有學過用過聽過「不suk1之客」。
千里明駝,勇闖山間路。歡迎戈壁紅駝格友回應。教育部的《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雖然不能直接查「不肅之客」,但在解釋「不速之客」時,卻說該詞亦作「不肅之客」,對於此二詞,只能單向查詢,卻不能交互查詢,這是該辭典應改進之處。
「肅」字只有尊敬的和尊嚴的之意,的確不像「速」字有邀請之意義,該辭典會認為該兩詞等同,應是只針對沒被邀請卻自己跑來的客人,行為不莊重,有可議之處。如果客人在主人家大聲喧譁,亂動主人家的物品,就真是「不肅之客」,在此情況之下,自然就不等同「不速之客」。
謝謝您提出寶貴的觀點,並告訴大家「速」字和「肅」字在粵語的讀音,這兩字在國語是同音,但在閩南語也是不同音。從谷歌檢索得知,使用「不肅之客」一詞者少之又少,這也難怪,因為之前少聽聞它等同「不速之客」。
王國良(阿國) 於 2011/10/11 22:41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