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吊」字與「弔」字弄錯
2018/11/16 10:48
瀏覽5,389
迴響2
推薦30
引用0
「弔」字與「吊」字長得很像,有時候也通用,例如「吊橋」可寫成「弔橋」。但是,按照習慣用法,「吊」字與「弔」字的使用,該區分時還是要區分。
根據《國語辭典》,「弔」字與「吊」字的解釋如下:
吊,注音是ㄉㄧㄠˋ。若當動詞,字義一是懸掛;字義二是收回、扣留;字義三是提取;字義四是到喪家慰問祭奠。同「弔」。若當形容詞,字義是懸掛的。若當名詞,字義是量詞。古代計算錢幣的單位。同「弔」。
弔,注音是ㄉㄧㄠˋ。若當動詞,字義一是祭奠死者;字義二是慰問遭遇不幸的人或團體;字義三是哀傷、憐憫;字義四是求取、提取。同「吊」。若當名詞,字義是量詞。古代計算錢幣的單位。一千個制錢或值一千個制錢的銅幣數量為一弔;北平人稱一百文為「一弔」。
由辭典的解釋可知,「弔」字與「吊」字的字義並非完全相同。接下來列出《國語辭典》幾個有疑問之處:
(一) 關於懸吊與懸弔
(1) 「蝙蝠人」詞條解釋的詞義二是駕駛懸弔滑翔翼的人。
(2) 「腸繫膜」詞條解釋的詞義是懸弔或固著大小腸的腹膜。…
辭典只有懸吊詞條,注音是ㄒㄩㄢˊ ㄉㄧㄠˋ,詞義是懸掛、繫吊起來。可見得上述兩處的懸弔是將懸吊一詞寫錯了。
(二) 關於吊睛與弔睛
吊睛與弔睛,辭典雖然沒有此兩詞條,但在解釋其它詞條時,皆有用到,列出如下:
(1) 「跳」詞條解釋的詞義一是以腳蹬地,使身體往上或向前的動作。如:「跳躍」、「跳遠」、「雞飛狗跳」。《水滸傳》第二三回:「那一陣風過處,只聽得亂樹背後,撲地一聲響,跳出一隻弔睛白額大虫來。」
(2) 「撲」地詞條解釋的詞義二是突然。參見「撲的」條。《水滸傳》第一回:「風過處向那松樹背後,奔雷也似吼一聲,撲地跳出一個吊睛白額錦毛大蟲來。」也作「鋪的」、「撲的」。
同一本水滸傳,同一章回,但卻一下子用吊睛,下子用弔睛。詞語用字前後不一致,問題可能不是出在原著,而是出在辭典的引用。
(三) 關於吊鐘與弔鐘
「滿天星」詞條解釋的詞義是植物名:(1) 杜鵑科弔鐘花屬,…。
辭典雖然沒有吊鐘詞條,但在解釋吊詞條時有用到吊鐘一詞,列出如下:
「吊」詞條 ,音是ㄉㄧㄠˋ。若當形容詞用,詞義是懸掛的。例如:「吊鐘」、「吊燈」、「吊橋」。
字詞的使用,應盡量根據辭典的解釋。今辭典只有懸吊詞條和吊鐘的舉例,故應使用這兩詞來取代懸弔與弔鐘。至於引用的《水滸傳》寫的吊睛與弔睛,還是應參考原著是怎麼寫的。
[參考資料]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簡稱為《國語辭典》)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2) :
- 2樓. 天涯孤鴻···花窗2018/12/04 22:14。
原來吊和弔,都可以用在橋
呵呵呵,中文字太多,常找得我老眼昏花
歡迎孤鴻格友回應。吊與弔,在一些古書裡會沒有區分。中文字是圖形文字,字數及多,故外形相似的也多,不仔細看,很難區分。 王國良(阿國) 於 2018/12/05 11:57回覆 - 1樓. 旭日初昇2018/11/17 11:18
阿國師將吊與弔解釋得如此詳盡精彩,令人讚嘆!
個人的認知是懸掛起來就用懸吊,哀悼之意就用憑弔,如
----憑弔吊死鬼、懸吊吊死鬼--
如此也符合阿國兄本文的解釋了!
謝謝旭日初昇格友的稱讚。您舉的例子很貼切,將吊與弔字的使用,區分得很清楚。 王國良(阿國) 於 2018/11/18 10:48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