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茭白筍」容易被寫錯?
2018/08/20 10:37
瀏覽5,703
迴響2
推薦39
引用0
「茭白筍」是好吃的蔬菜,但卻容易被錯寫為「筊白筍」。您想知道原因何在嗎?本文可以告訴您。
根據《國語辭典》的解釋,「茭白筍」的注音是ㄐㄧㄠ ㄅㄞˊ ㄙㄨㄣˇ。詞義是茭白的嫩莖。因受黑穗菌寄生而肥大成筍狀,可供食用。「茭白」的注音是ㄐㄧㄠ ㄅㄞˊ。詞義是植物名。禾木科菰屬,多年生草本。生長於沼澤、溪澗等淺水地方。葉互生,細長,約一公尺,從地下根莖長出,葉鞘基部有細毛。夏秋間開花,單性花,呈錐形花序。嫩莖因被黑穗菌寄生而肥大成筍狀,可供食用。「茭」的注音是ㄐㄧㄠ。字義是餵食家畜的乾草。
再根據《國語辭典》的解釋,「筊」的注音是ㄐㄧㄠˇ。字義是用竹皮編成的繩索。
看過辭典對茭與筊的解釋,您還是無法理解茭字和茭白筍的關係,也不知茭字跟乾草的關係。家父曾種茭白筍多年,對於要留做隔年的種源,他會將整叢植株連同根部鏟起,放在院子曬乾,最後有如一叢乾草。等到了春天,再種到水田裡,卻能春風吹又生,真的很特別。
經過研究,發現「茭白筍」容易被寫錯的原因,列出如下:
(1) 注音被弄錯:茭的注音ㄐㄧㄠ,但卻常被念成ㄐㄧㄠˇ。若用注音輸入法,就會將茭字誤選為筊字。
(2) 《國語辭典》也寫錯:辭典在「水田作物」的詞條,解釋寫成「種植於水田的作物。如水稻、筊白筍、藺草等。」很明顯是寫了錯字。
(3) 谷歌辭庫有錯:谷歌詞庫除了為「茭白筍」編了10相關詞句,居然也為「筊白筍」編了「筊白筍料理湯」、「筊白筍處理」等10相關的詞句。
(4) 錯誤解讀大數據:在谷歌做關鍵字搜尋,若輸入 "茭白筍",得20.5萬;若輸入"筊白筍",得23.2萬。若認為資料量多者為正確,那就大錯特錯了。
(5) 被誤認為筍:筍字是竹字旁,茭白筍可能被誤認為跟竹筍有關,故採用竹字旁的筊字。
看過以上的分析,就可知道「茭白筍」一詞為何容易被寫錯,而且是不只一般人容易寫錯,就連《國語辭典》居然也寫了錯字。
[參考資料]
(1)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簡稱為《國語辭典》)
(2) 谷歌網站
[相關閱讀]
茭白筍圖片
根據《國語辭典》的解釋,「茭白筍」的注音是ㄐㄧㄠ ㄅㄞˊ ㄙㄨㄣˇ。詞義是茭白的嫩莖。因受黑穗菌寄生而肥大成筍狀,可供食用。「茭白」的注音是ㄐㄧㄠ ㄅㄞˊ。詞義是植物名。禾木科菰屬,多年生草本。生長於沼澤、溪澗等淺水地方。葉互生,細長,約一公尺,從地下根莖長出,葉鞘基部有細毛。夏秋間開花,單性花,呈錐形花序。嫩莖因被黑穗菌寄生而肥大成筍狀,可供食用。「茭」的注音是ㄐㄧㄠ。字義是餵食家畜的乾草。
再根據《國語辭典》的解釋,「筊」的注音是ㄐㄧㄠˇ。字義是用竹皮編成的繩索。
看過辭典對茭與筊的解釋,您還是無法理解茭字和茭白筍的關係,也不知茭字跟乾草的關係。家父曾種茭白筍多年,對於要留做隔年的種源,他會將整叢植株連同根部鏟起,放在院子曬乾,最後有如一叢乾草。等到了春天,再種到水田裡,卻能春風吹又生,真的很特別。
經過研究,發現「茭白筍」容易被寫錯的原因,列出如下:
(1) 注音被弄錯:茭的注音ㄐㄧㄠ,但卻常被念成ㄐㄧㄠˇ。若用注音輸入法,就會將茭字誤選為筊字。
(2) 《國語辭典》也寫錯:辭典在「水田作物」的詞條,解釋寫成「種植於水田的作物。如水稻、筊白筍、藺草等。」很明顯是寫了錯字。
(3) 谷歌辭庫有錯:谷歌詞庫除了為「茭白筍」編了10相關詞句,居然也為「筊白筍」編了「筊白筍料理湯」、「筊白筍處理」等10相關的詞句。
(4) 錯誤解讀大數據:在谷歌做關鍵字搜尋,若輸入 "茭白筍",得20.5萬;若輸入"筊白筍",得23.2萬。若認為資料量多者為正確,那就大錯特錯了。
(5) 被誤認為筍:筍字是竹字旁,茭白筍可能被誤認為跟竹筍有關,故採用竹字旁的筊字。
看過以上的分析,就可知道「茭白筍」一詞為何容易被寫錯,而且是不只一般人容易寫錯,就連《國語辭典》居然也寫了錯字。
[參考資料]
(1)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簡稱為《國語辭典》)
(2) 谷歌網站
[相關閱讀]
茭白筍圖片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