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粉」是粉狀的食品,但「米粉」卻是長條狀的食品。名稱的結尾帶有「粉」字,但外觀卻非粉狀的食品,到底有哪些呢?
粉,《國語辭典》解釋如下:注音是ㄈㄣˇ。若當名詞用,字義一是擦在臉部的細末狀化妝品;字義二是細末。
粉,《閩南語辭典》解釋如下:音讀是hún。字義一是指細末狀的物質。字義二是名詞後綴,利用穀類磨成粉末所製成的食品,常會加上「粉」字。
粉,《漢典》解釋如下:注音是ㄈㄣˇ。字義1是細末兒。字義2是特指化裝用的粉末。字義3是用塗料抹刷。字義4是使破碎,成為粉末。字義5是白色的或帶粉末的。字義6是用豆粉或別的粉做成的食品。字義7是淺紅色。
可見得,《國語辭典》的粉字,無法直接解釋米粉的粉字,只能見接地解釋米粉的原料是米的粉末。但《閩南語辭典》和《漢典》則可以直接解釋米粉的「粉」字,可以意指利用穀類磨成粉末所製成的食品,也可以意指利用米的粉末做成的食品。
經搜查《國語辭典》,發現名稱的結尾帶有「粉」字,但外觀卻非粉狀的食品,共有8個詞條,列出如下:
(1) 米粉:詞義一是米磨成的粉末。詞義二是一種食品,用米磨成細末,加水製成細長條,可煮或炒。
(2) 漏粉:詞義是糊狀的麵粉或米漿,經多孔篩漏入滾水中煮熟而成的粉絲或粉條。
(3) 冬粉:詞義是一種用綠豆做的食品。狀似麵條,可加佐料烹煮、蒸、炒。
(4) 涼粉:詞義是綠豆粉做成的冷食。常用醋、辣豆瓣醬等調味料拌和著吃。
(5) 水粉:詞義一是一種用綠豆、白薯等製成的細條狀食品,也稱為「粉條」。詞義二是一種女性的化妝品。
(6) 乾粉:詞義是一種用綠豆、白薯等製成的細條狀食品。也稱為「粉條」。
(7) 索粉:詞義一是一種用綠豆、白薯等製成的細條形食品,也稱為「粉條」。詞義二是擀麵條。
(8) 通心粉:詞義是一種義大利麵食。形狀多為中空的圓條狀,能以不同的烹飪方式作各種調理食品。
把以上這8種食品名稱,拿到《閩南語辭典》去查,發現只有米粉查得到,詞義解釋是一種食品,米加水磨成漿,再製成細條狀,曬乾後可以或炒或煮而食。至於其它7種食品名稱,皆查不到。
麥粉的外觀是粉狀,但米粉卻不是粉狀而是條狀,可見得語文真是很有趣。名稱的結尾帶有「粉」字,但外觀卻非粉狀的食品,除了《國語辭典》查得到的上述8種,還有查不到的「炊粉」,它的外形是長條狀。
[參考資料]
(1)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簡稱為《國語辭典》)
(2)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簡稱為《閩南語辭典》)
(3) 大陸/《漢典》
[相關閱讀]
(1) 米粉圖片
(2) 麥粉圖片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4樓. 天涯孤鴻···花窗2017/06/27 23:11。
米粉,涼粉,可不可以說未加工前是粉狀物
所以都稱為“粉”呢?
歡迎孤鴻格友回應,您說得極對。米粉和涼粉等食品名稱的粉字,皆是指所用的材料,而非成品的形狀。 王國良(阿國) 於 2017/06/29 15:52回覆 - 3樓. 旭日初昇2017/06/24 23:11--
我是阿國老師的粉絲,但可惜不是可以吃的粉絲!
謝謝阿國的指導,學了一招。
若直接從新增文章下筆(我的習慣),可否有辦法超連結?
還是一定要借用到WORD檔案?
歡迎旭日初昇格友回應,謝謝您的支持。關於粉絲一詞,它是雙關語,其一是指食品的冬粉,另一則是英文fans的音譯,意指愛好者、支持者或...迷。 王國良(阿國) 於 2017/06/27 10:20回覆 - 2樓. 多硯坊 (休)2017/06/24 14:12
在廣東經常食用的河粉、腸粉
有意思的中文
歡迎多硯坊格友回應,謝謝您又提供兩種非粉狀但尾字卻帶粉字的食品名稱,充實了本篇的內容。 王國良(阿國) 於 2017/06/24 17:15回覆 - 1樓. 旭日初昇2017/06/24 10:02
阿國老師想請教您,在UDN文章中如何連結其他部落格文章或作者呢?
若承蒙答覆,為方便個人查閱操作,請至我的部落格最新文章(體內大淹水)回應欄告知。
謝謝!!!
歡迎旭日初昇格友留言,已回覆。 王國良(阿國) 於 2017/06/24 17:15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