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一日,那人和他妻子夏娃同房,夏娃就懷孕,生了該隱,便說:「耶和華使我得了一個男子。」
2 又生了該隱的兄弟亞伯。亞伯是牧羊的;該隱是種地的。
3 有一日,該隱拿地裏的出產為供物獻給耶和華;
4 亞伯也將他羊羣中頭生的和羊的脂油獻上。耶和華看中了亞伯和他的供物,
5 只是看不中該隱和他的供物。該隱就大大地發怒,變了臉色。
6 耶和華對該隱說:「你為甚麼發怒呢?你為甚麼變了臉色呢?
7 你若行得好,豈不蒙悅納?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門前。它必戀慕你,你卻要制伏它。」
8 該隱與他兄弟亞伯說話;二人正在田間。該隱起來打他兄弟亞伯,把他殺了。
9 耶和華對該隱說:「你兄弟亞伯在哪裏?」他說:「我不知道!我豈是看守我兄弟的嗎?」
10 耶和華說:「你做了甚麼事呢?你兄弟的血有聲音從地裏向我哀告。
11 地開了口,從你手裏接受你兄弟的血。現在你必從這地受咒詛。
12 你種地,地不再給你效力;你必流離飄蕩在地上。」
13 該隱對耶和華說:「我的刑罰太重,過於我所能當的。
14 你如今趕逐我離開這地,以致不見你面;我必流離飄蕩在地上,凡遇見我的必殺我。」
15 耶和華對他說:「凡殺該隱的,必遭報七倍。」耶和華就給該隱立一個記號,免得人遇見他就殺他。
16 於是該隱離開耶和華的面,去住在伊甸東邊挪得之地。
創世記 4:1-16 CUNP-神
https://bible.com/bible/46/gen.4.1-16.CUNP-神
你有與家人發生衝突的經驗嗎?
荒謬的爭吵?
🔑該隱 與 亞伯的獻祭
為何耶和華神「看重」亞伯和他的供物?
亞伯養羊,就是為了取悅神?
上帝公平嗎?
媽媽比較喜歡......送的母親節禮物
該隱如何解決問題?
8 該隱與他兄弟亞伯說話;二人正在田間。該隱起來打他兄弟亞伯,把他殺了。
該隱的態度如何?
9 耶和華對該隱說:「你兄弟亞伯在哪裏?」他說:「我不知道!我豈是看守我兄弟的嗎?」
💡家人~上帝的兒女
👉教會裏的人,也都是罪人!
💞靠主,用上帝的眼光愛弟兄!
🌀殺了:將這人劃出「自己的世界之外」!
💡耶和華對該隱的指責
10 耶和華說:「你做了甚麼事呢?你兄弟的血有聲音從地裏向我哀告。
11 地開了口,從你手裏接受你兄弟的血。現在你必從這地受咒詛。
12 你種地,地不再給你效力;你必流離飄蕩在地上。」
耶和華對該隱的處罰:放逐該隱!
該隱覺得自己所受的「刑罰太重」?!
13 該隱對耶和華說:「我的刑罰太重,過於我所能當的。
14 你如今趕逐我離開這地,以致不見你面;我必流離飄蕩在地上,凡遇見我的必殺我。」
💖其實耶和華仍然愛該隱~~
15 耶和華對他說:「凡殺該隱的,必遭報七倍。」耶和華就給該隱立一個記號,免得人遇見他就殺他。
💡上帝如何看受造的「人」?
上帝愛自己所造的人!
教會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弟兄姊妹。
弟兄姊妹要彼此相愛!
每個人都有可愛/不可愛之處
基督的愛~願意為不可愛的人被釘在十字架上!
以下資料為 NotebookLM依據youtube下載的主日崇拜MP3檔案轉錄後生成的摘要
一、 引言
•分享個人與哥哥因「荒謬」小事引發衝突的經歷,作為今日主題的類比
二、 創世記第四章的衝突 (The Conflict in Genesis Chapter 4)
•指出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記載的兇殺案,並探討其發生的原因。
•聚焦於該隱與亞伯獻祭的事件:上帝看中亞伯的供物,看不中該隱的供物。
•探討為何上帝只看中亞伯的供物這個「千古難題」。
◦學術詮釋一:供物的內容▪
亞伯獻上「頭生的」和「脂油」(上好的部分)。
▪該隱獻上「地裏的出產」。
▪此觀點認為上帝喜悅特定的供物(或種類,如葷食而非素食),且喜悅亞伯獻上「頭生的」。
◦學術詮釋二:職業選擇與心態
▪當時人不吃肉,牧羊(亞伯的職業)經濟價值不高,是「不好」的選擇。
▪耕種(該隱的職業)是為了自己食用,是「方便」且符合自身利益的選擇。
▪此觀點認為上帝看重亞伯願意為了獻給神而選擇經濟價值不高的職業,是一種額外的付出。
•無論原因為何,該隱感到不公平並「大大地發怒,變了臉色」。
•強調上帝在第七節清楚地對該隱說:「你若行得好,豈不蒙悅納?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門前。」表明上帝對該隱的行為已有判斷。
•上帝預先警告該隱關於罪的危險,並指出該隱應「制伏它」。
三、 公平的迷思與關係的挑戰 (The Myth of Fairness and the Challenge of Relationships)
•將「家」的概念擴展到教會這個大家庭。
•反思我們與教會弟兄姊妹的關係:是家人?同事?朋友?
•指出我們可能也會像該隱一樣,覺得上帝對待其他弟兄姊妹「不公平」。
•探討人類所期待的「公平」與上帝的「公平」。
◦人類常期待的是一種「齊頭式」的公平,認為事物會平衡(如:長得高帥有錢的人可能不專情;漂亮愛主的女生可能不會愛我)。
◦這種人類的公平觀念認為人生總和分數會平衡,形成一種「資料庫」式的補償。
◦講員直言,上帝沒有這種人類期待的公平。
•講員分享會眾可能感受到的不公平:為何別人經歷醫治,我的家人卻沒有?為何敬虔的人卻衣食無憂?
•該隱解決內心不公平感的方式是「解決那個上帝所喜悅的」
- 他殺了亞伯。
•對應到信徒之間:我們是否也會在心裡「殺死」弟兄姊妹?透過排斥、惡意中傷、揭露其缺點等方式,將他們排除在我們的「世界」之外。
•核心問題:「我豈是看守我兄弟的嗎?」 (創世記 4:9)
•強調信徒是彼此的看守者,因為我們有同一個父,我們是家人
。講員用自己與兒子的對話比喻家人關係的獨特性和不可取代性。
四、 上帝的愛與管教 (Gods Love and Discipline)
•探討該隱殺了亞伯後,上帝對該隱的處罰:地不再效力,流離飄蕩。
•儘管該隱殺人,上帝仍保他的命,甚至給他立記號保護他。
•從上帝對該隱的處理方式,看到上帝的愛。上帝愛該隱,即使他犯了罪,上帝的愛與我們的行為好壞無關。
•將上帝對該隱的處理,比喻為父母管教自己的孩子
。如果自己的兒女殺了另一個兒女,處理方式會與外人殺了兒女不同,因為他們是一家人。
•上帝是我們的父,我們都是祂的兒女,是一家人。
五、 用基督的眼光與愛來看待關係 (Seeing Relationships with Christs Eyes and Love)
•分享與一位學生的對話:服事久了會看到教會或人的「黑暗面」,最終發現自己也是罪人。
•這是一個挑戰點,許多人因此離開教會。
•鼓勵用上帝的眼光和愛來看待周圍的弟兄姊妹
。人的愛是有限的,會疲憊,無法持續愛「不可愛的人」。
•分享個人經歷:選擇用基督的愛去愛太太,因為自己肉體(人類男女之情)的愛已不夠。
•不只弟兄姊妹,也包括我們自己的家人。
•呼召:承認自己靠著人的愛無法去愛,向神求從祂而來的愛的能力,用基督的愛去愛家人和周圍的人
。求神幫助我們更新眼光,不再把人當成敵人。
六、 結論與禱告 (Conclusion)
•禱告:承認人的自私無知,難以去愛,求神赦免並賜下愛的能力。
•為因恨而眼瞎、失去愛的人禱告,求神的光與愛照進人心,恢復生命與對家人的愛。